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一诗中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的秦王“扫六合”的时间采用公元纪年法应为 A.公元前二世纪早期 B.公元前二世纪晚期 C.公元前三世纪早期 D.公元前三世纪晚期
|
2. 难度:中等 | |
下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C.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D.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
3. 难度:中等 | |
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规定这些专称的目的是 A.便于发布命令 B.维护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C.便于控制兵权 D.否定周王的权威
|
4. 难度:中等 | |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朕为始皇帝,后世以世计,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材料反映出 A.秦始皇统一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郡县制为秦始皇传位服务 C.“家天下”观念开始形成 D.封建帝王“以天下为私”的观念
|
5. 难度:简单 | |
秦始皇统治时期,王绾、李斯曾经先后担任丞相,位居“百官之首”。为相期间,他们的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政事 B.分管国家具体事务 C.协助皇帝管理军事 D.代表皇帝监察百官
|
6. 难度:中等 | |
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 中央集权 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D. 独断性和随意性
|
7. 难度:中等 |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认为:“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宗法制 B.分封制和郡县制 C.宗法制和郡县制 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
|
8. 难度:中等 | |
“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材料主要体现出秦朝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 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 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
|
9. 难度:简单 | |
秦朝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对于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中央集权”指的是 A.全国政事无论大小都由皇帝裁决 B.全国所有大小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 D.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
|
10. 难度:中等 | |
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主要是 A.掌握统兵大权 B.监督监察百官 C.负责地方政务 D.拥有世袭特权
|
11. 难度:中等 | |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下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A. 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 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 C. 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 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
|
12. 难度:中等 | |
有人指出:“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B.确立了后世封建王朝沿用的中央集权制度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扩大了疆域 D.用郡县制代替禅让制,扩大了统治基础
|
13. 难度:中等 | |
前221年,王贲攻齐,田王建降,齐亡。这一历史事件表明 A.秦国开始了统一步伐 B.西周灭亡 C.秦朝确立了郡县制 D.秦王统一了六国
|
14. 难度:中等 |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皇权至高无上 B.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人同伦
|
15. 难度:中等 | |
秦朝开始使用的“皇帝”称号和夏、商、周的“王”称号相比,本质的不同是 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 B.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 C.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D.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表现
|
16. 难度:中等 | |
传国玉玺是王朝宫廷珍宝,国之重器,由秦始皇下令镌造,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自秦以后,玉玺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五代时消失于战乱中,虽历代不懈搜寻,但最终还是下落不明。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 A.证明皇位正统合法 B.体现皇权独尊地位 C.保证皇位世代永续 D.震慑分裂势力
|
17. 难度:中等 | |
一位秦朝官吏在赴任的途中,马匹受惊踩死了一位农家小孩子后扬长而去,为此这位小孩子的父母想告这位官吏。按照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小孩的父母应该 A.找御史大夫 B.直接找皇帝 C.找丞相 D.找这位官吏的直属上级
|
18. 难度:中等 | |
“太尉”始于秦朝,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是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秦朝实际上并没有人担任太尉。其原因可能是 A.“太尉”可能会对皇权构成威胁 B.秦朝改变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C.“太尉”在秦朝主要由皇帝兼任 D.长期兼并战争导致军事人才匮乏
|
19. 难度:中等 | |
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A.皇位世袭,传之无穷 B.借助神灵,维护统治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
|
20. 难度:中等 | |
秦朝设立的中央官职中,“掌承天子,助理万机”的是 A.太尉 B.丞相 C.御史大夫 D.郡守
|
21. 难度:中等 | |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一论述最能说明他 A.赞扬嬴政统一全国的意义 B.洞悉秦汉中央官制的特点 C.认同西周宗法制度的弊端 D.肯定秦朝郡县制度的功效
|
22. 难度:中等 | |
《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以郡县制代分封制 B.实行宗法制 C.推行三公九卿制 D.推广禅让制
|
23. 难度:中等 | |
以下关于下图“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正确的是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B.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 C.历史上秦朝首次废除分封制,推广郡县制 D.秦律的颁行改变了传统的人治社会的现实
|
24. 难度:中等 | |
清代史学家赵翼认为秦汉间是一大变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的影响是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 C.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 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
25. 难度:中等 | |
历史上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人们看法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别子(嫡长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 ——《礼记·大传》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四 秦人任智力以自雄,收万方以自私,敢于变百圣之大法,自速其年世,以遗生民气运世世无穷之大祸,祖龙(秦始皇)之罪上通于天矣! ——(清)颜元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对维护周天子权威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李斯和柳宗元的观点。 (3)据材料四,分析清人颜元反对郡县制的理由。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中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看法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使丞、御使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使。御使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 ——摘编自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监察机构与官员设置的基本情况。 (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监察制度在当时的作用。
|
27. 难度:困难 | |
在中国古代,“家”(家族、宗族)与“国”(国家政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政治制度在“家”“国”关系上的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三与材料一政治制度相比,在“家”“国”关系上的延续性和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
|
28.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第一次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陆续修成的秦律的部分内容。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市场管理、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律文中所见到的刑名计有斩首、磔(断裂肢体)、弃市、斩左趾、鋈(钛足)、黥(割鼻)、城旦舂(男子输边筑城,女子舂米,均为四年以上徒刑)等。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秦律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谋反罪、以古非今与挟书罪、诅咒诽谤罪、妄言与非所宜言罪、不敬国君罪、投书罪、降敌罪都作了非常严厉的惩罚规定,其死刑名就包括戮、磔、弃市、定杀、生埋、枭首、腰斩等。对于破坏伦理纲常不孝、乱伦罪和破坏公共秩序的盗窃罪也都给予重处。这些规定都是为了打击破坏政治稳定行为而设定的,且执行时是不予赦免的,连秦国名相商鞅、李斯等都以上述罪名之一被治罪处死。 ——摘编自罗爱华《秦律的制度分析》 (1)根据材料,归纳秦律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职能。 (2)根据材料,概括秦律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