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致力于人的精神自由的思考并且注重思辨的思想家,最有可能的应该是 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
2. 难度:简单 | |
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 ( ) 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②古代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 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 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3. 难度:中等 | |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B. 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C. 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D. 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
4. 难度:简单 | |
郎宁和苏敬两位同学来到古代中国科技成就陈列馆,看到了右图两幅名叫“浑仪”的照片,有了如下一段对话,他们的判断比较接近史实的一项是( ) A.郎宁:这一组雕塑作品表达了科技是生产力的寓意 B.苏敬:不对,这一组雕塑作品是想证明古代中国科技发达 C.郎宁:如果是科技仪器的话,应该是张衡的测量地震的器 D.苏敬:它给人一种宇宙洪荒的感觉,应当是天文观测的仪器
|
5. 难度:中等 | |
得出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这一结论的证据主要来自 A.考古领域在汉代墓葬遗址中发现纸片 B.马克思的论述 C.蔡伦改进造纸术 D.蔡侯纸的说法
|
6. 难度:困难 | |
《金史》有这样的记载:“船中有贲火炮名‘震天雷’者,连发之,炮火明。”“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之外。”这段话主要说明 A. 金人喜欢打仗、玩炮竹、放鞭炮 B. 宋金时期,火药已较为普遍地运用在军事上 C. 除金人外,其他地方还不知道火器 D. 火药和火器的发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
7. 难度:中等 | |
后人之所以称杜甫为“诗史”主要由于 A.杜甫的诗反映了唐帝国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现实 B.杜甫游历和描写了中国的大好河山 C.杜甫写了“三吏”,抨击了社会的黑暗现实 D.杜甫是一位“苦难诗人”和历经沧桑的时代歌手
|
8. 难度:简单 | |
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以下关于元杂剧产生原因的推测,正确的是 A. 戏曲界“徽汉合流”的局面带动了元杂剧的产生 B. 流传甚广的昆曲促成了元杂剧的出现 C. “同光十三绝”等著名艺人的出现 D. “瓦肆”之类娱乐场所和知识分子科考无望而致
|
9. 难度:中等 | |
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图片呈现的汉字字体最早出现的是( )
|
10. 难度:简单 | |
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名言 A. 关注人类道德 B. 批评苏格拉底 C. 探究社会正义 D. 否定神的意志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人物中,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是 A. B. C. D.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片中的人物曾经说过“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所以说他 A. 反对宗教信仰 B. 崇尚人性 C. 倡导个人私欲 D. 追求理性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①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 ②开辟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道路 ③演绎了人类艺术史上的辉煌 ④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4. 难度:中等 | |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重要的相同之处是 A. 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B. 头指向天主教会,歌颂理性 C. 倡导建立民主共和制 D. 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
|
15. 难度:简单 | |
西欧在16世纪出现宗教改革,能够说明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②天主教会已成众矢之的 ③人文主义的传播 ④德国的政治分裂状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16. 难度:中等 | |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材料中的“伟大人物”应该是指 A. 智者学派 B. 启蒙思想家 C. 宗教改革家 D. 人文主义者
|
17. 难度:简单 | |
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 A. 佛教的因果循环 B. 法家的严刑峻法 C. 道家的无为而治 D. 儒家的天人感应
|
18. 难度:简单 |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 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 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 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 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
19. 难度:中等 | |
顾炎武认为修史的目的在于通过“兼往”而达到“训今”,否则修史就丧失其价值所在。这表明顾炎武主张 A. 保家爱国 B. 博通经史 C. 发扬儒学 D. 经世致用
|
20. 难度:简单 | |
“德性是人的本性,……(但)人并不是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实现出来。”下列主张与上述言论基本一致的是( ) A.“人性本善” B.“人性本恶”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
|
21. 难度:中等 | |
下列中国古代科技著作中,成书于汉代的是 A. 《本草纲目》 B. 《齐民要术》 C. 《九章算术》 D. 《石氏星表》
|
22. 难度:简单 | |
四大发明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以下关于四大发明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②孕育了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 ③促进了西方近代工业化的兴起 ④有助于世界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23. 难度:简单 | |
一位唐朝的书生是个“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要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中不可能有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24. 难度:简单 | |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和压制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闭关锁国隔绝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③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④明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
|
25. 难度:简单 | |
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 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B. 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C. 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 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
|
26. 难度:简单 | |
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书法作品中,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字体是 A. B. C. D.
|
27. 难度:中等 | |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他 A. 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 B. 借鉴了法国科学家的学说 C. 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本质属性 D. 修正能量、质量互相转化的理论
|
28. 难度:简单 | |
“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指的是 A.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B. 进化论的提出 C. 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D. 量子论的提出
|
29. 难度:中等 | |
某书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的是霹雳般的震荡,像一颗炸弹一样投到“神学阵地的心脏上”,教会势力和老派学者攻击它是“恶作剧”,违背了上帝的启示,是一部“魔鬼的圣经”。这本书是 A. 《自然哲学的数学》 B. 《物种起源》 C. 《九十五条论纲》 D. 《共产党宣言》
|
30. 难度:简单 | |
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是 A.唤醒中国民众救亡图存 B.让中国人免于被压迫 C.激发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 D.为变法图强提供理论依据
|
31. 难度:中等 | |||||||||||||||||||
人文主义思潮注重人的个性,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对近代世界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据材料一概括普罗泰格拉和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 (3)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在上表书目中你倾向于选择哪一部?说出你的理由。
|
3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众民之所公举,即为公民之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君者乃聘雇之司理人耳。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众民所归,乃举为民主,如美、法之总统 ——康有为《孟子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董仲舒的建议与顾炎武的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董仲舒建议的结果及其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并指出顾炎武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