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

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

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

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

④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所谓“朱陆同异”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老问题。解放后的一些哲学史著作一般把陆学看作主观唯心主义,把朱学看作客观唯心主义。但学者华山认为朱陆两家对哲学的看法基本站在同一立场,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以下陆九渊的言论中能为学者华山的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B. “中庸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格物之方。”

C. “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

D.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史记》云: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上述记载

反映了董仲舒的思想观念

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

体现了迷信对封建史学的影响

记载荒诞不经,缺乏科学精神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

A. 格物致知    B. 心即理也    C. 发明本心    D. 致良知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近几年,达人成为热门词语,有人考证该词最早见于《论语》己欲立而立人(立人:使他人站得住),己欲达(达:通达事理)而达人,下列言论与此观点有直接关联的是(     )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过犹不及

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明末清初,“经世致用”说曾悄然流行于主流思想界,下列言论不属于经世致用思想范围的是(   )

A. “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B. “严以治吏,宽以养民”;“明主治吏,不治民”

C. “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D.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人之是非人也,亦无定论”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封建传统的思想会抑制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欲望,影响国人对世界的理性认识,导致国人不能敏锐迅捷地了解世界变局,从而滞缓了中国人危机意识的形成。下列哪些思想属于抑制近代危机意识形成的思想(   )

①“华尊夷狄”的文化观念②“中国中心”的地理观念③“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④“自给自足”的经济观念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红楼梦》从女娲补天开端,并以佛教的转世观念构造的神话来设置作品的人物与情节,用一僧一道将“宝玉”带入滚滚红尘。由此可见《红楼梦》

A. 宣扬了佛教轮回的思想主旨

B. 吸收了基督教的某些思想

C. 蕴涵着传统文化的多重因素

D. 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对联刻画的人物属于同一朝代的是长安市上酒家眠,醉后敢将天子傲;采石矶头明月好,当年犹说谪仙归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图3是2008年奥运会的部分体育图标。这些图标是以我国汉代以前就出现的一种书法字体为基本形式设计的。这种笔画圆匀、赋予图案美的书法字体应该是

A.篆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记有栽培植物159种,皆国人千百年来衣食住行取资之源。徐氏以其审慎之科学态度,广征历史文献,加之实地考查,乃至亲自试验,因此书中所记植物之形态、特征、价值及栽培方法,大多信而有征。这表明明代科学

A. 已具备某些近代科学的特征

B. 受到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

C. 普遍吸取西方近代科学成就

D. 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复旦大学教授芮明杰说:判断工业革命的标准不是简单地从技术是否进步或者技术是否变革,因为技术每天都在进步与变革,能够称之为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应该是导致了人类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技术。以下不符合上述标准的是(    )

A. 铁器牛耕技术导致自耕农和新型地主出现

B. 有指南针的大帆船出现导致了新航路发现

C. 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大机器和标准化生产

D. 电力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新型工业迅速发展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文化辐射有各种成分,其中“非重要成分所引起的阻力小于决定性成分引起的阻力,因为非重要成分不会引起因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受冲击而造成的猛烈、痛苦的动乱……”。中国近代前期的西学,“非重要的成分”主要指

A. 修铁路、办船政、建设海军

B. 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C. 倡民主、谈科学、写白话文

D. 提高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文化素质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870年清朝大臣崇厚出访法国。他受邀参观巴黎下水道工程后,觉得曾被无数法国人踩在脚下,这是法国政府的蓄意羞辱。事实上,法方为了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只安排各国皇室的贵宾参观此工程。同一天还有两位来自巴西的王子也同样进入下水道进行了参观。对此,今人解读最接近史实的是(  )

A. 崇厚没有理解法国政府的用意

B. 崇厚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

C. 崇厚对外情况是无知的

D. 崇厚自认为受了胯下之辱,有失身份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921年陈独秀在《青年的误会》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

A. 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

B. 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

C. 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D. 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的成分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在近代西方共和观念传入中国后,当时的人们认为“共和”必须包括对政府权力的宪政约束。据《新青年》中“共和”、“民主”两词的使用频率统计,“民主”一词的使用次数在1918年时还远远少于“共和”一词,而从1919年1月开始反超“共和”。上述变化反映

A. 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深入人心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C. 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D. 先进知识分子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失望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01年10月,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提出,“国家者,由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者也,故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其为效也,能确立法治之主格,以保团体之利益。”下列观点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的是

A. 契约立国

B. 以法治国

C. 君主立宪

D. 人民主权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文中描述的属于中国近代的(   )

A. 地主阶级抵抗派    B. 资产阶级维新派

C. 地主阶级洋务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以下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早期维新思想

C. 设议院、开国会

D. 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路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中国近现代思路历程是

A. 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B. 东学西渐不断西化的过程

C. 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D. 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化大革命”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从历史科学来看,孔子的“命运”表明

A.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B. “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C.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D.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谭嗣同这一思想认识的突出特点是

A. 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结合

B. 全盘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C. 用传统文化取代了西方思想

D. 顽固坚守儒家传统思想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文中的“他们”主张

A. “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B.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C. “唯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递”

D. “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这一言论可能出自

A.梁启超的《变法通义》             B.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

C.胡适的《文学改良色议》           D.严复的《辟韩》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

B.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

D. 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有史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

A. 是理想的救国方案

B. 容纳资本主义的新文化

C. 符合了当时的国情

D. 充斥封建主义的旧文化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近代某学者在文章中说:儒者三纲之说,为吾伦理政治之大原……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根据上述言论判断,该学者可能与哪场运动有关(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实业救国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晚清一位人士曾断言: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由此可见其政治上的倾向是

A.中体西用,维护专制统治             B.君主立宪,实行资产阶级的改革

C.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全盘西化,科学与人权并重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鲁迅先生在《看镜有感》中有一段很有名的话: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这表明鲁迅主张

A.弘扬国粹,捍卫传统

B.吸收外来文化是自强自信的表现

C.对外来文化要保持高度警惕

D.接受外国东西易为异族奴隶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晚清世界历史教育教科书《万国历史》,有意删减或修改了原著中的某些词句,如将以固人民之自由及平等之权利删掉、将法兰西革命改为法兰西变乱革命时代改为旧学改革时代等。晚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促使更多的人了解世界    B. 压制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C. 宣传救亡图存爱国理念    D. 探索西方国家富强奥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专家学者比较一致认为,新文化运动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补课”当是指(   )

A. 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B. 彻底终结君主专制统治

C. 进一步动摇封建思想的地位    D. 确立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建立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来说,是主张民主与科学。从这一观点出发,下列言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有

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②“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打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

③“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④“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②④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贴出一副春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这副春联反映出

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不够广泛深厚   普通农民的思想基本没有发生很大变化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观点,下列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A. 发昌机器厂一农工商总局一《新青年》一中国共产党建立

B. 京师同文馆一轮船招商局—《新学伪经考》一同盟会成立

C. 金田起义一总理衙门一《钦定宪法大纲>—国民党一大召开

D. 大生纱厂一京张铁路局一《新民主主义论》一一届人大召开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材料试图说明

A. 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B.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C. 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

D. 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发展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 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 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

C. 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 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孙中山选集》中写道: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   )

A. 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    B. 法制建设与废除专制问题

C. 革命动力与奋斗目标问题    D. 民主权利与革命价值问题

 

详细信息
39. 难度:困难

当二十世纪初,反满情绪己弥漫开来,所谓种姓革命己成为人们所欢迎、了解的时候,孙中山则强调指出,“兄弟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灭满族民族,这话大错。”“民族主义并非是遇到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种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问题》)。这表明孙中山主张的民族主义

A.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B. 反对满族贵族的统治

C. 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    D. 反对盲目排外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史料(史实)、史论与史观。史论即关于客观历史,如史事、人物、历史现象等的评论。史观是人们分析、认识、评论史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列属予史论的是(   )

A. 19111012日,革命军占领武汉三镇

B. 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清朝覆灭

C.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D. 辛亥革命促进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

刘锡鸿

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才,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                      

——《刘光禄遗稿》

郭嵩焘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伦敦与巴黎日记》

 

材料二:二十多年前草写《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时候,我所看见康氏的著作不过是现在所看见中的一小半。他的思想,我既不能有全面的认识,也不曾作深入的剖析。因此我的论断不免有舛误的地方。例如我说:“康氏以立宪为保皇之手段,故其所号召者为假民权。托孔子以为变法之口实,故其所号召者为假维新。”多看他的著作,细研他的思想之后,我发现这个论断几乎与真相恰相反背。现在我认为这两句话可以改为:“康氏以保皇为立宪之手段,其所号召者为渐进之真民主。谓孔子为改制之圣人,其所企求者实为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                                                    ——萧公权《问学谏往录》

材料三: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北京大学日刊》1918126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刘锡鸿和郭嵩焘主张的不同之处。据此分析两者分别代表哪一派别?

(2)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演讲的题目。这反映中国思想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前期中国思想解放的特点。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孙中山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为以后的中国人提供了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的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的演说

材料二  ……宣言如下:

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

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同盟会革命方略· 对外宣言》

材料三  我同盟会所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以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

――孙中山1912年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四  (一)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含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详言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国民党一大宣言》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所谓的三样目的内涵,所谓至完美的国家 是什么意思? (4分)分析材料二、三,你认为民族独立的任务是否已经完成?结合史实说明原因。(7分)

(2)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较之前有哪些新的发展?从孙中山个人品格方面考查其原因是什么?(5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