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省林州市2017年12月份高二历史调研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法家之学在先秦诸子中是最为新颖的,但亦有落伍之处。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只是在一定的限度内是一致的,过此以往,便相冲突。法家不知此义,误以为两者始终是一致的。所以说法家的思想,也是落伍的。这一认识的主旨是

A.揭示了法家国家社会利益并重的实质

B.批判了法家的专制思想

C.辩证分析了法家在统一国家中的作用

D.否定了法家的进步意义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B. 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 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

D. 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B.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D. 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说。有学者称“唐代批判南朝梁陈、北朝齐隋的提倡佛教,而极力提倡经世之术。”下列解释与其观点相符的是    

A.此时正是佛教传向内地、道教形成与儒学复兴的时期

B.“周孔老庄诚帝王之师”不及“释迦发穷源之真唱……”

C.反对三教等量齐观的社会地位,强调儒学的主导地位。

D.倡导以“主诚主敬主静主寡欲主返观内心”为理学修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过:“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越认识到他们的不足。”与这句话的含义最接近的观点是(  )

A.人本思想      B.人非工具

C仁者爱人      D.知识即美德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论及政府的建制原则时认为,行政官身上具有三种不同意志,个人意志、行政官团体的意志与公意。当政府权力完全掌握在一个人手中时,团体意志和个人意志结合,此时的政府是最活跃的;当政府权力掌握在每一个公民自己手上时,政府的活跃度最低。……当政府权力完全集中于一个人手中时,团体意志离公意最遥远,政府越有可能滥用权力。据此可判断卢梭认为

A.民主制是完美的政体形式,能更好地提高政府效率

B.君主制导致政府效率低下,不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

C.民主制反映了时代的进步,能更好地体现公共意志

D.君主制集中体现公共意志,也有其存在的实际价值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了

A. 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

B. 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

C. 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

D. 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761年《中国孤儿》英语版的序言尤其把伏尔泰的中国情结推向了极致:“够了,希腊罗马/它们都已失宠/大鹏展翅/飞向光明之源/寻找新的伦理/到东方中国之土/勇敢地把儒家之德/带到大不列颠之耳。”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希望向中国学习的根本目的是

A. 利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重建欧洲道德秩序

B. 以儒家“仁”的思想规范君主行为

C. 以儒家思想否定教会的思想专制,为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服务

D. 利用儒家思想中的平等理念,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图是龙门二十品(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之一,是北魏书法的代表作。尽管二十品的题记的字体大小不等,章法上也不像唐代碑刻那样整齐有序,但不齐中仍然体现出“静穆”的特性来。其中“静”是本源性的,是最高的审美标准;“穆”则是“静”的外在体现,具有宽宏、凝重、肃穆、和谐等内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 北魏统治者奉行尊道、礼佛、崇儒的政策

B. 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

C. 字体兼有隶书的古朴刚健和楷书的端庄大方

D. 造像题记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

A. 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

B. 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

C. 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D. 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而在列举公元3—18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4项。以上现象说明

A. 闭关锁国妨碍西学东渐

B. 作者的立场使作品缺乏公正性

C. 西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国

D. 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元代王祯《农书》中记载:“古人云:‘木奴千,无凶年。’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有余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惟无凶年之患,抑亦有久远之利焉。”作者在这里强调广种树木的作用在于

A. 能够提高粮食产量,解决衣食问题

B. 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C. 能够防止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平衡

D. 比种粮食成本低,经济效益更好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元朝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编订了《授时历》,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格里高利历基本相同。《授时历》其名称取意于敬授民时。这主要说明(       )

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农业科技的特色

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是 重农政策的体现

中国古代很早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在毕升发明的泥活字传入欧洲400年以后,德国人约翰内斯·谷登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开始使用铅合金浇铸活字排印书籍。谷登堡对印刷术的发明创新发明推动了

A.中国宋明理学的传播和地方教育的普及

B.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的进程

C.中国诗词、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的繁荣

D.欧洲城市大学的产生和启蒙运动的发展

 

二、null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观察下列图片,对于图片蕴涵的历史结论正确的是(  )

A. 两项重大发明都是生产实践经验的结果

B. 两项重大发明科学理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C. 两项重大发明所体现的科技含量不同

D. 两项重大发明创造体现的过程是相同的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 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 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 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D. 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使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大航海时代海外殖民的需要    B. 工场手工业改进技术的需求

C. 蒸汽时代机器普及的推动    D. 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求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A.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B.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C. 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D. 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诞生的某个物理学理论评价说:“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是:

A. 说明了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B. 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和本身的分布状态

C. 与物理学界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原则一致的

D.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在西伯利亚草原上放养的驯鹿,最大的天敌是狼,为了保护驯鹿,猎人主动消灭了草原上的狼。结果驯鹿大量繁殖,数量急剧增加,品种却迅速退化。这段材料集中反映的普遍规律是

A.生存斗争与自然选择                 B.物种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C.自然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D.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四、null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831年,22岁的达尔文以博物学者的身份登上了“贝格尔”号,随船进行为期5年的科学考察,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贝格尔”号所走的路线与麦哲伦环球航行相同

B. “贝格尔”号以内燃机为驱动进行远洋航行

C. 自然选择构成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说的基础

D. 达尔文的行动是文艺复兴关注“人”的直接产物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洋务运动领袖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认为:“不变其法,不能变其器。”“西学又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据此,可以得出的认识应该是张之洞 (  )

A. 受到了维新思想的影响

B. 仍坚持洋务派的一贯主张

C. 预备完全地改弦更张

D. 对戊戌变法表示赞同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杨奎松在《中间地带的革命》中指出长期苦于专制和武力之害,渴望和平与平等的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暴力、专政等等,往往有着一种本能的反感……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在俄国诞生之后……是一向主张平等调和并反感专制压迫的广大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所深恶痛绝的。这说明五四运动之前

A. 十月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甚微

B. 知识分子希望用温和的方式改造社会

C. 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全面

D. 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鸦片战争前,在外交文书的问题上,中英之间有着长期的冲突,清政府坚持用“禀”“谕”的体制(英国官员用下对上的“禀”,清政府官员用上对下的“谕”),而英国主张用平行的照会文书。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之间“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这个变化反映出(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B.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涌现

C. 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

D. 中英两国开始平等交往

 

六、null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

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生产技术

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七、单选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在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被攻陷,广东籍的户部侍郎罗惇衍说:人心愤夷已极,而地方官自夷人入城以来,每讳言夷务,甚至文移公牍,称夷务为洋务,又称为外国事件,不敢斥言夷字。这说明(     )

A.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B.战争推动洋务思想发展

C.古代华夷观念彻底崩溃                D.清朝外交方针发生转变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质特征

A.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 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 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时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同样地,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两,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邓小平南方谈话正确处理姓问题和市场与计划的关系,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 邓小平南方视察主要是考查改革开放的成果

B. 邓小平南方视察为中国革命找到了突破口

C. 邓小平南方谈话前改革遇到重重阻力,进入关键时期

D. 1992年后中国改革停滞的局面有所改观但成效不大

 

八、null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力最大的新闻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自1923年创刊以来,从未间断对中国的报道。下图是1979年1月1日的期刊,邓小平被评为1978年度的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你认为邓小平被评为1978年年度风云人物的原因是 (  )

A. 他启动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使中国走向了世界

B. 他掌握了中国的政权,美国需要了解他

C. 他支持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 他客观全面地评价了毛泽东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1978年,南京大学哲学系胡福明老师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人们普遍认为它带来了党和民族的大觉醒。这里的“大觉醒”是指(  )

A. 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 使人们彻底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C. 使人们回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

D.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A. 国民革命时期

B. 井冈山时期

C. 延安时期

D.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九、单选题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邓小平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地位。”对邓小平这段话理解比较准确的应该是

①核武器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因素

②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③“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④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新中国成立初期电影《平原游击队》中塑造的日本侵略者十分狡诈、冥顽不化,1970年翻拍的这部电影中的日本侵略者形象则是猥琐、惊惧抵抗也仅是象征性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电影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历史的再现

B.电影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政治生活密切相关

C.日本侵略者形象的变化源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D.中国电影工作者认清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本质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 “两弹一星”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 “文化大革命”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 “南优2号”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十、null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中国进行必要而有限制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器。”“在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下列说法符合材料所阐述的观点的有(  )

中国将不再发展核武器 中国不承诺不使用核武器 中国承诺不使用核武器 中国将继续必要的核试验 发展核武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灭核武器 进行核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消灭核工业

A. ③④⑥

B. ①②⑥

C. ②④⑤

D. ②④⑥

 

十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两弹一星”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迸发。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攻坚会战中,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为原子弹的制造和试验研制出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料。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开发“两弹一星”最主要是为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B.“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国家综合科技能力提高的表现

C.“两弹一星”同时带动了各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D.“两弹一星”的研究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

 

十二、null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具有明显的多样性、民族性特点,是因为(  )

A. 音乐艺术从封建主义束缚下解放出来

B. 各国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

C. 西欧各国的国情不同

D. 音乐本身的丰富多样性

 

十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1954年,一个炎热潮湿的夏夜,大批美国青少年云集在公园里,翘首以待歌星来演唱他们熟悉的乡村音乐。但大出所料,台上的歌星和他身后的两个乐手,奉献给歌迷的是一种不伦不类的音乐,即不属于黑人音乐,也不是纯粹的白人音乐,即非流行音乐,亦非乡村音乐。歌迷们愣了片刻后,突然间发出狂野的欢呼。”下列对这位歌星所属音乐流派特点的评述,错误的是(  )

A.这一流派起源于美国黑人音乐

B.运用电子音响,节奏感强,音乐震耳欲聋

C.表达了他们对西方传统和主流思想的叛逆,深受青年人喜爱

D.有人称赞它有时代气息,有人则说它对青年人带来不良影响

 

十四、null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1895年12月28日,巴黎的一些社会名流应邀来到卡普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在黑暗中大家一齐看到了白布上的逼真画面。一位记者这样写道:“一辆马车被飞跑着的马拉着迎面跑来,我邻座的一位女客看到这一景象竟十分害怕,以至于突然站了起来。”这次公开放映标志着电影的诞生。后来,人们把这次电影放映员誉为“现代电影之父”。这次电影的放映员是(  )

A. 格里菲斯

B. 卓别林

C. 卢米埃尔兄弟

D. 奥斯卡

 

十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二十世纪中期,人们模仿、再现生活的手法更加丰富多样。艺术不再为少数人所独享,它们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下列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是:(    

A、电视和电影                 B、铁路与飞机

C、报纸和广播                D、网络与漫画

 

十六、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食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学者只宜于伦物上识真空(源),不当于伦物上辨伦物。”

——李贽《焚书·答邓石阳书》

材料二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主要观点。请从时代背景分析产生这种观念的原因。

(2)材料二中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简述这些政治主张对近代思想的影响。                                  

 

详细信息
42.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 民主与科学在西方是以理性揭露宗教的黑暗统治而成长起来的;在中国为揭露明朝的极端皇权政治曾经活跃起来,但不像西方由文艺复兴、启蒙思想一直发展下来,而在清朝以强悍的少数民族统治而停滞了。直到鸦片战争后,在强敌压境的资本主义刺激下才开展起来。 

——《陈旭麓学术文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国思想发展的时代特色,指出该现象出现的根源。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西思想发展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详细信息
43.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这些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须特别提到的另一特点是,它们并不是平行或独立地进行的。它们互相依赖,连续地一者对另一者起作用。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运用近代世界科技史的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发展中的一个或多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对科学发展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详细信息
44. 难度:困难

建立公平合理的理想社会始终是近代中国人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平天国的理想,起码前期,不能说不真诚,但实践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理想恰相反对。按照一种人工设计的社会模式来建构社会是危险的,设计的越细,危险性越大——《天朝田亩制度》明文规定每户只能养五只母鸡、两头母猪。在人类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确实罕见,或许,这便是太平天国更深远的意义所在。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二 维新运动的领导人是学者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印刷了一系列小册子,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进行辩护。康有为和梁启超并不追求保持中国的农业化社会和文化传统,而是寻求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工业化社会。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 陈独秀等倡导“民主”的直接目的,并非立即创建民主政治制度,而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观念,进行民主自由观念的启蒙,为民主政治营造社会基础,从根本上动摇封建主义的根基。

——聂家华、刘洪森《中国近代史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康梁如何“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这对“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有何作用?康梁在19世纪末的活动对中国“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工业化社会”有何贡献?

(2)据材料,说明康梁、陈独秀等追求的理想社会与太平天国追求的理想社会有何突出不同?造成上述不同的根源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