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政治史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2课祖国的统一大业作业试卷
一、null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在

A.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B. 1981年叶剑英在全国人大报告提出

C. “九二共识提出

D.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A. 蕴涵了“一国两制”的思想精髓

B. 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C. 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 直接推动了“九二共识”的达成

 

二、单选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1958年8月,蒋介石听到解放军炮打金门的消息后,接连叫了三个“好”,并随即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公开拒绝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国民党从金门、马岛撤军以实现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要求.这表明

A. 蒋介石有着可贵的民族主义思想

B. 蒋介石为台湾独立找到了理由

C. 蒋介石企图借机使台湾问题国际化

D. 蒋介石有强烈的好战情绪“

 

三、null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香港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曹景行在其新书《香港十年》中讲道: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这一天都代表着中国一整段历史的结束。……过了这一天,香港又站到了一个新起点上,中国也站到了新起点上。这一天指的是

A. 1997630日    B. 1997631

C. 199771日    D. 19971220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外出,但是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外流港人回港的主要因素是

A. 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大力支持

B. 香港地区的稳定繁荣

C. 内地与香港关系的日益密切

D. 国际局势的日趋缓和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如下图是1984年创作的漫画《做实验》。“实验”的最终目的是

A. 实现国家统一

B. 推进改革

C. 调整外交政策

D. 筹建经济特区

 

四、单选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到“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台湾爱国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在《乡愁》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下列有关两段诗歌理解错误的是

A. “酷炎的夏日”指的是日本的侵略

B. 两次分离都是因为外来侵略造成的

C. 都寄托了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渴望

D. 闻一多在诗中所指的分离曾长达半个世纪

 

五、null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61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

A. 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 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 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 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201511日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6周年。它的发表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被看成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下列与它的内容不相符的是:

A.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B. 建议海峡两岸首先实现三通

C. 决定停止对金门岛等岛屿的炮击

D. 主张两党实行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

 

六、单选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A. 是对几次《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B. 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 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 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七、null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应该是

A. 在维持两岸现状前提下,谋求两岸和平发展

B. 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

C. 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

D. 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海基会海协会会谈达成九二共识之后,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立即宴请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先生并亲自设计了菜单的菜名:情同手足、龙族一脉、琵琶琴瑟、喜庆团圆、万寿无疆、三元及第、燕语华堂、兄弟之谊、前程似锦。这不能反映

A. 海峡两岸有共同的文化基础    B. 两岸统一的障碍已消除

C. 双方求同存异,争取互利双赢    D.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

 

八、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服务需求增多,香港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机构腐败现象相当普遍……香港年轻一代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开始出现不满贪腐的情绪,之后学生大军也响应并参加了声讨政府反腐不力、抵制腐败的运动……然而,当时香港的反腐机构―反贪侦办处,一直归警务处管辖,而警界又恰好是贪腐之渊蔽。……1973年,香港总督麦理浩正式宣布成立一个独立的廉政公署,全力打击腐败。

材料二廉政公署首长廉政专员依法直接向特别行政区长官负责,其职员不隶属香港公务员序列……其财政也由政府预算直接划拨,财政独立。……香港廉政公署拥有反贪工作所需的基本权力,此外香港法律还赋予廉署一些特权,比如廉署有权逮捕犯罪嫌疑人,有权搜查可疑的楼宇,扣押犯罪相关的财务,有权调查任何金融机构等。……防止贪污处和社会关系处一方面通过开展广泛的肃贪倡廉的教育工作向社会灌输反腐意识,解释反贪污法例,使肃贪倡廉的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通过帮助政府社会公共服务组织、私营机构健全防贪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防止贿路条例》第30条规定,如果回答问题会招致或可能招致举报人、协助人的姓名、地址被泄漏,任何人无需回答任何问题。……廉政公署外部设有由社会贤达组成的四个委员会,内部设有专门机构对其工作人员和各种行为加以监督,再加上香港极为发达透明的新闻舆论监督,廉政公署的一举一动都是在“阳光”下的

——摘编自《香港廉政公署对大陆廉政建设的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香港廉政公署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香港廉政公署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台湾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而不搞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以为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二:中国主权和领土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行,都应坚决反对。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

材料三:(新华网北京2005年3月4日电)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动摇。第四,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1)材料一中邓小平提出的“适当的方式”应该在怎样的方针指导下实施?

(2)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位领导人在解决台湾问题上都坚持怎样的立场?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道路上,中国人民已经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具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在台湾问题上,我国政府仍然强调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主要是为了针对哪些阻碍祖国统一的势力。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