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张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A. 民贵君轻 B. 兼爱尚贤 C. 中央集权 D. 无为而治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对“百家争鸣”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有 ①是指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②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③所谓“争鸣”,指各派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 ④这些思想家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3. 难度:简单 | |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A. 百家争鸣 B. 焚书坑儒 C. 独尊儒术 D. 崇儒尚佛
|
4. 难度:中等 | |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 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 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
5. 难度:简单 | |
春秋战国作为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流派纷呈的时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的思想,至今对构建和谐社会仍产生着积极影响的是 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兼相爱,交相利” ④人贵贱有“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④
|
6. 难度:中等 | |
冯天瑜主编的《中华文化史》中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春秋战国学派中,体现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分别有 A.墨家、儒家 B.法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
7. 难度:简单 | |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他最早把道家思想发展为道教 B. 其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是汉初黄老之学的源泉 C. 他提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倡导法治 D. 他提出“天人感应”,主张顺其自然
|
8. 难度:中等 | |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A. 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 诸侯争霸局面 C. 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 商业繁荣局面
|
9. 难度:困难 |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官不仅是管理系统中的工具,而且是一个有意识形态的群体。这里的“意识形态”最早可以追溯到 A. 春秋 B. 战国 C. 秦朝 D. 西汉
|
10. 难度:困难 | |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 儒家的“仁政”思想 B. 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C. 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 墨家的“兼爱”思想
|
11. 难度:简单 | |
有的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仁爱之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这些流派按顺序排列应是 A. 儒、道、墨、法 B. 道、法、儒、墨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
12. 难度:简单 |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①孔子的“礼” 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宗法制 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
13. 难度:中等 | |
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转变中,我们能够看到 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②古代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受到扼制 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 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14. 难度:简单 | |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社会现实 C. 人与社会的和谐 D. 人的生命
|
15. 难度:简单 | |
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
16. 难度:中等 | |
“百家争鸣”是我国古代史上空前绝后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请问“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是哪些?又该怎样评价“百家争鸣”呢?
|
17. 难度:困难 | |
材料一予性好高,好高则倨傲而不能下。然所不能下者,不能下彼一等倚势仗富之人耳。否则稍有片长寸善,虽隶卒人奴,无不拜也。予性好洁,好洁则狷隘不能容。然所不能容者,不能容彼一等趋势谄富之人耳。 材料二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豈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说出你判断的依据。 (2)材料二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就此他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