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A.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 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 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 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礼记》中记录了孔子的一段话,大意是往古的“大同”时代,“天下为公”;现在的“小康”时代,则是“天下为家”。这说明古代由“大同社会”进入“小康社会”

A. 由公有制社会进入小康社会是历史的倒退

B. 由天下为家进入了小康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C. 出现了人剥削人的不合理现象,但却是历史的进步

D. 禹传子启是进入大同社会的标志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王国维在评论西周取代商时说:“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下列最符合该评论解读的是:

A.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 私学取代官学

C. 权力继承制度发生变化

D. 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周政治将“国”与“家”密切结合起来。能突出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嫡长子有主祭祖先的特权

B. 周天子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

C. 封邦建国时主要是“授土”“授民”

D. 宗法制以分封制、礼乐制为基础和保障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大宗与小宗之间的关系是

A. 绝对的

B. 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C. 方国联盟的基础

D. 仅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在中国存在一种广泛而普遍的宗族文化——祖先崇拜,由此衍生出遍布民间的祠堂。下列关于祠堂文化的正确叙述是              (    )

A.祠堂的盛行与中央集权制、小农经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

B.宗族被封建政府授权直接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维持乡村治安

C.自先秦时期起国家便鼓励民间修建祠堂

D.祠堂是宗法制度的物化象征,反映了深厚的家族观念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说文解字》注释: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财产            B.血缘           C.信仰           D.地域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句话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 商周的制度区别很大

B. 夏商的制度有继承关系

C. 商朝的政治制度源于周代

D. 商周的制度有继承关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武丁卜辞》中有“乙巳卜毂贞(壳上的纹路,土大令衆(众)人臼恊(协)田……”的记载,由此可见商代的政治特征是

A.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B. 王位世袭制的实行

C. 井田制的广泛盛行

D. 统治集团矛盾重重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乱。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是指

A. 夏人后裔

B. 商代遗民

C. 周朝百姓

D. 少数民族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王位世袭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山东省常被人们简称为齐鲁大地,这起源于

A. 大汶口文化

B. 西周分封

C. 甲骨文记载

D. 古代地名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四个儿女:大儿子(妃嫔所生);二女儿(王后所生);老三是王后所生的女儿;小儿子(王后之子)。几个儿女都想争王位。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请问王位该传给谁

A. 大儿子

B. 二女儿

C. 老三

D. 小儿子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史记》记载:楚庄王向周王“问鼎小大轻重”。当时鼎是权力的象征。“楚王问鼎”反映了在诸侯国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下,楚庄王

A. 关注青铜鼎的铸造

B. 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

C. 想代替周天子号令天下

D. 有与周王平分天下的野心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浙江省绍兴市大禹仪式每年都举行,人们公祭大禹的主要原因

A. 治水有功

B. 确立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

C. 继承帝位成为最高政治领袖

D. 建立夏朝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是土神,是谷神,但社稷却被用做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   )

A.鬼神迷信思想盛行

B.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

D.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土地上出产的谷物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近年来,福建和台湾两岸的中华儿女定期的进行祭拜“妈祖”的大型民间活动。“妈祖”文化现象与宗法制有密切关系,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A. 家族等级关系

B. 政治隶属关系

C. 家族血缘关系

D. 既有家族血缘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周代宗法制情形可从古代经典中约略窥见,如《仪礼·丧服·传》: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收族(按,指团结族人)者也,不可以绝异居而同财,有馀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又如《礼记·曲礼》: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材料主要表明周代早期

A. 血缘凝聚力受到地缘成分的影响而崩解

B. 宗法制的特色是父系与嫡长子继承制

C. 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受宗法力量支配

D. 丧服制度和行为规范弱化了血缘认同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据说周公东征之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从中得出的信息有

①分封的主要对象是王族和姻亲

②那时中国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③分封制属地方行政制度

④分封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周朝的统治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古代中国出现的第一个国家政权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在我国古代西周出现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就其实质而言是

A. 地域决定政治

B. 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C. 统治的方式不同

D. 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这种习俗源自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鼎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左传》曾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修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杜甫诗云:“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无欲。”从中可知“鼎”在商周时代的作用是

①权力的象征

②隐喻政权

③食器

④用于收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

A. 嫡长子继承制

B. 嫡长子与庶子享有同等继承权

C. 嫡长子分封庶子

D. 嫡长子不能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三礼》记载了周代礼器制度:天子九鼎、诸侯或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下列表述不符合这段材料含义的是

A. 周朝严格划分等级制度

B. 贵族身份不同则礼仪有别

C. 周礼是维护等级制的工具

D. 鼎是贵族用来交往的礼物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君主专制

D. 禅让制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下列对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理解正确的是

A.西周采取分封诸侯的办法建立了封建社会

B.分封诸侯削弱了西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分封的对象局限在周王室的宗族姻亲范围

D.实行分封制是为了拱卫周王的统治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 人声鼎沸

B. 鼎鼎有名

C. 三足鼎立

D. 问鼎中原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

①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

②私有制发展的结果

③阶级对立的产物

④统一国家的需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分封制在周初和后期的结果截然不同,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王室衰微

B. 诸侯争霸

C. 楚王问鼎

D. 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我国古代“天下为家”的局面的形成,从根本上反映了

A. 家庭观念的变化

B. 社会组织的进步

C. 继承制度的转化

D. 定居生活的开始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 嫡长子继承制

B. 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 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 传统的宗族观念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据史料记载,上海青帮著名人物杜月笙发迹后请杨度为自己修家谱,最终杨度选择了杜甫为其先祖。这一记载体现出家谱(  )

A. 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

B. 有传承先辈精神和鼓励后人的目的

C. 是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的重要信史

D. 深受中国古代宗法观念的影响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历史信息浩如烟海,多种多样。有效获取和正确解读历史信息,是研习历史的重要前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材料二周有天下,裂土四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然而降于夷王(周第九代君主),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秘宇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矣。厥后,问鼎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材料三宗法制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时代。经过夏、商的衍化,到西周时最后形成严密的制度即宗法制度——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

——《中国历史纵与横》

(2)材料二中“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指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敌国故乡的依恋之情。

材料三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是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

(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