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邢台市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null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国君时常通过不断纳妾来显示自己的实力与财富,于是就有了同父异母的许多个儿子。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在考虑由庶子来继承。这种规定是依据古代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世官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

官员

职能

奉常

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典客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宗正

皇室事务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

少府

皇室财政

 

 

A. 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

B. 突出了权力的制约平衡

C. 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D. 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司马迁《史记》中对秦实行的“郡县制”有这样一句评价:“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下列关于秦“郡县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 基于宗法制的某些作用而实行

B.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 这是中国官僚政治完善的标志

D. 是秦“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唐代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秩序井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编排程式固定化,廷议的议程程式化,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唐宋时期廷议制度逐渐程式化和规范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官员专权乱政现象严重

B. 为了减少决策的失误

C. 提高中央机构行政效率

D. 君主专制强化的需要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这反映出当时

A. 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

B. 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

C. 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

D. 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历朝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或机构,如刺史和御史台。但是从秦至明清仍不断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屡禁不绝。这种现象无法断绝的根本原因是

A. 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

B.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

C. 没有设立相应的惩治措施来配合监察体制

D.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的权力太小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对于古代中国的某一制度创新,美国人史皮尔曾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该制度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唐代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负责草拟,门下省负责  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这样精细分工体现了

A. 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 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 行政运作程序上的制衡

D. 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二、单选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明成祖时,宫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参议机构,用来弥补废丞相后中枢决策留下的空缺,这个机构就是“内阁”,其性质是内廷秘书班子。这反映出“内阁”

A. 是皇权执行机构

B. 其阁员位卑权重

C. 有助于合理决策

D. 是中枢决议机构

 

三、null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从政府机构来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九卿不仅从职掌上来说的皇帝家务与国家政务没有分离,而且‘卿’这个称呼本事即带有家臣意味。”这段材料说明,在秦和汉初:

A. 贵族政治残留明显

B. 政治体制保留了家国一体的特点

C. 政治体制尚未建立

D. 君主专制登峰造极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图是一张题为《上海北门外民人驱赶夷人强筑马路示》的传单,其中有这样的文字:“尔我之祖坟田地,今被夷人强筑马路,方数十里,以石灰打印。现在起本乡数百余人周行开垦。凡吾同图被害之家,只宜并力持械出逐,不可坐视。若被毁去坟墓,悔之无及。准于二月初一日为始,候其动作,皆听鸣锣为号”据此判断该传单最有可能出现于

A. 鸦片战争后

B. 甲午战争后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 抗日战争后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历史学习要注意对主干知识结构的梳理。下图所示知识结构的主题是

A. 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

B. 中国人民的探索抗争

C. 中国近代化步履艰难

D.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一位学者见到了一份题为《曾侯致英夷使臣威妥玛书》的史料,是曾国藩对西方人进一步在中国进行通商传教的要求的驳斥。但是在考证之中,该学者却发现这样一份重要的文献,在各种版本的曾国藩全集之中均未收录,而且其中在谈到威妥玛的文章和曾国藩自己的行踪之时也多有错误,据此可以判断该史料:

A. 因不是曾国藩所写而毫无价值

B. 在当时社会不会有任何影响

C. 对研究清末历史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D. 可以作为研究清末外交的重要史料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辛亥革命后,很多西洋东西都被冠以“文明”两字。手杖是“文明棍”,西式礼帽是“文明帽”,自行车是“文明车”,话剧是“文明戏”。这体现了当时

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积极借鉴西方文明成果

C. 西方对中国的影响增强

D. 抛弃了中国的传统文明

 

四、单选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表是咸丰初年户部银库数量表银数単位:万两

年份

库存银数

新收银数

支出银数

实存银数

咸丰元年(1851)

844.0962

850.8529

956.9910

737.9581

咸丰二年

737.9581

836.1837

1032,6172

541,5246

咸丰三年

541.5246

475.3397

847.1746

169.6897

 

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 政府偿还巨额赔款

B. 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

C. 政府投资开办工厂

D. 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太平天国举行科举考试,要求白话写作,题目选自《圣经》、基督教论著和太平天国诏书,如“耶稣舍命待何为”;考生来自三教九流,包括算命人和巫师等;科试中榜率高,如湖北一次科试,1000名考生800人中榜。此科举考试

A. 弥补了传统科举制的不足

B. 推动了白话写作成为主流

C. 使基督教取代了儒家地位

D. 无法起到举才选能的作用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

A. 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B. 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C.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D. 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

 

五、null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近代中国革命运动此伏彼起,义和团运动失败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相继发生。但辛亥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已有很大不同,而五四运动则带有更新的时代烙印。五四运动体现的“更新的时代烙印”是指

A. 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B. 由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组织领导

C.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 首次承担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六、单选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有学者评价辛亥革命时指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了,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种不朽的业绩难道不值得我们今天给予热情的歌颂吗?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

A. 促进了中国民主思想的传播

B. 推翻了封建等级制度

C. 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开端

D. 具有民主革命的一面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长征组歌》:“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毛主席来掌舵,向前进!”这部分歌词反映的史实是

A. 四渡赤水河    B. 召开遵义会议    C. 飞夺泸定桥    D. 甘肃会宁会师

 

七、null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表主要反映了

战争初期

战争中期

战争结束时

中国战场

亚洲其他战场

中国战场

亚洲其他战场

中国战场

亚洲其他战场

35个师团

1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1多万人

10.9万人

 

 

A. 日军在各战场兵力分配不均衡

B. 日军始终存在兵力不足的状况

C. 日军对亚洲其他战场不够重视

D. 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主力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毛泽东在一次报告中说:“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包括更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这一份报告发表标志着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 抗日战争即将进入最后阶段

C. 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获得胜利

D.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八、单选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下表选项中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第一次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开端

B

毛泽东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C

国民政府组织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四大会战

国民政府的军队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开始

D

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实现了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1946年,国民党不断进犯各解放区,但在口头上仍说遵守《双十协定》,双方在南京进行谈判。谈判破裂后,国民党对中共人员限期撤离,中共与美方紧急磋商,美国同意麦康内尔执行“鲶鱼行动”,把中共人员安全送回到了延安。材料表明

A. 美国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支持

B. 中共赢得了美国的舆论支持

C. 中共在内战中处于弱势地位

D. 国共关系引起美国高度关注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下面是1948年7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一封电文的部分内容。对电文中“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的合理解释是

A. 扭转了国共谈判中被动不利的局面

B. 为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奠定基础

C. 有利于刘邓大军建立大别山根据地

D. 为战略决战的展开提供有力支持

 

九、null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比较我国1949年颁布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两部法律文献内容,其主要不同点是

A. 国家性质确立发生根本变化

B.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C. 坚持国营经济的引导作用

D. 政权主要依靠力量发生变化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956年,纪念孙中山诞生90周年时,毛泽东说:“现代中国人……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下列说法,哪一项最类似于完成孙中山民权主义(主权在民)的任务

A. 推翻三座大山,赢得民族独立

B. 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建立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D.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邓小平曾说:“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都不管,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不行的,这种想法不实际。”这言论主要强调

A. 香港地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 “一国两制”理论遭到质疑

C. “一国”是“两制”的前提

D. 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同于大陆

 

十、单选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1999年到2013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人均生产总值由15万美元增至87万美元,列亚洲第二、世界第四;财政收入由1694亿元增至17595亿元,增长了94倍;失业率下降至18%,月收人中位数增至12万元。这可以用于说明

A.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 澳门地区政治管理的变化

C.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D. 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活力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和平意识、平等意识、宽容意识和全球意识是现代外交的重要理念,是走出“冷战”时期外交困境的重要价值选择。下列中国的对外交往活动,最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A.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B. 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了朝鲜问题

C. 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席位

D. 新时期,中国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十一、null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针对26届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美国舆论认为,这是美国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这是因为该事件

A. 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B. 加剧了中美两国间的对抗

C. 表明美国霸权遭到世界抵制

D. 促使美国改变了对华政策

 

十二、单选题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当提案通过时……非洲国家代表在过道上兴奋起舞,还有人振臂高呼;而西方一些代表却在一起交头接耳,有人愁眉苦脸,有人强打精神,有人故作镇静……当时的美国代表布什也被迫承认:“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次会议

A. 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

C.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十三、null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活动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 “一边倒”政策

B. “另起炉灶”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多边外交政策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古代中国、希腊和罗马都曾缔造过辉煌的文明,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三者在政治体制上却存在较大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经济形态

B. 自然地理

C. 社会文化

D. 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亚里士多德指出:“依照常例,公民就是父母双方都是公民所生的儿子,单是父亲或母亲为公民,则其子不得为公民”。另外,雅典宗教活动中妇女经常参加并拥有特殊地位,而且常常担任祭司和预言者的身份。这说明雅典妇女

A. 与男性公民一样都拥有公民权

B. 无政治权但部分人有公民身份

C. 通过宗教活动提高了政治地位

D. 是雅典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主体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某历史学家在《审判雅典:西方思想中的反民主传统》一文中论及“权力和威望是来自少数几个富有家族之人所具有的特权,这一观念在任何人记忆所及的时间里,都是希腊人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观念。”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 制定“陶片放逐法”

B. 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C.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D. 实行公民津贴制

 

十四、单选题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关于雅典民主制,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以下对雅典民主制的叙述,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

A. 雅典的民主,只是城邦公民内部之间的民主

B. 轮番而治与抽签选举,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C. 直接民主,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

D. 妇女与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激化了社会矛盾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雅典城邦的每个官员在一年的任期内,需要接受十次任职审查;期满卸任之时,同样也要接受审查:一方面是账目审查,另一方面是职司审查。官员若顺利完成自己分内事务,便可顺利离职;若未能完成,将受到渎职处罚。这一做法

A. 督促了公职人员廉洁履职

B. 限制了城邦公民的自由权利

C. 调动了公民参政的极大热情

D. 杜绝了国家权力的滥用误用

 

十五、null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根据古代宪法的仅存资料来看,根据法律和地区的组织原则而不根据习惯和血统的组织原则……出现在希腊的这些海外殖民地上……后来才由希腊的欧洲大陆部分仿效实行。”为这种“地区的组织原则”奠定基础的是:

A. 梭伦改革

B. 克利斯提尼改革

C. 伯利克里改革

D. 庇西特拉图改革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下列史实或观点中,哪些体现了雅典民主的弊端

①一位不识字的农夫请人代写陶片,没想到农夫说出的正是代写者的姓名。后者问为什么,农夫答:都说他优秀,所以他危险。

②“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少数人手中。”

③苏格拉底在法庭上讲了一些挑衅性甚至羞辱性的话以后,在第二轮投票中被判死刑。

④这种专政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

A. ①②③

B. ②⑧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十六、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新世纪以来,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但中国真正成为世界强国,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后,中英、中美直接的文化交流开始。……dragon错译龙是鸦片战争以来西方话语力量在华建构的结果。……中国不可能改变《圣经》中对dragon是撒旦、恶魔的界定。

20世纪50年代,对美国人来说,中国是恐怖与邪恶的象征。

“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国家蔓延。2005年,法国里昂证券亚洲分部推出了一份有关中国发展的报告,其封面画不无渲染之意:中国巨龙正在吞噬地球。从报告的数据看,中国2004年已成为世界钢铁、铜、燃煤、铁矿等原料最大的消费国。

——摘编自人民网《永远的误读——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鸦片战争前后、20世纪50年代、21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朕(朱元璋)君临天下,抚治华夷,一视同仁,无间彼此。推古圣帝明王之道,以合乎天地之心……远邦异域,咸使各得其所,闻风向化者,争先恐后也!”

——《明史·外国志(吉里)》

“其王知我中国宝船到彼,遣部领赍衣服等物人马千数迎接……,又差人赍礼象马迎接……金拄杖二人,接引如前礼。其王恭礼拜迎诏敕,叩谢加额,开读赏赐。”

——费信:《星槎胜览》

材料三大国竞争的核心是文明的竞争,大国崛起的核心是文明的崛起。一部人类文明史证明了这样一条规律:可能成为世谁创造了领先世界的文明,谁就是强国。历史深层的运动,决定着哪些国家有条件实现“崛起”。这“历史深层的运动”,便是文明的运动。

——李洪峰《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材料四100多年屈辱外交的历史,使中国在1949年后形成了自尊心态。这种自尊心态有两种表现,一表现为自强不息和奋斗精神,另一则表现为过分自尊,对国与国交往中出现的一些冲突、矛盾和摩擦,不能冷静面对,往往作出超出需要的强烈反应。

——叶自成《中国成为世界强国后需要怎样的国家心态》

(2)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说说你的中国崛起观。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很早的时期起,血缘亲族关系纽带在希腊社会中就被打破了。公元前六世纪,克里斯提尼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打破和改造雅典社会结构中残存的血缘亲族组织。

    希腊城邦不是一个封闭的农业社会,而是一个开放的商业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航海贸易往来的频繁和扩大,大量外邦人迁入定居,所有这些,都从根本上腐蚀和瓦解了古希腊社会中的血缘亲族组织。

--《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材料二:从秦朝建立到五代十国,宗族在封建国家的建立中不断被分解、变异。秦朝仍实选行“家天下”的政治统治,血缘亲疏仍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西汉文景期间,地方宗族开始利用宗族关系建立自治共同体,并逐渐发展为影响中央集权的强大集团。汉武帝时,“徙强宗大族,不得族居”。东汉时,宗族以士族门阀形式持续到了魏晋。隋唐宗法受到毁灭性打击,但因其顽强生命力,并未完全排除于国家政治生活。由宋到清,宗法逐渐内化为主体政治结构的潜在因素,一改以往的贵族存在模式,将自身形态深入到民间基层,形成了具有特殊意义的组织群体,既维护了宗族的长治久安,也稳定了国家政治体制。

--摘编自王露《中国古代宗族与臣民意识研究》

(1)材料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雅典血缘亲族组织削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血缘宗族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角度,分析血亲组织变化对古代中国和雅典的不同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