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西贵港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一、null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在公元前二千纪(公元前1999~前1000年),中国的卜官将一些问题刻在甲骨上,它们基本上与朝廷有关;粮食会丰产吗?王后会生出王子吗?国王应当攻打邻国吗?……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 小农经济是政府关注的核心政务

B. 王位继承恪守嫡长子继承制原则

C. 重视开疆拓土建立中央集权

D.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秦汉时)如果一个新近失去土地的农民足够幸运,能够保持分成制佃农的身份,他就能够以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收成作为代价,使用地主的土地、工具、耕牛和一间屋子。”这反映了秦汉社会

A. 封建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关系比较和谐

B. 流民问题严重引发社会动荡

C. 多种土地经营方式并存

D. 政府严厉打击土地兼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吕思勉说朱熹之学,虽然讲究心性,然而他于经世之务,和孔门的经,都颇留意。所以朱熹的学问,是颇为切实的……而天下事,总不免于偏胜。作者认为朱熹之学

A. 是中国经世致用思想的先驱

B. 强调格物致知

C. 因讲究心性而论为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的卫道之学

D. 发展方向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在清代,惟教职止避本府,余皆须兼避原籍、寄籍及邻省五百里以内。京官父子、祖孙不得同在一署。外官则五服之内,母、妻之父及兄弟、女婿、外甥、儿女姻亲、师生,均不得互相统属。皆以卑避尊。”据此可知清代官员户籍回避制

A. 加强了皇权和中央集权

B. 利于防范贪污腐化、任人唯亲

C. 利于官员迅速熟悉任职地民情风俗并进行治理

D. 是实现官员互相监督的最好途径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激进与保守,革命与改革,实乃百年中国知识精英的两条路线选择,其间鸿壑百丈,鲜血翻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康有为与章太炎今古文经学之争的实质是改良与革命之争

B. 康有为的改良、孙中山的革命,本质上都是革命

C. 辛亥革命后,精英分子进入政府可通过科举考试、组党参加选举改组政府

D. 北伐战争胜利后,革命者变成了统治者,国共之争就成为了执政之争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表为抗日战争期间部分年份国民政府战争开支与财政收入情况表(单位:百万元法币)。此表反映了当时

 

战争开支

财政收入

1937年

1167

870

1941年

10933

2024

1945年

1268031

216519

 

 

A. 日本独霸和掠夺中国

B. 美、日联合掠夺中国

C. 国民政府尽失民心

D. 国民政府抗日之路的艰辛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在下列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和平谈判。这些条件是:(1)惩办战争罪犯;……(4)根据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反动军队;……(6)改革土地制度……(8)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毛释东这一声明的背景是

A.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B. 中国共产党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C. 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胜利,国民党内外不满情绪日增

D. 渡江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南京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20世纪80年代初,戴蛤蟆镜、穿喇叭裤是最时髦的扮相,一部《霹雳舞)带动了蝙蝠衫、高帮运动鞋、发带的流行。此外,大垫肩、超短裙都是街头的风景,牛仔裤也逐渐为大众所接受,从香港传来的萝卜裤成为潮流。上述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B. 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C. 内陆与香港密切联系

D. 生活观念发生变化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到20世纪古希腊文明与同时代文明的碰撞早已尘埃落定,历史学家终于可写出一部较客观的古希腊文明史。现代西方文明对非西方世界文明的冲击始于1492年,至今仍在发生。当代史学家很难写出一部客观的当代西方文明史。此处作者主要运用的史学研究方法或史观是

A. 比较史学法

B. 考据法

C. 革命史观

D. 计量法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1748年)里说:“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因为对一个人的不公,所显示出来的是“制度的逻辑’。这种逻辑,可以用来对待所有人,无人能保证自己幸免。”为此他主张

A. 反对君主专制

B. 实行三权分立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实行民主政治制度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他们《美国人民)没收并分配了亲英分子的大地产,将公民权扩大至所有成年男子(但不包括妇女)都拥有选举权。许多州政府通过了禁止输入奴隶的法律……”材料反映了

A. 《独立宣言》的精神得以充分践行

B. 公民权空前提高

C. 奴隶制已经不合法

D. 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任重道远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当工业主义发现世界被分割成许多小的经济单元时,它就通过两种方式着手改变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了……一个就是减少经济单元的数目,扩大每一个经济单元的规模,另一个方式就是消除各个经济单元之间的贸易壁垒。”以下不能印证上述材料中观点的是

A. 三次王朝战争后建立德意志帝国

B. 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C. 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D.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经济政策“调整(或退却)”的现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这种权宜政策,于是它被立即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这一政策允许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们必须退却,而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材料三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国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脫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和美国经济政策“退却”的原因及相应措施的本质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意义,并从三国经济模式的“调教(或退却)”中,谈谈你的认识。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这段时间,一个名为“大清帝国”的重要政治实体在欧亚大陆据有一块广大且持续扩张的空间。这个帝国不是西方人之前认为的那个对外界不关心的、与世隔绝的“天朝”(CclestiaEmpire)。相反地,其历史在诸多不同方面与全球历史进程紧密交织,对此我们才刚刚开始理解。并且,和我们所知者存在更大差距的是,这个帝国与之前各王朝、之后出现在这块土地上的诸多国家,有着性质上的差异。然而,清帝国的历史为我们现在认为的“中国”政体与社会设定了基本条件,其影响范围既深远且全面。

——选自卜正民主编的“哈佛中国史”丛书第六卷(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阅读村料,从中提取一个观点,井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廓尔喀却不满足这项条约所带来的利益,两次入侵西藏。清政府调集军队驱逐了入侵者,廓尔喀也归降了清廷。这场战争暴露出西藏地区的很多问题,如军务弛懈、货币制度不健全等。其中,货币问题成为清政府最关心的事宜。为此,清政府在1793年对西藏进行第一次币制改革。《卫藏通志)记载的“钱法”,规定如下:1.铸造银钱,正面用汉字铸乾隆宝藏四字,背面用唐古忒字铸乾隆宝藏四字。2.银钱以重一钱,重五分两项搭配铸造。每纹银一两准兑一钱重新钱九元、五分重新钱十八元。其旧钱系一钱五分重者,亦一例兑换九元,作为定价。3.铸钱银两,由商上支发,该局铸出钱文,易换银两,即将所换之银,改铸银钱。每钱九元,易银一两,所余一钱,作为炭火倾销之费。4.番寨租赋,有以银钱折交物件者,商上收纳时,即照所定兑换之数,按新铸旧铸分别折收,不得稍有浮多。至采买各物,亦须公平交易,不得苦累商民。5.铸钱局内,专派仔本二名,济仲喇嘛二名,以专责成。6.监铸局员,如果勤慎出力,由驻藏大臣保奏。倘敢徇私舞弊,即行严参办理。

——根据《中国西藏历史上两次货币改革的原因及意义》整理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藏第一次币制改革的内容。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藏第一次币制改革的意义。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雅尔塔体系形成后,与“冷战“格局一起成为20世纪后半期国际关系的两条主线,即合作主线和对抗主线。雅尔塔体系的基础是大国合作,它主安是通过雅尔塔体系所创立的“大国间相互制约的和平机制”,即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决策”的表决程序来实现的这一机制在“冷战”中没有改变,在“冷战”结束后也没有改变。“冷战”结束后,全球化进程加快,所谓“全球化”,并不是一体化,而是指“强化了的“国际间的“相互依存”,世界各国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雅尔塔体系的重要支柱——联合国无论是在“冷战”结束前还是在“冷战”结束后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主要机构仍然存在,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雅尔塔体系是“冷战”的根源,“冷战”是由雅尔塔体系造成的。“冷战”之下难以谋求真正的和平。

(1)根据材料指出“冷战”结束后,雅尔塔体系并没有崩溃的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之下难以谋求真正的和平”的原因。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下是邓小平部分经历。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同中央两位有关负责人谈话时指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977年8月至9月,多次召开座谈会,强调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1978年3月,提出要尽快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经过这次全会,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

1979年1月28日至2月6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访问美国,是新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美。

198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

1992年1月至2月南巡。10月。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97年2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能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