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 “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B.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C. “周公…立七十一国”

D. 山东素有“齐鲁大地”之称

 

二、null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据此回答秦始皇批评的制度是

A. 井田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宗法制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相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A. 秦朝郡县制

B. 西汉郡国并行制

C. 元朝行省制

D. 清朝军机处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著名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可见,科举制度(    )

A. 确立了皇权的统治地位

B. 根除了潜在的反叛力量

C. 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D.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观察下图,从根本上反映了

A. 完善中央集权

B. 强化君主专制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弥合君相矛盾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催。……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

A. 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 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

C. 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

D. 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四、null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 “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 “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下列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

A.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 实行总统制

D. 实行责任内阁制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A. 北伐军进军湖南

B. 八一南昌起义

C. 湘赣边秋收起义

D.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将他们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一重大的决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B.开始独立领导中国武装斗争

C.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

D.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 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 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 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某学者评价说: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的抗日战斗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和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这一观点

A. 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

B. 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C. 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

D. 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 百团大战

B. 平型关战役

C. 太原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毛泽东曾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

A.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    B. 日本侵略者发动的七七事变

C.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 彭德怀领导的百团大战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南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提出豆类作物是谷类作物良好的前作”……“谷类必须发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稻,无所缘,为岁易为良”……如果在桑田中间作小豆,绿豆等作物,会二豆良美,润泽益桑,而如果在大豆地里间作麻,则会出现扇地两损,而收并薄的局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间作制度     B.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C.南北朝农业科技走在世界前列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深淘滩,低作堰”是战国时代某一著名水利工程的治水名言。这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的景象。这项水利工程是

A. 京杭大运河

B. 灵渠

C. 都江堰

D. 井渠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2013年4月山东定陶灵圣湖汉墓被选为“201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墓中可能出土的文物是

A. 开元通宝

B. 丝质长袍

C. 突火枪

D. 青花瓷器

 

六、null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清代广东罗定山区“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从材料可以得到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①罗定山区的冶铁工场规模很大

②冶铁业发展带动人口聚居情况的出现

③冶铁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这是一家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企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七、单选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1659、1703及1736年松江府先后三次就布商字号仿冒诉讼纠纷立碑告示:“众商各立号记,上供朝廷之取办,下便关津之稽查,取信远商,历年已久,向有定例,不容混冒。”如有“复行假冒,起衅生端,上误国课,下病商民”,则“正法施行,决不轻贷!”这反映出当时(    )

A.松江棉布生产全国领    B.仿冒商标成为普遍现象

C.政府重视维护市场秩序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摒弃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某学习小组在讨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时候,列出了下面的一张表格,你认为他们讨论的是哪一个时期的农耕经济

农业

推广双季稻、产量提高;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蕃薯)

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并占据了主导地位。

商业

白银使用广泛。

综合国力

GDP在世界总值中占比重年增长率远高于欧洲;是当时世界经贸中心

 

 

A. 春秋战国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上海县志》记载:明嘉靖时上海县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当时该地区植棉、摘棉多由妇女完成,而轧花、弹花多是由男子来承担,农闲男子纺纱织布也不足为奇。所以上海四邻又有男纺女织之说。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家庭内部劳动分工出现变化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9世纪六十年代后,日本兴起机器棉纺织业,使中国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7 821两激增到1895年11 202 661两,棉花从入超转成出超。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   )

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的局面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推动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中指出: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相背离              B.科技变革与政治变革相脱离

C.中体西用与近代工业相冲突              D.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矛盾

 

八、null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下列属于为“分洋商之利”,李鸿章在长江流域创办的洋务企业是

A. 安庆内军械所

B. 轮船招商局

C. 发昌机器厂

D. 继昌隆缫丝厂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1903年,清政府设立了商部,又陆续制定和颁布了《商律》《公司律》《奖励公司章程》等一系列章程办法。这些措施

A. 在一定时期内延续了清王朝的统治

B. 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 使清政府逐步成为一个法治的王朝

D. 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九、单选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898年9月21日的《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B. 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十、null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下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中Z点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人民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开展

C. 为扩大税收,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十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中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沿海地区的人们思想开放

B.沿海地区便于发展工业

C.外商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作用

D.沿海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十二、null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梁启超认为,报纸“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异端也”。这说明报刊在推动社会进步中起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使中国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

②报纸可以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③报刊可以起到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

 

十三、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丝麻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1)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

材料二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张裕酿酒公司在1912—1941年间的部分发展大事:

1912年孙中山先生到张裕酿酒公司参观,并提赠“品重醴泉”四字

1917年康有为、黎元洪等社会名流前来祝贺并留下诸多墨宝手迹

1934年张裕酿酒公司进入中国银行的接管时期

1941年张裕酿酒公司被日军强行接管

(3)国民政府统治后期,张裕酿酒公司的发展状况如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还有什么因素阻碍它的发展?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又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至清朝,将六科给事中划归都察院,科道合一,地方监察沿用明制……还以皇帝的名义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监察法典《钦定台规》。

——摘编自饶文波《廉洁文化之旅之中国古代的廉政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监察制度达到顶峰的表现。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有何意义?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材料三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3)据材料三,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注意:只判断不写理由不给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