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祭祖习俗。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A. 井田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
2. 难度:中等 | |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描述了清朝晚期陕西泾阳大户吴氏家族的经商历程,剧中女主人公周莹(吴家长子吴聘之妻)能成为吴家当家人最有可能是因为 A. 近代前期男尊女卑的观念已经得到极大的改变 B. 中国传统宗法关系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C. 吴家其他人都不具备当家人的能力 D. 周莹具有极深的心机和城府
|
3. 难度:简单 | |
下图所示的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创立于( ) 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宋朝
|
4. 难度:中等 |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的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工作顺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吏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兵部
|
5. 难度:中等 | |
明太祖曾感叹:“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消除这一苦恼,他采取的行动是: A. 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 正式确立内阁制度 C. 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 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
6. 难度:简单 | |
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 A. 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C.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 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
7. 难度:中等 | |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 民众法庭 B. 五百人议事会 C. 十将军委员会 D. 公民大会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阶级或阶层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增强了在议会中地位的是 A.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 B. 新兴工业无产阶级 C. 资产阶级化的贵族 D. 封建贵族地主阶层
|
9. 难度:中等 | |
—战后,威尔逊总统亲自参加《凡尔赛和约》的谈判,但该条约遭到了参议院的否决,使美国不能成为国际联盟的成员国。参议院此举 A. 加强了国会的立法权力 B. 反映了立法权已超越行政权 C. 行使了宪法赋予的权力 D. 体现了其与总统间权限不明
|
10. 难度:中等 | |
2017年1月27日,美国新上任总统特朗普发布“禁穆令”,限制来自叙利亚、伊拉克、伊朗、苏丹、索马里、也门和利比亚这7个主要穆斯林国家的公民进入美国,要求来自该多个国家的难民在120天内被禁止入境美国。2月3日,美国华盛顿州西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罗巴特作出裁决,在全美范围内暂停实施特朗普颁布的限制难民等群体入境的行政令。材料反映了美国政治制度的( ) A. 联邦制原则 B. 两党制下的对垒角逐 C. 分权制衡原则 D.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
11. 难度:中等 | |
英国的漫画家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画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挑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 A. 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B. 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 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 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
12. 难度:简单 | |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 D. 抗日战争
|
13. 难度:简单 | |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A. 战争赔款太少 B. 鸦片仍然不能输入 C. 清政府不听话 D. 外国商品销量有限
|
14. 难度:中等 | |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
15. 难度:困难 | |
最近,一些学者针对史学界长期存在的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观点提出质疑。指出义和团运动针对铁路和电线杆的破坏,并不是单纯的发泄,或者对西方文明的“敌视”,而有现实的原因。在攻陷涿州前,义和团从没有对铁路、电线杆进行过专门破坏。到涿州后,为阻止清军的进剿,义和团才动手破坏铁路。另外,切断清军、联军的交通与通讯,也是义和团破坏电线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观点说明,在评价历史事件时要 A.根据立场确定观点 B.坚持采用革命史观 C.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D.正确对待西方文明
|
16. 难度:简单 | |
近代一首《竹枝词》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该诗涉及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B.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 C.义和团运动 甲午战争 D.洋务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7. 难度:简单 | |
甲午中日战争后,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放弃占领辽东半岛的警告。与此同时,三国军舰在日本海面游弋,对日本进行武力威胁。这说明 A.列强争夺中国矛盾激烈 B.列强武力调停中日矛盾 C.俄、德、法建立了军事同盟 D.列强灭亡中国行动开始
|
18. 难度:困难 | |
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后,世界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一种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使其他文明不得不效仿它。”中国近代能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事件有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洋务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
19. 难度:中等 | |
胡适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树断了”是指推翻了封建制度 B. “树墩”是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C. “树墩”是指封建正统思想 D. “可以萌发”指民主共和观念的滋长
|
20. 难度:简单 | |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革命运动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
21. 难度:中等 | |
下列社会思潮在近代中国成为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①民主共和 ②维新变法 ③马克思主义 ④民主、科学 A. ②①④③ B. ②④①③ C. ①③④② D. ①②③④
|
22. 难度:中等 | |
2013年8月,国民党党史馆举行第七次搬迁。有趣的是,党史馆乘机“秀”出国民党当年发给毛泽东的薪水单。当时毛泽东每月支领120元大洋,约为当时北大、清华教授1个月的薪资。毛泽东领取国民党的薪水应该是在( ) 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23. 难度:简单 | |
日本在1890年以前通过改革促发展,此后通过战争来促发展。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发动最早、攫取权益最大的侵略战争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九一八事变 D.珍珠港事件
|
24. 难度:困难 | |
下图反映了1927~192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员 B. 共产党坚持在中心城市开展武装斗争 C. 共产党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D. 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25. 难度:简单 | |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26. 难度:困难 | |
在中国共产党某一时期的文件中有如下表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这一文件发表最能表明 A.中共彻底放弃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活动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阶级矛盾依然是主要矛盾
|
27. 难度:中等 | |
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美国空军在轰炸了某国的首都后,在中国大陆迫降。其中有一个士兵被迫从飞机上跳伞,当他踏上中国的土地时,看到当地居民跑向他,他就挥着手,喊出他会说的唯一一句中国话“美国,美国”。当地居民听了都笑开来,拥抱他,像欢迎失散多年的兄弟一般。故事中的被轰炸的“首都”是 A.柏林 B.重庆 C.东京 D.罗马
|
28. 难度:简单 | |
红岩革命纪念馆曾经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本,封皮上有“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的字样。当时毛泽东在渝市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A. 维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C. 反对内战,建立民主共和国 D. 与各民主党派共商民主建国大业
|
29. 难度:简单 | |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 千里跃进大别山 B. “百万雄师过大江” C. “大渡桥横铁索寒” D. “关门打狗”
|
30. 难度:困难 | |
党的十八后,习近平主席发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声音,振聋发聩、使人警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门下)、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新唐书·百官志一》 材料二英国的“光荣革命”(实际上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一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时期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该制度对中央权力的运行有何作用? (2)“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l7—18世纪的英国怎样实现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
31.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替乾隆祝寿为名,向清政府提出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口岸……遭到拒绝后,马嘎尔尼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她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1840年,这句话得以应验! 【材料二】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10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发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 ——马克思于1853年所著《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马嘎尔尼访华时英国正经历着怎样的经济巨变?马嘎尔尼访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1840年,这句话得以应验”后中国社会性质随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惊心动魄的革命”指什么?材料认为导致这场革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革命者在向“文明世界”学习时提出了什么新方案,该方案具有怎样的进步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