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西周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说明,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 A. 形成“天下共主”格局 B. 出现“家天下”的局面 C. 对地方直接行使管理权 D. 实现了王权的至高无上
|
2. 难度:困难 | |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这主要体现了小农经济 A. 稳定性强 B. 生命力顽强 C. 基础脆弱 D. 生产工具简单
|
3. 难度:困难 | |
据考证,秦汉时期维持一日两餐生活,上午用餐大致在9点左右,下午用餐则在15点左右。直到汉末,曹操享用“一日三餐”都是尊荣。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甚至四餐。据此可知汉代以后 A. 各地区贫富分化现象减轻 B. 古人健康水平呈上升趋势 C. 农民普遍贫困現象愈演愈烈 D. 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更为丰富
|
4.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指出,汉武帝时期正式确立的察举制。以“孝廉”作为选材的重要标准,非孝者廉者不能为官。孝与廉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两种德行,尤其是孝更被作为天下之本,所以孝廉首先成为察举的常科。也是汉代士人入仕的主要途径。这表明,察举制的实施 A. 使士人开始步入政治舞台 B. 使社会形成了良好的风尚 C. 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性 D. 加快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
|
5. 难度:中等 | |
唐朝时,“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到宋代,一些相当繁盛的草市广泛分布在乡村中,成为政府最基层的税收对象。这一变化表明 A. 地方行政组织设置向基层延伸 B. 宋朝乡村经济所占比重上升 C.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草市合法化 D. 草市的税收满足了政府需要
|
6. 难度:困难 | |
1776年,乾隆帝在编纂《四库全书》谕曰“明季诸人书集、词意抵触本朝者,如钱谦益等,均不能死节,妄肆狂狺(吠),自应查明毁弃。刘宗周、黄道周立朝守正,熊廷弼材优幹济,诸人所言,若(明政府)当时采用,败亡未必若彼其速,惟当改易字句,无庸销毁。”这体现出 A. 经济发展瓦解传统伦理 B. 乾隆寓褒贬宣扬忠孝义礼 C. 清政府招抚明代知识分子 D. 官府罗织罪名迫害文人
|
7. 难度:中等 | |
古希腊雅典公民尽管在公民大会上可以提出新的议案,或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但是如果他的提议没有通过,就会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性命之虞。这表明 A. 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 B. 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 C. 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 D. 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
8.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指出,人类波澜壮阔而无可遏制地走着古雅典的道路,那样天然合理地选择了那一自身命运的形式。这是因为,惟有它符合人的自由本质!这揭示出古代雅典道路的普世价值在于 A. 人民主权和人文主义精神 B. 公民享有充分广泛的自由 C. 直接民主扩大了民众权利 D. 城邦利益至上的民族精神
|
9. 难度:中等 | |
公元前326年,罗马通过了彼提利阿法案,依照法律规定,债务人以他的财产而不是以人身对债主负责。这一规定 A. 解决了平民迫切要求的土地问题 B. 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C. 保证了平民的公民身份和权利 D. 扩大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
|
10. 难度:简单 | |
19世纪末的学者吴汝纶在《深州风土记》中对河北一带有如下记载:“畿辅深冀诸州,布利甚饶。纺织皆女工。近来外国布来,尽夺我国布利。间有织者,其纱仍购之外国,故利入甚微。”这则材料说明我国近代手工棉纺织业 A. 在洋布冲击下全部走向破产 B. 出现纺纱与织布分离的趋势 C. 开始向机器棉纺纱方式转变 D. 织布以洋纱为原料迅速发展
|
11.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经过甲午战争,中国自我形象在中国人心中开始破碎。保守的知识分子群体走向了变法。他们将变法与求新相表里,求新与西学相表里。变法派生了改良和革命。中国进入急剧的社会变革时期。这说明维新思想 A. 全面否定中国自我形象 B. 起于忧患引发社会剧变 C. 完全师法西方挽救危亡 D. 引发中国阶级结构巨变
|
12. 难度:中等 | |
1915年为反对日本逼迫袁世凯签《二十一条》,各地纷纷爆发了抵制日货运动。在这次风潮中,中国的民族工业第一次打出了“中国人用中国货“的口号,数以百计的工厂涌现出来。生产中国货以替代流行的日货。这次抵制日货运动 A. 是近代提倡国货运动的开端 B. 是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C.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粉碎了日本独占中国的的阴谋
|
13. 难度:简单 | |
据国民政府的官方统计,某年全国的“反动刊物“比上一年年增加了90%,其中共产党的刊物占54%。“某年”共产党的刊物宣传的主题应该是 A. 发动工农群众支持北伐战争 B. 领导根据地军民的土地革命 C. 宣传敌后游击战和持久抗战 D. 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主张
|
14. 难度:困难 | ||||||||||
下表《1949—1952年上海私营工业生产经营方式比例变化表》(据《中国经济体制两次转型的历史比较》文的相关数据编制》。表格体现的这种状况
A. 表明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初步改善 B. 说明私营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C. 证明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成效显著 D. 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奠定基础
|
15.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某同学整理的“政治文明成就表”,其中①、②应分别填入
A. 代议制、英国上院 B. 立法机构、美国制宪会议 C. 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D. 资本主义法制建设、苏联最高苏维埃
|
16. 难度:简单 | |
邓小平说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下列与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相关的政策是 A. 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工作 B.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C. 推行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D. 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
17. 难度:简单 | |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下列史实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 村民委员会成员不得连任 B. “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C. 改社建乡、政社分开 D. 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
|
18. 难度:简单 | |
民国三十一年一月十一日,驻美大使魏道明与美国国务卿赫尔在华盛顿签订《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同一天,外交部长宋子文与英驻华大使薛穆也在重庆签订《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中国与英、美两国之间的《辛丑条约》正式废止。这是中国近代外交的一项重大成果,其主要原因是 A. 中国的经济实力增强 B. 民国政府得到英美的认可 C.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 美英认识到侵略的行为是错误的
|
19. 难度:中等 | |
在文艺复兴催生的事物中,出现了一种新式的房间:一个小小的私人空间。在那儿,受到良好教育的绅士和淑女们会以书为伴,并寻觅到自己的安宁。文艺复兴时期这种新式房间的出现 A. 收藏书籍成为当时的共识 B. 凸显个性独立和自我发展 C. 男女平等的意识得到认可 D. 表明教育已经得到了普及
|
20. 难度:中等 | |
1881年初,维多利重女王因出席议会的致辞被篡改,与内阁大臣发生激烈争执。不欢而散。内阁大臣们一个个拂袖而去。临出门时,他们冷冰冰地抛过来一句话:“君主只能按内阁大臣们的意愿致辞。因为君主的取责是,只能点头,而不能争辨!”“此时的英国国王 A. 无权过问国家政务 B. 由内阁决定其职责 C. 无权参与政务决策 D. 失去对内阁任命权
|
21. 难度:困难 | |||||||||||
下表是1900—1901年英、德、法、美四国总人口中城市人口的比重。对该表提供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 英国城市人口高于其它三国 B. 德国工业增长率远高于美法 C. 城市化与工业增长率成正比 D. 四国工业化发展状况不平衡
|
22. 难度:中等 | |
“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可见工业革命 A. 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 B. 造成社会人际关系紧张 C. 加速贵族阶层的衰落 D. 推动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
23. 难度:中等 | |
1895年,恩格斯指出:“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恩格斯这-观点 A. 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B. 体现了对巴黎公社革命的反思 C. 认清了工业革命的历史局限性 D. 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开放扩张性
|
24. 难度:困难 | |
2016年9月28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投票,强行通过了允许“9·11”恐怖袭击事件幸存者和遇难者亲属起诉沙特阿拉伯政府的法案,拒绝了奥巴马的总统否决。根据美国宪法 A. 该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 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C. 总统可提起全民公决 D. 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
25. 难度:中等 | |
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整整十年在“滞胀”泥潭中的痛苦挣扎,到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但与此同时,“国家已经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彻底地的向右转”。里根最有可能实行的办法是 A. 削减开支,减少税收 B. 通货膨胀,扩大投资 C. 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 D. 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
|
26. 难度:中等 | |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十月革命“不仅是由于仍然保留的半农奴制和等级制的社会关系的不成熟性所决定的,而且是由于国家必须实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决定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十月革命的任务主要是完成反封建 B. 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导致革命的发生 C. 十月革命可以化解俄国发展的问题 D. 俄国革命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
27. 难度:中等 | |
亨廷顿认为,在多文明的世界里,建设性的道路是弃绝普世主义,接受多样性和寻求共同性。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这里的“多文明”指的是 A. 不同文明并存与发展 B.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 政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 不同社会制度的冲突
|
28. 难度:困难 | |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是指 A. 建国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政策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
|
29. 难度:中等 | |
19世纪中叶开始,许多作家“以研究者姿态出现,试图以科学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研究社会,解剖其中的奥秘。”这些作家的创作风格应属于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代主义 D. 现实主义
|
30.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材料二1870年,英国国会颁布《初等教育法》,逐渐形成一种典型的双轨制,一轨自上而下由大学到中学,一轨自下而上由小学到职业学校。一轨为资产阶级和贵族子弟设立的,一轨为劳动人民子弟设立的。前一轨设立的学校有公学、文法中学和大学。这类学校是培养未来统治者或社会上层人士,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学费昂贵。后一轨设立的学校主要有初等学校、职业学校、高等小学等,以培养体力劳动者为主,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这两轨极不相通,也不相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的原因是什么?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近代学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思考对中国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
31. 难度:困难 | |
祠堂制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拟写一个论题且加以论述。(要求:内容简洁,论题明确,论述逻辑严密。)
|
32.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同治初年,曾国藩上奏称:淮南盐课甲于天下,自太平天国起事以来,长江道路不通,两淮票运亦坏。两江总督怡良曾实施就场抽税,但收税极少,现在每年所征课银,较全盛时尚不及10%。现在江路肃清,运道畅行无阻,所有两湖、江西各岸自应设法运盐济售,力图整理。然整顿的困难有二:一是邻盐侵灌太久,江西口岸则食浙私、粤私及闽私;湖北口岸则食川私及潞私,引地被占将近十年。二是沿途厘卡太多。淮盐出江,抵达湖北、江西口岸前,层层设卡,处处报税。……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淮南盐务取得了一定成绩。淮南同治三年上半年共收课厘银506320余两,又收盐厘钱115400余串。而且以往商人完课之外,并不完厘;现在则是厘重于课。在盐商负担日重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尤其可贵。曾国藩颇为自得地宣称:“江西销路渐次开通,湖南新盐售销亦颇畅旺。”通过行政权力,强行规定销售价格,从而确保税收,这一做法虽深得朝廷赏识,但无疑显示出曾国藩之对于市场经济调节力量的深刻怀疑。 ——摘编自倪玉平《曾国藩与两淮盐政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曾国藩淮南盐政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曾国藩的淮南盐政改革作简要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