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与中国的大同社会、陶渊明的桃花源、柏拉图的理想国等相类似……它是一种批判现实的思想力量,是人们的理想寄托,有助于推动人们改变现实不合理的社会。”这种描述最有可能是( ) A. 空想社会主义 B. 科学社会主义 C. 进化理论 D. 启蒙思想
|
2. 难度:压轴 | |
巴黎公社委员“瓦尔兰和茹尔德都曾任公社的‘财政部长’,曾经支配过400万法郎。但他们却两袖清风,不为金钱所动。他们家距财政部大楼并不是很近,但他们始终坚持步行上下班。旧官吏把乘坐豪华马车视为莫大的荣耀,而公社委员却将乘坐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巴黎公社委员如此廉洁,若从制度建设角度看,这主要得益于 A. 巴黎公社是一个民主自治机构 B. 巴黎公社委员是民主选举产生的 C. 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社委员 D. 巴黎公社立法、行政、司法权分立
|
3.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巴黎公社委员成分结构图》 材料反映出巴黎公社 A. 群众基础比较广泛 B. 无产阶级妥协退让 C. 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D. 经过民主选举产生
|
4. 难度:压轴 | |
“1917年的工人实际工资只有1913年的57.4%,莫斯科战时主要食品价格涨了8倍半,日用品涨了11倍。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的政策和反人民的行动,激起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愤恨。”上述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 广大工人群众所处的境遇每况愈下 B.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使劳动人民获得了解放 C. 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越来越激起劳动人民的愤怒 D.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形势已经成熟
|
5. 难度:困难 | |
右图为近代上海某报的一篇新闻稿的主副标题(有破损),该新闻稿最有可能报道的事件是( ) A. 俄国二月革命 B. 俄国十月革命 C. 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D. 法国大革命
|
6. 难度:简单 | |
1917年3月15日,布尔什维克党代表在苏维埃全体会议上建议,由苏维埃建立临时革命政府。孟什维克党代表则主张利用资产阶级来巩固对沙皇制度的胜利。结果,苏维埃以多数通过了执行委员会的建议,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成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一结果说明当时 A.资产阶级代表在苏维埃占多数 B.布尔什维克党对民主革命前途认识的局限 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
7. 难度:简单 | |
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③联合国成立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8. 难度:困难 | |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该图可以反映出( ) A. 冷战格局的扩展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美苏的直接对抗 D. 联合国势力的扩张
|
9. 难度:压轴 | |
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将大批美国青年送往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参与旨在提高当地生活水平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肯尼迪的这一计划主要是为了( ) A. 应对来自苏联的挑战 B. 获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 C. 强化美国的经济地位 D. 破坏不结盟运动的成果
|
10. 难度:中等 | |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第三世界崛起 C.美国和苏联势均力敌 D.欧洲走向联合
|
11. 难度:中等 | |
1960 年 3 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问法国,会谈时提出著名的“从大西洋到乌拉尔” 的欧洲建设构想。1966 年 3 月,戴高乐宣布法国退出北约的同时加强了与苏联的关系。1966 年 6 月,戴高乐访问苏联,同勃列日涅夫签订了贸易文化协定以及空间探索和技 术合作协定。材料表明在 20 世纪 60 年代 A.法国日益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B.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 C.欧洲普遍加强了政治经济联系 D.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
12. 难度:压轴 |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职能“向政治军事组织转变,其所要面对的问题也从过去的军事威胁扩展到全球恐怖主义、能源安全、全球变暖、疾病、网络攻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多元问题上”。这一转变的背景是( ) A. 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 B. 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制约着强权政治 C.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D. 第三世界的兴起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
|
13. 难度:压轴 | |
先秦时期的农作物品种经历了一个由多到少的过程,文献中有“百谷”“九谷”“六谷”“五谷”的演变。这表明先秦时期( ) A. 农业走向衰退 B. 外来作物引进 C. 作物历经选择 D. 经济重心南移
|
14. 难度:简单 | |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 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 坊市制度崩溃 D. 政府管理失控
|
15. 难度:简单 | |
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人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 土地过度集中 B. 有田者无力可耕 C. 小农户个体经营 D. 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
16. 难度:中等 | |
据载,山东济宁清初开始种植烟草,道光年间济宁“环城四五里皆种烟草……大约膏腴皆为烟所占,而五谷反为瘠土”。山东寿光等地亦“转相慕效”,“不数年而乡村遍植,负贩者往来如织”。这反映出当时山东 A. 深受列强贩卖烟土的毒害 B. 手工卷烟技术领先于全国 C. 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解体 D.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
17. 难度:简单 | |
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匍说》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这表明 A.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 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 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
|
18. 难度:简单 | |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因各地至京的轮班匠逃役者多,乃令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九钱,北匠六钱,免赴京当班.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规定一律纳银.每名每年征银四钱五分,不许私自赴京当班。材料反映出明朝中期以后 A. 出现了“计工受值”的雇佣关系 B. 私营手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C. 纳银代役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 D. 商业繁荣使纳银代役成为主流
|
19. 难度:中等 | |
战国时期秦国的青铜兵器出土数量很多,不少带有铭文,如“相邦吕不韦戈”、“相邦义(张仪)戈”、“上郡守戈”、“陇西守戈”等。这些铭文证实( ) A. 兵器使用者为中央高级官员 B. 秦国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C. 秦兵器分由中央和地方督造 D. 秦兵器带有显著的地域特色
|
20. 难度:压轴 | |
据《上海县志》记载,嘉靖时上海县“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浙江通志》亦云,万历时嘉善县“纺织为纱,织之为布者,家户习为恒业……男妇或通宵不寐”。材料反映出( )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B. 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变化 C. 纺织业是主要的手工业部门 D. 家庭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
21.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这主要是由于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 重农抑商的影响 D.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
22. 难度:简单 | |
如图为明代苏杭地区居民身份结构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 工场手工业占重要地位 B. 租佃关系开始产生 C. 商人群体社会地位较低 D.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23. 难度:中等 | |
孙健在《中国经济通史》提到,“西汉时期,冶铁业非常发达。据考古发掘,在北京清河镇、山东藤县、河南鲁山、南阳、巩县、方城和江苏的利国驿等地,都发现过汉代冶铁遗址。其中以南阳、巩县两处冶铁遗址规模最大。”这本质上反映了 A. 中原地区农业发达 B. 河南冶铁业发达 C. 政府重视手工业 D.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
24. 难度:简单 | |
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 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 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 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 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
25. 难度:简单 | |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大将军霍光以昭帝名义,令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贤良文学六十余人,讨论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等问题。这次盐铁会议( ) A. 反映了汉朝朝议的民主作风 B. 说明政府干预市场色彩浓厚 C. 体现了汉朝人才辈出的盛况 D. 标志着汉朝专卖政策的开始
|
26.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已分为“自由制度”和“极权政制”两个阵营……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 ——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1947) 材料二 北约组织则将西欧国家纳入共同防御体系,从而避免了共产主义的扩张。后修正主义学派不认为共产主义具有扩张性,企图推翻“自由世界”,但是他们同时认为美国在欧洲的政策在确保欧洲的稳定方面是必要的,从而避免权力向苏联倾斜,最终危及到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 ——根据百度词条“冷战”整理 请回答: (1)杜鲁门所说的“自由制度”和“极权政制”分别指什么?美国“援助自由人民”在经济上的具体措施是什么?其真实意图何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约组织的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美苏的对抗。
|
2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於人君。……(鲁)曹邴氏……以铁冶起,富至巨万。……邹、鲁以其故多去文学而趋利者,以曹邴氏也。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先帝(汉武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以佐助边费。 ——桓宽《盐铁论·本议》 材料三 现在汉武帝再不让商人们擅自经营了,把其所有权收回,让政府派官吏去自己烧盐,自己冶铁,其利息收入则全部归给政府,于是盐铁就变成国营与官卖。这个制度,很像近代西方德国人所首先创始的所谓国家社会主义的政策。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四 元帝即位,天下大水,关东郡十一尤甚。二年,齐地饥,谷石三百余,民多饿死,琅邪郡人相食。在位诸儒多言盐、铁官及北假田官、常平仓可罢,毋与民争利。上从其议,皆罢之。 ——班固《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汉初年的盐铁政策及其主要影响。 (2)材料二中西汉政府的盐铁政策有了怎样的变化?指出其变化原因。 (3)概括材料三中汉武帝时期“国家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4)据材料四,指出汉元帝罢黜盐官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调整经济政策的立足点是什么?
|
28. 难度:困难 | |
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 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 (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