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C. 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D.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 河南

B. 河北

C. 陕西

D. 山东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封制的形成

B. 宗法制的影响

C. 个人素质的差异

D. 封建家长的喜好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从中可知西周时期

A. 推行嫡长子继承制

B. 实行森严的等级制

C. 经济繁荣交通发达

D. 形成皇权专制制度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周代分封制下,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这表明分封制

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 构建了国家大一统局面

C. 激化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

D. 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国史十六讲》认为:西周时期,庶民(一般民众)只知效忠于“家”(诸侯),而不知效忠于“国”(天子)。这一现象

A. 促使西周加强中央集权

B. 加强君主专制

C. 导致诸侯割据

D. 促成秦朝统一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拟)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拟)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拟)焉。疑(拟)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乱。”这表明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 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 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君主专制

C. 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 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能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 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 皇权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

C. 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 《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 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B. 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C. 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D. 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秦朝“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三公九卿制加强了皇帝的统治

B. 长城的修发建有利于抵御外敌

C. 土地私有制奠定了政权的经济基础

D. 郡县制的推行打破了贵族分封制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巩固分封制

B. 增强地方权力

C. 加强中央集权

D. 打破世袭特权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是

A. 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B. 秦朝的郡县制

C. 西汉的郡国并行制

D. 元朝的行省制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班固认为汉初分封以“成太宗(汉文帝)之业”,武帝推恩而致“藩国自析”。西汉末年“中外殚微,本末俱弱”,故王莽“生其奸心”。据此推断班固认为

A. 汉武帝有削藩过度之嫌

B. 分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太宗时期实现安平四方

D. 外戚专权导致朝野叛乱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用“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 唐中宗胆小怕事

C. 唐中宗时皇权有所弱化

D. 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宰相),迥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B. 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C. 内阁地位等同于六部

D. 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①行省制

②分封制

③郡县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

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

识。”这一制度是

A. 世官制度

B. 军功爵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度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下列描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C. 龙生龙,凤生凤

D.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科举,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下列

事件中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的是

A. 隋文帝时利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吏。

B. 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C. 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D. 武则天时开始进行武举考试。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从明朝的内阁到清朝军机处的设立,不能反映的是

A.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

B. 中国古代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 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皇权取得了最终胜利

D. 中国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面符合材料所表达含义的是

A. 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 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 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 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实行民主的具体体现,公民大会每年召开40次,这种设计能够运行的最重要前提是

A. 小国寡民的城邦形态

B. 积极主动的参政热情

C. 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

D. 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一个雅典的家庭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成年女孩、一名未成年男孩、还有一名男奴隶和一名女奴隶。那么投票时,这个家庭最多可投几票

A. 3票

B. 2票

C. 1票

D. 4票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A. 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B. 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 共同的宗教信仰

D. 城邦公民的平等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克里斯提尼民主改革中有一项重要举措,就是确立了“”,它使公民大会有权终止任何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的政治生涯。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划线部分应为

A. 债务奴隶制

B. 民众法庭

C. 陶片放逐法

D. 抽签选举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苏格拉底的上述观点反映他

A. 反对直接民主制度

B. 要求哲学家管理国家

C. 赞扬君主专制制度

D. 用人要做到人尽其才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雅典有几百万常驻外来移民,为雅典人提供税收,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具有

①狭隘性

②排他性

③不公正性

④阶级性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法兰西共和国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享有行政权

B. 不能连选连任,有任期限制

C. 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D. 在参议院赞同下可解散众议院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听秘书朗读完宣言后,威廉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我以我自己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是指

A. 《1787年美国宪法》

B. 《权利法案》

C. 《独立宣言》

D. 《人权宣言》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有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 德意志人勤奋好学

B.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 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 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没有中世纪的废墟挡路。……一开始有历史的时候已经有了17世纪形成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因素。”反映以上历史发展特点的国家是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复议时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A. 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 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 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 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意大利企业家阿格涅利提出,欧洲要想和平、强大,就必须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超越邦联阶段,建立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美国历史事实是

①邦联政治结构松散,无力平息社会动荡

②联邦剥夺了各州的自主权,稳定了统治秩序

③邦联没有统一的关税,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④联邦统一发行货币,促进了经济的有序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它赞美的是美国实行的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

A. 联邦体制

B. 分权制衡原则

C. 共和制度

D. 主权在民原则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美国独立以后,各州对外贸易政策因利害关系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十分混乱,各州越来越要求对国外输入美国各地的货物征收关税,并详细规定与外国的贸易关系,以稳定市场、扩大国内贸易和发展美国经济。这表明

A. 美国此时尚没有取得真正的独立

B. 邦联结构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C. 各州就制订相关法律已达成一致

D. 各州都渴望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两国总统都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B. 法国总统比美国总统任期长

C. 两国总统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D. 两国总统的权力都很大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结构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何文件的内容?颁布的目的是什么?由此英国确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请回答美国的政体是什么?其政权是如何分配的?

(3)根据以上材料,简要说出英美两国在政权建设上的相同点。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

(2)图示二、图示三所示的朝代的选官制度是什么?其影响有哪些?

(3)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这一制度的积极影响?

(4)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