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北省联考协作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前817年,鲁国国君鲁武公和长子括、少子戏,朝见周宣王。周宣王喜爱公子戏,强令鲁武公改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史称“宣王干涉鲁政”。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周王权力仍在但其行为公然破坏周礼

B. 鲁公违反了分封义务但遵守了宗法制

C. 在戏继位后括会成为鲁国国内的大宗

D. 由血缘关系决定的社会等级发生逆转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秦王赢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突出了君主专制的政治追求

B. 对西周政治观念的彻底舍弃

C. 皇帝家族垄断国家政治权力

D. 强调了“君权神授”的合理性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元朝设置行省时,多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如从地理位置上汉中以及安康属于南方,其生活习俗与四川差距很小,不将它们划人四川而划入陕西。可推知元朝设置行省的出发点是

A. 传达行政命令

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 防止地方割据

D. 扩大国家的疆域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宋神宗元丰年间对职官制度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三省、六部、诸寺监行政体系职权回归,改变了北宋初年三省职司尽归政事堂,六部诸寺监尽为闲职,官、职、差遣交杂的局面。这一改革有助于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提高决策效率

C. 加强宰相权力

D. 规范政务运作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明初,废行省设三司,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称“行省”。清朝沿袭明制,但布政使司辖区直接通称为“行省”,并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设置固定制的总督、巡抚掌管全省军民事务。布政使成为巡抚属官,专管一省或数个府的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官员考核、沟通督抚与各府县。这反映了明清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政治制度不断成熟

D. 地方机构办事高效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梭伦指出:“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既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他的这一做法

A. 旨在调节农民与商人的冲突

B. 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C. 试图采用中立方式化解矛盾

D. 实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公元2世纪时,罗马皇帝哈德良指出:“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他还使临时的元首顾问会正式转变为中央政权官僚机构。哈德良皇帝的这些做法

A. 破坏了罗马法律的公平正义

B. 顺应了罗马帝国扩张的需要

C. 借鉴了中国秦朝的治国原则

D. 促使万民法最终取代公民法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英国制度规定:任何阁员不能投票反对政府的政策,否则,他必须辞职或被解职;任何阁员不能发言反对,也不能不明确支持内阁的政策;每个阁员必须准备为所有的政策负政治责任。可见英国内阁制度

A. 极大限制阁员的个人自由

B. 要求阁员政治上互相信任

C. 保证了国王名义上的治权

D. 能有效减少立法上的失误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1912年宪法第十七条修正案生效,该修正案规定,确立代表各州的美国参议员必须由民众直接选举。这说明

A. 美国各州州权有所下降

B. 参众两院发展趋同现象显著

C. -战推动美国民主进程

D. 政治民主化得到进一步提升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六条规定:议会票权分配如下:普鲁士连同汉诺威、库尔黑森、浩斯敦、拿骚及法兰克福的原有票权共有17票;巴伐利亚6票;萨克森4票;符腾堡4票;巴登3票;黑森3票;梅格棱堡一许威林2票;布伦瑞克2票。这反映了德意志

A. 国家统一尚待时日

B. 各邦在议会中权力平等

C. 采用联邦制国家形式

D. 代议制民主“名不副实”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指出,“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现在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应该有不同的写法了……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

地方已经过时了”。马克思、恩格斯这样写的依据是

A. 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的完善

B. 共产主义运动受到各国的压制

C. 工业革命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D. 工人和资本家的政治地位趋同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在《远方来信》中指出,临时政府不可能给人民和平、面包和自由,目前俄国处于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工人阶级团结农民,团结各国无产阶级,准备在革命的第二阶段取得胜利。这表明列宁的观点是

A. 社会主义革命将满足俄国人民意愿

B. 俄国的二月革命基本实现了民主政治

C. 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必然产物

D. 列宁放弃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幻想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表所列的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④③①②

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④②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表,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清户部银库管收除在银数量表银数单位:万两

A. 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

B. 政府投资开办工厂

C. 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

D.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晚清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但清朝并未及时变革国家制度,一场令国人痛心的战争证明所谓的“中兴”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这场战争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912年至1916年6月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各派为争夺内阁展开了激烈争斗,先后竟有八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民国初年政治的缩影。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 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艰难

B. 立宪与共和斗争激烈

C. 国民政治参与热情高涨

D. 民主形式已荡然无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以下是中国共产党一大通过的党纲英文译稿节选:我党纲领如下:

(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3)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主张实施

A. 国民大革命

B. 社会主义革命

C.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宣言:“……(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其主要目的是

A. 彻底放弃了反共主张

B. 根本上消除国共矛盾

C. 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 组织全民族力量抗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图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某重大战役形势图。该战役

A. 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B. 推动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C. 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D.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苏联《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中写道:“战后……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争霸世界的目的”。这“两种武器”主要表现为

A.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约组织建立

B.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和铁幕演说

C. 北美自由贸易区和北约组织的建立

D. 马歇尔计划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某学者指出:成功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制度的发展,较容易在同质文明内部产生。冷战后的世界发展已经表明,同质文明之共通性,已取代政治意识形态与传统势力平衡的考虑,成为合作与结盟的首要基础。冲突与暴力即便会发生在同质文明的国家与集团内,但此类冲突较文明间冲突更为温和,也不易扩大。作者主要强调的是

A. 文明的冲突将取代其他形式的冲突

B. 同质文明易形成成功的区域一体化

C. 同质文明的内部差异性逐步的消失

D. 同质文明比其他文明具有先天优势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我国现行宪法通过于1982年,至今已经经历了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次修正案,对其进行修改。下列内容属于1988年的《宪法修正案》的是

A.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1991年2月,台湾“国家统一委员会”通过了“国统纲领”,设计两岸统一的进程为:“近程——交流互惠阶段,中程——互信合作阶段,远程——协商统一阶段。”这说明当时

A. “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

B. “九二共识”得到认同

C. 台湾当局认同“一个中国”

D. 台独势力主导台湾政局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说明“上海精神”

A. 有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

B. 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为宗旨

C. 旨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D. 促进了亚洲各国的友好合作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传统蒙学经典概况简表

材料二大众教育是19世纪后期的大众社会的产物……到1900年,许多欧洲国家都建立了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小学,为大众提供免费的义务性基础教育。欧洲国家为何要对大众教育承担起这种责任呢?自由主义者相信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进步都是很重要的,保守主义者认为如此可以培养人民遵守社会纪律……对工业家来说,大众教育培养了满足他们需要的工人。然而大众教育的主要推动力还是政治性的。选举权的扩展需要有受教育程度更高的选民。更重要的是,义务性的大众教育向被教育者灌输爱国主义,使大众国民化,这为更高程度上的国家整合提供了机会。

——摘编自【美】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两条有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结论,并予以说明。(要求:结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当西汉统治集团腐烂到发臭的时候,王莽能看到当时社会的主要危机是土地的高度集中,以及因此而引起的大批农民从自己的土地上被排除出来成为不生产的流民,乃至沦为奴隶,并且看出了要抢救地主阶级临于崩溃的统治,必须在政治经济上进行一次改革。王莽下诏“更名天下田日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此外,在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五大都市设五均司市师,由诸司市负责平抑物价、兼办赊贷,并把盐、铁、酒、名山大川、钱布铜冶、五均赊贷等由政府经营。王莽更是别出心裁,罢废五铢钱,前后推出各种五花八门的货币政策和货币形制等。王莽的车子是向前开的,他希望把他的车子开到他理想中的新朝;但中途遇到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强烈反对,被迫折回。历史的车轮是不走回头路的,在折回的时候,他翻了车,被压死在历史车轮之下。

——摘编自翦伯赞《秦汉历史上的若干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王莽改革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代王莽进行改革的措施。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当德国法西斯掌握政权之后,英、法等国立即对其寄予厚望,企图使极富侵略扩张野心的法西斯德国充当资本主义世界反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急先锋。因此,它们采取了对德妥协让步的政策以使“祸水东引”。英国人喊出的“宁要希特勒,不要斯大林”的口号,正反映了英、法等国统治者的愿望和心声。

材料二根本上来说,1939年3月,德国正式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一事,彻底地改变了英国的民意,舆论一反过去妥协的语气,转而支持抵抗法西斯。民心向背既定,政府虽不情愿,也只有被迫从之。英国政府的政策转变了方向,法国政府别无他计,也只有立即跟进,追随自己这个唯一还算有点办法的盟友。于是破天荒的第一遭,英国国民同仇敌忾,决意与希特勒作殊死战,不再分歧不合——可是为时已晚,形势一发不可收拾,德军铁蹄迅速无情踏进波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法所奉行的外交政策及其实质。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欧洲主要国家对德国扩张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天演者,即进化之谓也。该理论认为万物均按“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变化。联系甲午战争后国家危亡的状况,严复向国人发出了“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呐喊,指出再不变法将循优胜劣败之公例而亡国亡种!

严复翻译《天演论》的政治目的,就是用进化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理,反对顽固派的保守思想,向国人敲响祖国危亡的警钟。严复相信赫胥黎关于生物发展的规律,同样可以用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认为世界是一个大竞争的局面,在竞争中,谁最强横有力,谁就是优胜者,谁就能生存,否则就要灭亡。

因此,此书一出,使当时处于“知识饥荒”时代的中国知识界如获至宝,并产生振聋发聩的广泛影响。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见此译稿后,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梁启超读到《天演论》译稿,未待其出版,便对之加以宣传,并根据其思想做文章了。

——摘编自吴晖、俞松《-本书影响了几代人》

(1)依据材料指出严复对赫胥黎的进化论有何突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中国近代产生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