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南京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自西周末始,井田制已出现瓦解的迹象,到春秋中期,“公田不治”己很普遍,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到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授田制,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废井田,开阡陌”。这一变化说明

A. 铁犁牛耕导致土地私有制的产生

B. 商鞅变法标志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 各国变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D. 土地制度的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少府属下设有各种主管,如典作兵器铠甲的考工令、主管炼染的平准令、掌管婢缝制衣服及洗补的御府令、造作刀剑及其他器物的尚方令等。……仅就少府监来说,就有工匠19800人,将作监有15000人。据此可知

A. 民营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巨大

B. 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

C. 民营手工业受到政府的压制

D. 官营手工业工艺传承的封闭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明史》记载:“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材料表明内阁大学士

①入阁由皇帝选任

②行使宰相权力

③取得决策大权

④地位逐渐提高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结合所学知识对丰谈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

B. 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境地

C. 表明了清政府强烈的维护主权的意识

D. 说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1921年,梁启超在纪念辛亥革命时说:“一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多壮烈行为;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劾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这样子闹了好几年,牺牲了许多人的生命财产,直到十年前的今日,机会凑巧。便不约而同地兴起一种大联合运动。”这反映出

A. 梁启超坚决反对民主革命

B.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 辛亥革命非革命党一己之功

D. 辛亥革命赢得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1921年7月8日,北洋政府成都警厅发布《严禁妇女再剪发》告示。一石击起千层浪。巴金等人所办的《半月》因女子剪发问题,连续两期刊载了袁诗尧、吴先忧的《女子剪发与警厅》、《禁止女子剪发的谬误》等文章,对警厅“告示”首先发难,批驳了警厅的“告示”。该现象表明

A. 剪发成为当时妇女的普遍选择

B. 成都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C. 近代报刊推动社会生活的变迁

D. 妇女成为了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数据显示,1919年6月份的日本对华贸易较上年同期减少约一半,从2769万元减至1405万元,使中国的对日贸易出超460万元。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中国扭转了对日贸易的被动局面

B. 一战使日本对外贸易受挫

C. 军阀割据混战殃及中国对外贸易

D. 政治运动影响了中日贸易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说,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

A. 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岐

B. 率先为印度和越南两国接受

C. 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D.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针对香港立法会部分候任议员在宣誓仪式上公然宣扬“港独”,侮辱国家和民族,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其中包括“未进行合法有效宣誓或者拒绝宣誓,不得就任相应公职,不得行使相应职权和享受相应待遇”。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解释

A. 是维护“一国两制”的重要举措

B. 有助于促进香港回归和社会稳定

C. 是坚持“九二共识“的直接体现

D. 是海峡两岸交流往来的政治基础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下表是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变化情况(部分)。以下是对表中数据变化原因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年份

1950~1957

1958~1960

1978~1984

1985~2006

城市化率(%)

11.8~15.39

16.25~19.57

17.92~23.01

24.1~32.53

 

 

A. 1950~1957年,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B. 1958~1960年,“大跃进”运动的迅速展开

C. 1978~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D. 1985~2006年,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在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文明中,希腊制度确实相当特别,它形成了公民参与的政治制度,出现“民众的政治”,但由于它不提供集中的权力,“民众的政治”在希腊城邦的内乱中寿终正寝。材料意在强调古希腊民主

A. 因自身缺陷而消亡

B. 导致古希腊内乱

C. 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D. 是少数人的民主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新航路开辟后,各种新的商业组织在欧洲纷纷出现,如股份公司、期货贸易、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等。这表明

A. 西欧商业经营方式的发生转变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 商业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渐上升

D. 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新变化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1785年,为了统一货币,美国国会采用了美元,但1美元的价值是多少呢?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等州定为6先令(英国货币单位),而中部大西洋各州定为7先令6便士,南卡罗来纳等州定为4先令6便士等。”为改变这一状况,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A. 建立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B. 建立联邦制国家

C. 中央部门的分权与制衡

D. 强化独立的州权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表为1820-1913年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20年

50

15—20

——

10

1870年

32

10

13

23

1896—1900年

20

7

17

30

1913年

14

6

19

36

 

 

A. 法国的工业发展始终呈现为倒退状态

B. 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

C.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开始发展工业

D. 科技水平是影响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政治仍“受着封建骑士的子孙和教士的统治”,以普鲁士为例,1910年11个高级行政长官中有10个保持在贵族手中,此外,64%的行政专员和57%的县长也都是贵族。由此可以得知德国

A. 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缓慢

B. 政治现代化充满艰难

C. 封建贵族操纵德意志政权

D. 普鲁士操纵帝国政权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 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

B. 人民迫切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 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 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93012月,胡佛总统说:经济萧条不可能因立法或政府的声明而恢复。经济创伤必须要依靠经济肌体本身细胞既生产者和消费者自己的活动治愈。合作行动将加快恢复的进程,萧条的破坏会减轻。……政府最大的贡献在于鼓励社会中的这种自愿合作。材料说明胡佛总统对经济危机的认识是

A. 合作共赢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

B. 通过经济系统自我恢复的途径走出经济萧条

C. 政府应该积极地参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D. 坚决反对罗斯福新政的政治经济措施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罗斯福新政时期某艺术家的歌曲唱道:“这样的一天总会到来: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歌曲反映出当时

A. 美国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B. 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

C. 新政使工人、农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D. 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已到崩溃边缘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945年12月美国总统说:“我感到毫无疑问的是,俄国意图入侵土耳其,攫取从黑海通往地中海的海峡。除非让俄国看到铁拳和听到强硬的语言,另一次战争就很难避免。我认为我们不应当再搞什么妥协了……我对哄孩子似的迁就苏联人感到厌倦了。”美国“不再妥协”开始的标志是

A.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 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C. 提出“杜鲁门主义”

D. 发表“铁幕”演说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这表明截高乐时期的外交

A. 重在突出法国在西欧的地位

B. 能够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

C. 企图把美国势力排挤出欧洲

D. 注重加强西欧内部的团结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

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指的什么制度?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

(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3)据材料二、三,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在农业社会,农村市场既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产物,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依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等等,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材料二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

材料三明清江南市镇的起源,早的可以追溯到宋代。明中期到清前期是传统江南市镇发展的高峰期。从宋以来,直到明清,市镇是体制外的产物。它是政治行政体制外自行生长出来的东西,是农村商品经济、市场贸易发展的产物。市镇具有乡村商贸市场“中心地”的性质,衬托并支持着城市的生存与发展。

——摘编自王家范《明清江南的“市镇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草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古代农村市场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三、简答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17世纪英国在光荣革命后走上了宪政制度,国王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并且在法律的牢笼中变得温顺;国家在众多人手中运行,随着经济的增长,个人权力永远不能再左右国家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89年,威廉接受了阐明国会至高无上的《权利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本国法律和法令的确认: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

——《英国王位继承法》

材料三(18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1760年乔治三世的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1830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革命民主主义者潘恩的批评最为深刻,他说“尽管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但同时我们也十分愚蠢,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

——阎照祥《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得以颁布的背景?这一法案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文件体现了哪些重要民主理念?材料一、二有什么关系?

(3)据材料三,概括18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针对这一状况是如何推进其民主进程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以来英国政治体制演进的基本趋向。

 

四、连线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压轴

近代中国工业化不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原样移植,存在着一条立足本土、工农结合、土洋结合进而现代化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此外,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材料二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

材料三1913及1930年中国机器纱线产量及消费量统计表(单位:磅)

 

1913年

1930年

本国纱线产额

200000000

982070800

进口纱线额

358000000

22616000

出口纱线额

43987064

机器织机消费量

15000000

206913532

手工织机消费量

543000000

753786204

 

 

——摘编自彭南生《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

请问答: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2)近代工业化对传统农村经济具有解构与重建的双重作用。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具体表现,概括近代工业化对农村副业生产带来的有利变化。

(3)据材料三,分析这一时期我国棉纺织业各部门的发展状况。综合以上材料,请你简要谈谈从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中得到的借鉴价值。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20世纪的美国,经过一系列改良逐渐完成了政府职能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为此,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前者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后者强迫公务员每年实行为时1个月的无薪给休假,以扩大就业面。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探测或开发自然资源,或者去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更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

——《罗斯福选集》

材料三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部分削减内容及金额(单位:十亿美元)

 

1982财年

1983财年

1984财年

1.医疗、社会保险

3.5

4.8

5.9

2.医疗、住房补贴

1

1.2

1.7

3.其他项目

21.8

29.7

35.3

 

 

——资料来源:韩世楠《里根的新联邦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胡佛政府应对危机的手段,分析“自愿联合政策”的实质。

(2)材料二表明罗斯福认为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的主要措施。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里根政府的政策调整及其经济背景。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20世纪美国政府职能转变中汲取的智慧。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