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学说最直接的社会意义在于

A. 鼓励了社会的竞争意识

B. 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C.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 进一步挑战了教会的权威

 

二、null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

A. 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 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C. 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D. 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16世纪后期,罗马教皇派遣许多欧洲传教士远赴中国传教,如利玛窦等。传教士前往中国传教旨在

A. 传播西方先进自然科学    B. 联络海外天主教徒以对抗伊斯兰教势力

C. 推动海外扩张,增加教会财富    D. 扩大天主教会势力

 

四、null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1778年,伏尔泰因病逝世,巴黎人民为他树立了纪念铜像。在他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对此碑文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他发展了洛克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B. 他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C. 他是法国启蒙运动无可争辩的领袖,影响深远

D. 他提出人非工具的主张和尊重他人的原则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对梁启超的话理解准确的是

A. 自然哲学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

B. 智者学派树立了人的尊严

C. 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

D. 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1610年,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确凿证据。由于教会迫害,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被批评为“奉西洋之正朔,毁灭我国圣教”。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A. 统治者排斥先进的科学技术    B. 科技对思想信仰有支持或瓦解作用

C. 中外宗教信仰存在较大差异    D. 当时中国科技发展与世界保持同步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 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

C. 批判宗教神学

D. 促进思想解放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此话最有可能出自

A. 薄伽丘

B. 马丁·路德

C. 莎士比亚

D. 孟德斯鸠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6世纪的改革家加尔文指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种观点对当时社会最主要的意义在于

A. 用“先定论”为资产阶级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神学依据和宗教动力

B. 第一次提倡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C. 有利于人们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

D. 是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彼特拉克要求人们热爱尘世的生活,因为人的任务就是要在大地上建起城市和社会。据此可知彼特拉克提倡

A. 实用主义

B. 人文主义

C. 理性主义

D. 科学主义

 

六、null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 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 否定信仰上帝

C. 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 挑战教会权威

 

七、单选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甫和主教

B. 神甫和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

C.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

D.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是在上帝面前权利平等的教士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薄伽丘《十日谈》中有篇《裁判官的故事》。故事中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旨在

A. 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 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C. 倡导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D. 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著名哲学家勒内·笛卡尔(1596-1650)的名言是“我思故我在”,伏尔泰对这一观点也说:“我们确实知道我们存在,我们感觉,我们思维”这表明他们主张(   )

A. 反对蒙昧主义    B. 理性至上

C. 认识你自己    D. 思想自由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A. 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B. 发展商品经济和自由竞争的要求

C. 封建统治陷入了全面危险

D. 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业已动摇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A. 民主共和

B. 贵族共和

C. 君主专制

D. 君主立宪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而十七世纪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影响却远未能达到这一步。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思想家们的思想产生的时间较早

B. 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C. 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D. 当时中国思想家们没对未来社会提出政治构想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下列言论与此思想属于同一思想家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D.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来好处,邪恶则总会带来坏处。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古希腊人留下这样的名言:“你可以拿走我们的面包,拿走我们的空气,但你不能拿走我们的奥林匹亚精神。天之下,地之上,便是我们厮守终生的信念,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有使它更快、更高、更强……”这表明他们

A. 坚守个人主义

B. 崇尚精神追求

C. 重视民主信念

D. 倡导人类平等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欧洲宗教改革期间,德国萨克森的一位天主教徒曾问马丁·路德:你不信教皇,不信教阶和圣礼,那么你说,有罪的灵魂如何才能得救呢?马丁·路德会对他说()

A. 关键在于信仰,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B. 永生与永罚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

C. 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D. 教皇是两足禽兽,人民应起来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八、null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是14—16世纪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两种具体表现,两者的共同诉求是

A. 反对禁欲主义,倡导主权在民

B. 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

C. 宣传唯物主义,追求完美理想

D. 推崇并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九、单选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 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 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知

C. 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 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规律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不少类似之处。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主要区别是

A. 重视道德的意义

B. 肯定人的价值

C. 强调知识的作用

D. 推崇君主权威

 

十、null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据统计2015年“双十一”一天网购交易额仅天猫一家就达912亿元,在庆祝会上,马云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

这说明互联网

A. 取代了传统商业模式

B. 方便了人们交流交往

C. 提升了人们消费能力

D. 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

 

十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

A. 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B. 达尔文的进化论

C. 马丁· 路德的新教学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法国作家福拜楼说:伟大的艺术应该是科学的、客观的艺术家不该在他的作品里露面,就像上帝不该在自然里露面一样。以此观点所创作的文艺作品应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自由主义            D.现代主义

 

十二、null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的是

A.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及其研究研究方法

B. 伽利略的发现及其科学研究方法

C. 爱因斯坦的发现及其科学研究方法

D. 普朗克的发现及其研究方法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20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工业化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来表现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这种文学流派被称为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新古典主义

D. 现代主义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人们对资本主义普遍感到失望,这种情绪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产生的文学形式是

①古典主义

②浪漫主义

③批判现实主义

④荒诞派。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某中学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了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演讲的主题包括:歌德的诗歌刨作、拜伦与希腊独立运动、雨果的小说艺术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舒伯特之夜”。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A. 启蒙运动的学术

B. 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C. 浪漫主义的文艺

D. 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

 

十三、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的命运就是生活在变动的乱世风暴之中,而你(指他的诗)也许会如同我们希望的那样,在我身后活得长久,将会遇上一个更美好的时代。遗忘的沉睡不会永远延续,当黑暗被驱散时,我们的后人会再次在先世纯粹的光芒照引下向前迈进。

——彼特拉克《阿非利加》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部分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作品

作品

作者

内容简介

《歌集》

彼特拉克

以热情的笔调褒扬了人的纯真的爱情

《论贪婪》

波吉奥

人生的目的就是赚取财富,而不是拯救灵魂,“每个人具有追求金钱的天生欲望”,即便是教士也是如此

《论人的

美德与尊严》

曼内蒂

“上帝是把人作为最美丽、最诚实、最富有和最终是最有力量的创造物所塑造出来的”,而且赋予人以“伟大的本性”,并创造了这一世界交给人去统治与管理

 

 

——据孟广林《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整理

材料三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所以人民就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们的自由就是毫无理由的了。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的黑暗是指什么?指出“先世纯粹的光芒”的含义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新特点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3)卢梭被称为是一个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启蒙思想家,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其思想主张。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浪漫主义在很多方面是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浪漫主义的作家把想像以及作为理性补充的直觉作为观察理解世界的工具。他们汲取了卢梭认为社会和物质的繁荣毁坏了人性的观点,对感觉和非理性都极为着迷。浪漫主义强调个性以及民族和文化单一价值,是推动民族主义出现的主要动力

——唐纳德·卡根《西文的遗产》(下册)

材料二:有人说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狂。尤其是看见他那花布裹头,去助希腊独立时候的肖像……其实,那时拜伦之所以比较的为中国人所知,还有别一原因,就是他帮助希腊独立。时当清朝末年,在一部分中国青年的心中,革命思潮正盛,凡有叫喊复仇和反抗的,便容易惹起感应

——鲁迅《杂忆》1925年6月

材料三:1859年,英国作家狄更斯发表了他著名的小说《双城记》,该作品以1789年法国革命为背景,是那个时代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在《双城记》的开头,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在小说发表之前的1854年底,狄更斯曾坦言,“我相信,不满情绪像这样冒烟比火烧起来还要坏得多,这特别像法国在第一次革命爆发前的公众心理,这就有危险,由于千百种原因一一如收成不好、贵族阶级的专横与无能把已经紧张的局面最后一次加紧、海外战争的失利、国内偶发事件等等一一变成那次从未见过的一场可怕的大火。”可见,《双城记》的创作动机在于借古讽今,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给英国统治阶级敲响警钟;同时,通过对革命恐怖的极端描骂,也对心怀愤懑、希图以暴力对抗暴政的人民群众提出警告,幻想为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的英国现状寻找一条出路。

(1)根据材料一,分析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举出至少两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拜伦诗歌在清末受到中国青年喜爱的原因。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一段话。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