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省份的汽车号牌,其简称源自西周分封制的是

A. Q-Z5821    B. BL9276    C. 88888    D. HM9000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家谱是记载某姓氏家族世袭传承之书,从古至今,我国就有修撰家谱的风气。与这种历史现象相关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三省六部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西周时期确立的宗法分封制,有力地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政权,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局面。但该制度并非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是因为宗法分封制

A.分封诸侯建立诸侯国,各诸侯国互不统属,都听命于周天子

B.依靠血缘宗亲建立起严格的等级秩序,排除了异姓贵族参与政权

C.使土地和人口层层向下分封,中央权力随之逐级弱化,形成国中有国的局面

D.激化了西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加速了西周的灭亡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该时期

A.     B.     C.     D.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材料中所提的政权结构的表现形式是指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发迹的阶梯是对任何人都开放的,无论其家庭、出身和宗教信仰如何。事实上,在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权势之家或名门望族可能会因子孙不肖而败落,出身低微者则会通过这种制度可发达。这种制度是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均田制

D. 科举制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古代地方三大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相同点表述错误的是

①实行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 

②都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③长官都由君主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④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文臣、通判、转运使的设置,反映了

A. 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

C.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D. 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铁券”(图1)民间俗称“免死牌”,始于汉代,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这种现象

①反映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趋势

②表明封建特权与君主专制紧密相连   

③说明君主专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④使君主专制下的法律制度受到挑战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监察制度      D.宗法制和监察制度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怎样做

A. 交唐太宗裁定    B. 交门下省审议

C. 交兵部出兵    D. 交内阁处理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对这一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奉天承运,皇位永继               B.控制言论,维护统治

C.严刑峻法,钳制思想               D.废除丞相,确保皇权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历史上,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下列选项中,体现封建君主直接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有

秦朝设置御史大夫   ②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③元朝实施行省制   ④汉武帝确立内朝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西周时期出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现象。这反映了

A. 长幼有序是宗法观念的核心

B. 血缘关系的亲疏是分封的依据

C. 授民授疆土是分封制的内容

D.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秦王当了皇帝以后……建立了一个真正的专制制度,取代了古代的神权封建秩序”。其中“封建秩序”对应的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秦朝之后两千多年的王朝帝国,历代都用秦政法。这里的秦政法是指

A.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专制皇权    D. 焚书坑儒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请根据下列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B. 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

C. 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

D. 反映了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有人认为秦始皇是一代暴君,但明代李贽称他为千古一帝。这个史上功过参半的君王,以下属于他统治时期所采取的措施有(    )

开创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西南夷修筑五尺道”③开凿灵渠以便抗击匈奴在全国实施郡县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如此安排的主要原因是

军机处官员能更好地照顾皇帝的生活起居  

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受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较高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关于秦朝的人口数量,《中国古代史》、《香港商报》、《中国人口论》记载的数量不尽相同。观察此表,对该表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 该表为第二手史料,属于对历史的解释

B. 《中国古代史》是专业史书,对人口数量的记载最可信

C. 三者的记载都不一样,体现了历史学的主观性

D. 可能是三者依据的史料不同,反映了重现历史真相的困难性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它是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辖,以及中央对边疆地区特别是对西藏、台湾的管辖。”“它”是指

A. 西汉郡国制    B. 北宋的通判    C. 元朝行省制    D. 清朝的军机处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两汉时官员上朝可以坐着奏事,到宋朝时官员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 皇权不断加强

C. 封建等级制度不断强化    D. 古代礼仪不断发展完善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清朝在东北、西北、西南的边疆地区广泛建立了台站、卡伦、哨所、塘汛,派兵驻守,并以驿站连接,形成遍布边疆的交通网络。其深远意义是

A这些地区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有效管理   

B.推动了“改土归流”

C.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史载明代内阁“掌献体可否,率陈规海,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

①协助皇帝处理国政

②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

③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

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过三个阶段,而在第二阶段的后期,又有九品中正制度出现。社会学的观点认为,一个社会能够创造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若以此来衡量选官制度,则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程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应该是

①世官制阶段

②察举制阶段前期

③九品中正制时期

④科举制阶段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④③②①

D. ④②③①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A. “在每州设置大中正,俊贤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 “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C. “令天下郡国毎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D. “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通判

③御史台

④军机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专制的重要手段。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削弱相权的重要措施是

①增设参知政事 ②设立枢密使 ③设立三司使 ④设置刺史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

  

一般称谓

  (正室)

三哥(20岁,弱智)  四妹(14岁,聪慧)

妾一(侧室)

大哥(25岁,睿智)

妾二(侧室

二哥(22岁,残疾)

 

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 三哥    B. 四妹    C. 大哥    D. 二哥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最近,北京大学出台2009年自主招生政策,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仅让人想起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东汉成为求仕者的必由之路。这种制度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八股取士制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通过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汉武帝实行“中朝”制度  ②西汉设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北宋设立参知政事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大臣对自己工作的描述。据此判断,这位大臣的职位可能是

A. 军机大臣

B. 内阁大学士

C. 议政王大臣

D. 宰相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 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 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 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 历史学家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加强对官吏的检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秦汉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和机构是(  )

御史大夫     刺史     丞相     军机处

A.①②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内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的讲一件事,有的讲两三件事,共计3291件事情,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有效处理政务,明朝的措施是(   )

A.设立中朝      B.设立丞相      C.设立内阁    D.设立军机处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六王毕,四海一”反映了秦

A. 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 疆土辽阔,民族众多

C. 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 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中国历史上“郡”、“国”并存局面出现在

A. 秦朝    B. 西汉    C. 南北朝    D. 唐朝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清代军机处的职责是

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在沈阳二中的一节历史课堂上,学生这样表演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

①“三公”坐着在议事,各自对自己所管辖的事情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皇帝只是听取三人的情况汇报,当意见相左时,大臣可与皇帝据理力争。

②皇帝作出一个重大决定,他把想法告诉中书省,然后由中书省起草一份文件,交由门下省  审核。门下省官员认真  审核后,认为还有不合理之处,于是将之驳回,由中书省再次请皇帝略作修改。当门下省再次  审核通过后则交给尚书省,尚书省再按事情类别交给六部中的一个部去办理。

请回答:剧本①、②分别反映的情况最主要代表的是什么朝代的中央官制?

A. 秦朝、汉朝

B. 汉朝、宋朝

C. 秦朝、唐朝

D. 元朝、唐朝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下图为土司制度的活化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南德宏南甸宣抚司署。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政策是指

A.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B. 平定西南地区宣慰司的叛乱

C. 取消西南地区的土司衙门,改由朝廷任命的官员统治

D. 对西南地区实行地方土司和中央委派官员共同管理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古代中国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回答:

(1)指出图2、图4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3所示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请回答:

(2)材料二中的“上”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该制度建立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治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详细信息
42. 难度:困难

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选举”一词早已见诸古代文献,其狭义或是指古代文献认为在三代就已存在的“乡举里选”,或是指从西汉起已确定地形成制度的察举(荐选),这种狭义的“选举”常提出来与后来的“科举”(考选)相对而言,如元代陈佑三言“今之议者互有异同,或以选举为尽美而贱科第,或以科第为至公而轻选举。”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节选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有哪些具体制度?

材料二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  (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

材料四 贞观六年,中书舍人高季辅上言:“外官卑品,犹未得禄,饥寒切身,难保清白,今仓廪浸实,宜量加优给,然后可责以不贪,严设科禁……上许之。”贞观十八年,太宗本人对当朝重臣做了精当评价,其中,杨师道“性行纯和,自无愈违”,岑文本“性质敦厚” ……戴宵性贞正,死时“宣宇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造庙”。

(高宗永徽三年)政府颁布《唐律疏议》规定:(官员)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不枉法者,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无禄者,各减一等。摘编自王春瑜《中国反贪史》

(3)据材料四,概括唐朝反腐败的举措。

材料五  诸葛亮和白居易自愿向世人公开自己的财产状况,但在封建社会为何无从推广,阻力究竟来自哪里?……孝文帝“反腐”主要依靠由中央直接派出“使者”进行纠察,唐、宋都相继沿袭,但“财产与收入不符”如何惩处,则带有很大的个人好恶和随意成分。

                                     ——夏炎《古代官员的财产公开方式》

(4)你认为中国封建社会财产公示制度无从推广的主要阻力有哪些?据材料五指出封建统治者反腐采用的是什么制度?其反腐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