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这说明先秦士子 A. 主张规范伦理道德 B. 讲究胸怀宽容博大 C. 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D. 提倡政治参与意识
|
2. 难度:中等 | |
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可以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A. 人才选拔渐趋开放 B. 选官不受身份限制 C. 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D. 宗法关系仍受重视
|
3. 难度:困难 | |
宋代官员待遇优厚,俸禄以货币为主,官员除了月给俸钱之外,还有禄粟、职田等实物和土地报酬,以及“农粮钱”、“餐钱”、“给券”、“茶汤钱”等津贴。据此可知,宋代的俸禄制 A. 易于滋生腐败堕落现象 B. 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 C. 助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 促使重文轻武局面出现
|
4. 难度:中等 | |
早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政府就将部分税粮折为白银征取;正统二年(1437年),朝廷被迫宣布弛用银之禁”,于是“朝野率用银,其小者乃用钱”。这一现象说明 A. 税制改革推动白银普遍化 B. 明政府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政策 C.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 经济发展促进政府政策的调整
|
5. 难度:中等 | |
两江总督张之洞奏称:“苏州开埠通商,所有筹办缥丝、纺纱各厂及内河行驶小轮各事宜,除江宁、苏州、上海各设商务总局,派员督饬办理外,并照会在籍绅士分别经理。”这主要反映出 A. 官僚资本不断挤压吞噬民营企业 B. 开埠通商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 C.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要手段 D. 市场扩大刺激了苏州丝织业发展
|
6. 难度:中等 | |||||||||||||||||||||
下表摘编自《清代外债史论》,据该表可知
A. 政治民主运动推动经济独立发展 B. 近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铁路建设 C. 经济建设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 D.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
|
7. 难度:中等 | |
1939年1月,国民党发布国军第二期作战指导方案,强调:“国军应以一部增强被敌占领地区内力量,积极开展广大游击战,以牵制消耗敌人”。同时,主要部队配置于铁路要线,“保持现在态势”,“尽量牵制敌人”。这说明国民政府 A. 消极抗战的应对之举 B. 全面抗战的战略构想 C. 对日军力量的新认识 D. 战略战术的适时调整
|
8.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1959-196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A.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B. 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C. 经济调整促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D. 中苏关系变化导致GDP增速波动
|
9. 难度:中等 | |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材料说明 A. 经济发展推动罗马法完善 B. 罗马法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律 C. 罗马法程序严谨内容详尽 D. 自然法理念适应了近代社会的发展
|
10. 难度:简单 | |
1783年,英国政坛不稳,一年内更换了三届内阁。英国议会下院又对刚上台执政的小威廉·皮特内阁提出了“不信任案”。但小威廉·皮特未向下院称臣和接受辞职,而是要求英王乔治三世下令提前解散并重新选举下院。为保持内阁的相对稳定,英王批准了小威廉·皮特首相的要求,下令将未满任期的议会下院解散。材料表明 A. 英国国王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B. 英国内阁与议会可以相互监督制衡 C. 解散下院不利于英国政坛稳定 D. 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的机制被破坏
|
11. 难度:中等 | |
苏联“二五计划”规定:“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二五计划”实施的结果,轻工业年增长率为14.8%,重工业则高达19%。材料说明苏联“二五计划”意在 A. 尝试调整轻重工业发展失衡 B. 使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C. 实现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 D. 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
12. 难度:中等 | |
西方学者弗雷德里克·马特尔在其所著的《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中认为,世界文化大战已经爆发,这是通过文化与信息的传播来赢取新的地区影响力而展开的战争。作者意在说明 A. 世界在多极化下矛盾趋向于缓和 B. 美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影响减弱 C. 文化碰撞引发新的地区矛盾冲突 D. 文化竞争背后所隐藏的政治角逐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以前,苏州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苏州“首重机业,城东比户皆然”,丝绸、棉布行销全国各省,“其外洋如高丽、印度以及欧美各国,莫不有销路”。鸦片战争之后,“洋布盛行,布市销减”,“蚕棉得丰岁,而皆不偿本”。据统计,道光年间苏州尚有12000余部织机,到1880年织机仅有5800部。苏州的手工业行会众多,许多行会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对产品划定统一的价格,并实施统一工价,以限制竞争和自由雇佣。20世纪二三十年代,棉布、棉纱、茶丝和米的贸易都不再经流苏州,转而经由上海。 ——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 材料二: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1900) 一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经济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1750-1900年问东西方世界制造业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大事记: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没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人们可以自由迁徙。 1958年1月9日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标志着我国跨入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户籍时代和公民自由迁徙权利的实际丧失。 1985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人不分城乡均发身份证验证身份,方便人口流动自由择业。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上海、深圳、广州等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开始施行“蓝印户口”政策——投资购买当地政府规定的房产,或者满足投资金额、纳税额、解决就业等条件,可以给予蓝印户口。 2001年10月1日,中国以两万多个小城镇为重点,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在小城镇拥有固定住所和合法收入的外来人口均可办理小城镇户口,与当地原有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发布文件,将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摘编自《中国当代户籍制度的变迁》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
15.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西周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职业世袭,世代为官府劳作。长期以来,官营作坊的工匠主要来自官奴婢、刑徒和征调来无偿服役的民间工匠。元代实行匠籍制度,官府工匠世代不得脱籍,不允许从事私人生产。明代匠籍制度下的工匠必须定期到官府作坊服役,在政治上社会地位低下。明代民户为三等,“曰民、曰军、曰匠”,匠户最为卑贱。其中“匠”世代不能转业脱籍,不得做官。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一四八五年),发布了班匠以银代役的法令,根据法令,凡愿出银者可以出银代役,不愿者仍旧当班,这是双轨并行的办法。清王朝建立后,于顺治二年就下令废除匠籍。班匠制度废除后,官营手工业缺乏必要的技术工匠和一般工匠,致使官营手工业逐渐趋于衰落。 ——转引自《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匠籍制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2)分析清朝废除匠籍制度的影响。
|
16.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美国在1947年间选择了退出东亚大陆,转向构建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战略;苏联选择在东亚地区(包括南亚)推进革命运动。 材料二从20世纪70年代前期开始,苏联急剧扩大对外援助和军事干涉,使很多东亚国家因感受到苏联威胁而逐步走上联合的道路。当时东亚主要国家都把防止苏联扩张视为战略优先,它们之间作出各种妥协,搁置诸多争议,建立起反苏联合战线,获得了安心进行经济建设的安全保障。所以,冷战就是通过这样的战略共识和战术妥协构建了东亚地区繁荣所必不可少的合作条件,从而成就了当今的东亚繁荣。 ——以上材料均据《冷战与战后东亚国际秩序:影响及后果》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7年美苏对东亚政策转变的原因和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
17. 难度:中等 | |
【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顾维钧,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1918年11月,代表中国政府出席巴黎和会。会上日本政府要求以战胜国的身份接管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顾维钧为此准备了《山东问题说贴》,力陈中国不能放弃孔夫子的诞生地山东,犹如基督徒不能放弃圣地耶路撒冷,震撼欧美代表,扭转了舆论形势并博取列强同情。后由于意大利退出和会,英、法、美害怕日本也退出而导致和会流产,于是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此时中国代表团团长陆征祥离开巴黎。因此顾维钧实际上暂摄团长职权,在他的主持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摘编自熊志勇、苏浩《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顾维钧代表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顾维钧巴黎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