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我国古代著名史学理论家刘知几认为史家著史必须不加隐讳,如是撰写,意思就是 A. 知往鉴来 B. 秉笔直书 C. 古为今用 D. 详今略古
|
2. 难度:简单 | |
西周实行的宗法制主要特点是 A. 王位世袭 B. 具有神秘色彩 C. 王权至上 D. 血缘关系维系
|
3. 难度:简单 | |
其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其”是指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行省制 D. 科举制
|
4. 难度:中等 | |
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二者都有 A. 皇帝制度 B. 司法陪审制 C. 完备法典 D. 陶片放逐法
|
5. 难度:中等 | |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民主共和制度进行比较,二者的相同点包括 ①有相关法律文件的保障 ②有代表民意的议会 ③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有利于避免独裁统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
6. 难度:简单 | |
“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此内容出自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是十四年抗战过程中发生的大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百团大战” ②“东北沦陷” ③“血战台儿庄” ④“中共七大召开”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②③①④ D. ③②④①
|
8. 难度:简单 | |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主要成就不包括 A. 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B.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美关系正常化 D. 中日建交
|
9. 难度:简单 | |
二战结束后,西欧国家为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选择的道路是 A. 走向联合和自强 B. 各自为营,独立发展 C. 完全依赖美国的援助 D. 探索“新经济”发展模式
|
10. 难度:简单 | |
汉朝以后,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 刀耕火种 B. 铁犁牛耕 C. 男耕女织 D. 小农经济
|
11. 难度:简单 | |
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衰落,只开“一处”对外通商。这“一处”是 A. 广州 B. 泉州 C. 扬州 D. 南京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秦始皇首倡“重农抑商” B. 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C. 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 D.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拓展
|
13. 难度:简单 |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下列城市中洋务、外资、民族资本三类企业同时并存的是 A. 天津 B. 沙市 C. 杭州 D. 重庆
|
14. 难度:简单 |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A. 鸦片战争后 B. 甲午战争后 C. 辛亥革命后 D. 抗日战争后
|
15. 难度:中等 | |
鞠躬礼和脱帽礼取代了跪拜等旧礼节。近代中国这一礼俗变化发生在 A. 19世纪中期 B. 19世纪末期 C. 20世纪初期 D. 20世纪末期
|
16. 难度:简单 | |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其具有的重大历史意义是 A.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D.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
17. 难度:简单 | |
提出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重要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三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
18. 难度:简单 | |
下列属于1984年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是 A. 太原 B. 天津 C. 拉萨 D. 深圳
|
19.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引发了经济和政治危机 B. 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C. 推动了工业化的迅速实现 D. 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提供保障
|
20.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内容与罗斯福新政无关的是 A. B. C. D.
|
21. 难度:简单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别,缓和社会矛盾,逐步建立起 A. 计划经济 B. 宏观调控模式 C. “混合经济” D. “福利国家”制度
|
22. 难度:简单 | |
二战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令人瞩目。其中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是 A. 欧盟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北约 D. 亚太经合组织
|
23. 难度:简单 | |
春秋战国时期,最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一切要顺应自然的学派是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
24. 难度:中等 | |
他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这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是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
25.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欧洲文艺复兴的研究资料中,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 但丁的长诗《神曲》 B. 电影《哈姆雷特》 C. 达尔文《物种起源》 D. 拉斐尔的圣母像复制品
|
26. 难度:简单 | |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其中出现于隋唐之际的是 A. 火药 B. 指南针 C. 造纸术 D. 雕版印刷术
|
27. 难度:困难 | |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渐进过程。下列主张或言论按时间顺序排列,应排在最后的是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C. “非把知识阶级同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 D.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
28. 难度:简单 | |
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是 A. 蔡元培 B. 陈独秀 C. 李大钊 D. 胡适
|
29. 难度:简单 | |
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它”是指 A. 新三民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30. 难度:困难 | |
下列属于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是 A. “两弹一星”发射成功 B. 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C. 实现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 顺利完成载人航天飞行
|
31. 难度:简单 | |
《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由此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 礼器 B. 农具 C. 食具 D. 货币
|
32. 难度:简单 | |
《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百官中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诸卿
|
33. 难度:中等 | |
“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皇帝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那一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戊戌变法 B. 清末新政 C. 中华民国成立 D. 五四运动
|
34. 难度:简单 | |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1993年在一次谈话中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这段话中“主宰世界旧秩序的大国”是指 A. 英法 B. 英美 C. 法德 D. 美苏
|
35. 难度:简单 | |
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铁路在全球的扩张达到顶峰,其后公路交通开始发展,投向的资金开始往柏油马路转移。这种现象是由于 A. 人类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 B. 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加剧 C. 新型交通工具大量投入使用 D. 人类开始逐步进入航空时代
|
36. 难度:简单 | |
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此现象反映了 A. 棉纺织业彻底衰败 B. 自然经济日渐解体 C. 经济结构全面转型 D. 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
37. 难度:中等 | |
《汉书·董仲舒传》中记载:“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据此可知,“臣”主张 A. “春秋大一统” B. “君权神授” C. “三纲五常”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38. 难度:中等 | |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 B.普罗泰格拉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
39. 难度:中等 | |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这段论述最有可能出自 A. 彼特拉克《歌集》 B. 卢梭《社会契约论》 C. 伏尔泰《哲学通信》 D.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
40. 难度:中等 | |
1906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里所说的“社会革命”主要是指 A. 驱除鞑虏 B. 创立民国 C. 平均地权 D. 联俄联共
|
4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93年5月,为解决对外探险中国家之间的争执,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规定,以佛得角群岛之西约500公里的大西洋上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一国,线西的归另一国。1494年,两国又签订了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这条线向西移动了约1300公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内容和时间来判断,这“两国”最有可能是【 】 A.葡萄牙和西班牙B.荷兰和英国C.英国和法国D.英国和美国 (2)结合所学,概述15世纪末以来欧洲国家“对外探险”对世界产生的主要影响。 材料二: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等 (3)依据材料二,指出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概括其主要的优势条件。 (4)结合所学,指出促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主要历史大事有哪些? 材料三: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三个重要转折点,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摘编自《中国经济时报》 (5)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个世纪90年代初和本世纪初,中国政府采取哪些重大举措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成功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