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吉林省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对地方的管理一直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难点和重点。阅读下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A. 专制主义不断得到强化

B. 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完善

C. 中央集权都得到了加强

D. 通过不断分权控制中央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有学者评价清朝政治体制时说:“所有官员都屈从于一套严密的规章、限制和牵制网络,哪怕是在他们个人控制范围之外的一些事情上,出现任何疏忽或过失都可能招来惩罚。”他意在说明清朝的官员

A. 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B. 恪尽职守,以民为本

C. 墨守成规,拒绝改革

D. 适应皇权加强,明哲保身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有学者指出:“苏格拉底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等的雅典平民的万能;有一次,他在讲到马匹不足时,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材料表明苏格拉底

A. 主张国家由少数人统治

B. 反对直接民主

C. 否定公民权利

D. 提倡间接选举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联邦党人文集》讨论政府结构的第五十一篇说:“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符合以上观点的重大举措是

A. 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B. 保障人民基本权利

C. 确立三权分立体制

D. 确立联邦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面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及实力变化表。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独立富强是国际地位提高的前提

B.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民族独立是中华民族的永恒追求

D. 近代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托克维尔曾预言中国革命说:“一个国家,如果它原来是个人集权管理,并且习俗和法律也都接受这种管理,而现在它想建立类似于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那么我毫不犹豫地说,在这种共和专制下,会比欧洲任何一个完整的君主制更难以忍受。”依据他的观点,辛亥革命后的中国

A. 应该继续实行传统制度

B. 建立民主政治的时机并不成熟

C. 应该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D. 借鉴欧洲的民主制度容易成功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2013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强调“我们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这体现的是

A. 人民民主原则

B. 依法治国原则

C. 分权制衡原则

D. 社会主义原则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世纪50年代,美国舆论认为,一些亲美代表在新中国参加的一次亚非国际会议上的发言“没有对会议的结果产生任何影响”,“几个信仰美国哲学的亚洲朋友的声音很快就沉寂下去了”。据此可知,这一会议

A.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关系

B. 开始冲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C. 明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讨论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917年,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在俄国涅瓦大街上看见几个兴高采烈的士兵,便问:“你们是哪一方面的?是临时政府的吗?”一个士兵微笑着回答:“临时政府早已经完蛋了。”材料反映出当时

A. 二月革命正在进行

B. 彼得格勒起义已经成功

C. 《四月提纲》尚未发表

D. 沙皇专制统治不得民心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奥巴马曾经坦承,“对于以往相互抗衡的对手而言,相互建立持久的伙伴关系有很大的困难,改变我们的政府和官僚机构数十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势力,任务也十分艰巨”。这一观点

A. 承认冷战思维的影响深远

B. 解释了美国霸权政策的根源

C. 指出了多极化趋势的必然性

D. 否定了政策调整的可能性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明代松江是棉纺织业的中心,号称“衣被天下”;苏州、南京是丝织业的中心,“居民大半工技”;江西景德镇,“天下窑器所聚”,畅销海内外;“佛山之冶遍天下……石湾之陶遍二广及海外之国”。这些现象表明当时

A. 出现农产品的专业化趋势

B. 手工业专业化尚未出现

C. 手工业呈现专业化趋势

D. 出现农产品商品化趋势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清代唐甄在《潜书·富民》中根据他所处时代的情况,作了“陇右牧羊,河北育豕,淮南饲鹜,湖滨缫丝,吴乡之民,编蓑织席”的真实描述。这一描述体现了中国农业经营思想中的

A. 精耕细作

B. 因地制宜

C. 趋利避害

D. 量力而行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到18世纪中叶,在急剧扩大的国内外市场需求面前,英国的手工工场已走到了尽头。这导致

A. 英国殖民活动停止

B. 工业技术的革新

C. 英国放松对殖民地的控制

D. 英国霸主地位衰落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9世纪末,富可敌国的大企业和大财团,在各个行业纷纷出现。人们把他们叫作钢铁大王、石油大王、牛肉大王、电讯大王、铁路大王、金融大王。对“大王”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产品市场广阔

B. 产品种类多

C. 企业生产效率高

D.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893年,海关贸易报告记载:“日本近来建立了许多棉纺织工厂,它对中国棉花不断增长的需求,促成了宁波地区棉花种植的扩大。”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合法化

B. 中国棉花开始大量投入到市场

C. 宁波地区传统的织布业逐渐消失

D. 宁波棉花生产商品化趋势加强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面是清末民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统计表(单位:%)。据此可知,在此期间中国

A. 手工品质量优于机器产品

B.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C. 难以拓宽国际市场的范围

D. 传统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民歌是时代的回音壁。民歌“多穗高粱真正好,多穗高粱出高产,一个大马拉一棵,累得马儿通身汗,社会进展如火箭,粮食打得堆成山”体现了当时

A. “文革”的影响波及农业

B. 高科技农业科研成果丰硕

C. 改革开放使农业大丰收

D. “大办”农业严重脱离实际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近代中国新兴的政治派别都重视发挥报刊的舆论T具作用。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创办了《向导》《红旗》等报刊,宣传民主革命主张,为争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由此可知报纸具有

A. 开阔人们视野的作用

B. 娱乐教化的作用

C. 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

D. 打破思想禁锢的作用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经济危机引起美国社会各层面的激烈动荡,正当美国急需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到来之时,胡佛却老调重弹,于是他很快便失去了大多数美国人民的信任。”这段记载说明

A. 胡佛对经济危机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B. 美国需要经济管理制度的变革

C. 美国人民认识到必须改变社会性质

D. 资本主义需要进行阶级结构调整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有历史学家认为,如果只看到“新政”维护美国垄断资本利益的一面,而无视恢复美国社会信心的一面,那就无法解释“新政”开始后美国国家得以恢复、民主制度得以保存的事实。这一观点

A. 辩证看待了“新政”对美国的历史作用

B. 强调“新政”维护美国垄断资本主义

C. 证明“新政”具有某些社会主义因素

D. 认为“新政”避免了资本主义灭亡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919年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法令,要求农民按照政府规定的数字交纳农产品,交出全部余粮和一部分口粮来支援红军和工人。为了落实这项法令,苏俄政府派出了一支支携带着武器的征粮队,用军事办法征收粮食和农产品。这种做法

A. 对当时的苏俄没起到任何作用

B. 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C. 损害了工人阶级的利益

D. 导致苏俄工业发展速度减慢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1959年,作为经济改革的一部分,赫鲁晓夫在苏联首都莫斯科举行“美国商品展览会”,将百事可乐等美国著名商业品牌引进苏联国内与东欧市场。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A. 计划经济体制在苏联开始确立

B. 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了合理的经济结构

C. 苏联试图加强与美国的经济联系

D. 工业化极大地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从20世纪30年代到二战后初期,英镑集团、美元集团、法郎集团以各自国家的货币作为储备货币和国际清偿力的主要来源,展开了世界范围内争夺国际货币金融主导权的斗争,国际贸易体系进入了长达十几年的混乱时期。这一局面

A. 不利于国际贸易的扩展

B. 使凯恩斯主义得到普遍认可

C. 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

D. 有利于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全球化对许多人已经意味着更容易受到不熟悉和无法预测的力量的伤害,造成经济不稳和社会失调,文化完整性和国家主权可能处于危险之中。甚至在最强大的国家,人们不知道谁是主宰,为白己的工作担忧。”这一言论旨在说明经济全球化

A. 对发展中国家是一场灾难

B. 损害发达国家部分人的利益

C. 对世界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D. 对各国都存在着损益的问题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目的是分割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大小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  审核与贯彻执行。

材料二皇帝在军机处议决事项,交兵部发驿传递,叫做“廷寄”或“寄信”。廷寄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函外标明三百里、四五百里、六百里或六百里加急,逾违议处。不难看出,雍正建军机处的目的,是要亲掌军政大权,避免各级部门的掣肘,提高处理西北军务的效率。

所以军机处地点的不稳定、官员兼职和无定额以及任职等等,都以简单、临时为特点,以避免在自己身边形成另外的权力集团。

军机处职能原为承名拟旨,参与军务,后演变为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行政中心,其地位远远高于作为国家行政中枢的内阁。1911年责任内阁成立后,军机处被撤销。

——整理自《论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与历史作用》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唐时期尚书省的主要职权及三省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设立军机处的直接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央机构演变的趋势。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年来,借助辛亥百年纪念之势,坊间兴起了一股重新认识和评价辛亥革命的热潮,不少人都说,袁伟时先生恰是这股“重评”热潮的始作俑者。的确,他对辛亥革命尤其是对孙文的众多负面评价,曾经是在网络和平面媒体上引发长久争议的话题之一。有论者认为其观点颇具新意且皆有史料支撑,值得细究;也有学者认为他再三质疑孙中山、全盘否定辛亥革命,给人以偏概全、“看人挑担不吃力”的印象;还有一些同行则强调,袁先生的论断颇有深意,体现了一位有担当的历史学家的学术良知。

材料二我们写历史时常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其实并不能说完全失败,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

一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1)概括材料一中对孙中山新评价的态度。你的看法如何?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概括材料二中毛泽东的思想。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试说明理由。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面为19世纪末重要的商办企业情况:

材料二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企业的发展出现困难。例如,1927年上海182家华商烟草公司,截至1930年足有2/3歇业——业主一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南京政权的税收过重。棉纺厂家也感受到棉纱统税的沉重负担,并于1934年再三恳求减低税率。棉纺厂家的税款负担至今不明。但是,1936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纳税额足占总收入的38.7%-这样的负担是这个家庭的业主们不堪承受的。除法定税收外,各公司还不时受到给政府或官员以报偿或“送礼”要求的折磨。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民族T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7~1936年中国企业发展出现困难的原因。

(3)对比材料一、二,分析政府在民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有何变化。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