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周朝封建卫、鲁时,命二国“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封建晋国时,命晋国“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据查,商政、夏政是商、夏两朝对统治民族因其故俗制定的统治制度。这说明周初 A. 被分封地都沿用商夏的旧制 B. 分封制达到“以蕃屏周”的目的 C. 放松了对分封地的管控力度 D. 对分封地采取了灵活的民族政策
|
2. 难度:中等 | |
近期.据《韩非子·外储说右》记载,战国初吴起的妻子“织组,而幅狭于度。吴子使更之。其妻曰:‘诺。’及成,复度之,果不中度,吴子大怒……出之”。为什么纺织品的幅要合于度呢?因为“幅广狭不中量,不鬻于市”(《礼记·王制》)。这说明战国时期的纺织品 A. 使用花楼机织成的 B. 有严格的尺寸标准 C. 主要用于贵族使用 D. 被官营手工业主导
|
3. 难度:中等 | |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北方文学则与南方文学形成了鲜明对比。下列能够体现先秦时期北方文学特点的是 A. 《离骚》 B. 《诗经》 C. 《庄子》 D. 《二京赋》
|
4. 难度:简单 | |
明末思想家黄宗羲被尊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他的思想主要反映在《明夷待访录》中。“明夷”本为《周易》中的一卦,“明”即是太阳(离),“夷”是损伤之意。“明”又意“大明”,“夷”有“诛锄”之解。作者为自己的作品取这样的名字的意图不包括 A. 鉴于明亡的教训,为满清统治者提供治国的宝贵经验 B. 暗含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愤懑和指责,对太阳再度升起照临天下的期盼 C. 反映出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有识之士身处患难,壮志难抒 D. 对明亡饱含悲痛,企图从历史中寻找经验教训,光复故国
|
5. 难度:困难 | |
下图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 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B. 两党竞争与民主原则 C. 联邦主权与地方分权思想 D. 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
6. 难度:中等 | |
中国代表团在某次国际会议召开期间就要不要签字问题展开了讨论,下面是部分谈话内容。据此推断这个国际会议是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开罗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
7. 难度:困难 | |
“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其中“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主要得益于 A. 洋务运动对经济的客观作用 B. 《马关条约》签订后的资本输入 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的春天” D.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较快
|
8.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的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被修正情况统计表,其中两类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王权力逐渐被削弱 B. 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 C. 三权分立机制逐渐被破坏 D. 议会受内阁的影响在加强
|
9. 难度:困难 | |
在中共二大上,毛泽东说:“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阶级利益,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了,无产阶级只不过得到了一些自由和权利,还是不能完全解放。而且民主主义成功,幼稚的资产阶级便会迅速发展,与无产阶级处于对抗地位。因此无产阶级便必须对付资产阶级,实行‘与贫苦农民联合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二步奋斗。如果无产阶级的组织能力和战斗力强固,这第二步奋斗是能跟着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即刻成功的”。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毛泽东对新三民主义持赞成态度 B. 提出无产阶级应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 C. 民主主义革命后应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D. 呼吁加快与国民党合作开展民主革命
|
10. 难度:困难 | |
阅读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此说法正确的是 A. 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趋于变弱 B. 发达国家趋于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C.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趋于接近 D. 发达国家开始受到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
11. 难度:中等 | |
1957年全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全国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5亿多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这说明当时中国 A. 生产关系发生了革命性变革 B. 生产力发展成就巨大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务完成 D. 工业化建设成就突出
|
12. 难度:困难 | |
据史学家统计,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年轻人的婚龄普遍低于他们父辈当年的结婚年龄,且十分乐于建设自己的安乐窝。1954年《麦克尔斯》为此编造了一个专门描述这种一家人欢欢乐乐在一起之现象的新词——“欢聚在一起”。这说明 A. 美国经济社会发展趋于稳定 B. 高福利社会导致财政赤字 C. 货币学派促进了经济恢复 D. 美国开始进入“新经济”时代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5年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美苏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美国驻苏联使馆代办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1946年2月)中这样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苏联) 坚信,如果苏维埃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 我国在国际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的和必要的;但我愿意表白我的信念: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 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逐渐形成。 材料二“群雄竞起”时代示意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一中的“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中“冲突”所指的事件,并分析美苏这场“冲突”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中的“群雄竞起”时代。
|
14.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 根据“转石效应”,写一个中国近代史的例子进行解析。
|
15.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两幅图片信息概括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符合史实,逻辑正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16.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曾撰文指出,血腥的20世纪目睹了“西方的没落”和朝向东方的“世界重新定向”。现实主义者进一步注意到,随着中国力量的日益强大,以及美国地位的逐渐削弱,有两件事很可能会发生:其一,中国将充分利用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重塑国际体系的规则制度,以更好地满足其利益需要;其二,这个体系中的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正在走下坡路的霸主——将把中国看作一个日益严峻的威胁。现实主义者预测,事态如此发展下去,将出现紧张、不信任和冲突这类权力转移过程中的典型现象。照这种观点,中国的崛起,会导致日益强大的中国与逐渐衰弱的美国为国际体系规则和领导地位产生声势浩大的争斗。 ——约翰·伊肯伯里《中国崛起与西方世界的未来:自由体系能否继续维持?》 材料二美国无疑将变成一个帝国,但并不是历史上罗马帝国、中华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那种单纯幅员扩张所形成的帝国,也不是英法等欧洲国家那种建立在直接控制基础上的殖民帝国,而是一种新型的帝国。它以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贸易能力为基础,要求其商品和影响力能够自由进入世界各地,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海外领土的直接控制以便节约政治和财政成本。用一句话归纳,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有边界的,作为帝国则是无边界的。这种帝国发展的逻辑正是无孔不入的资本的逻辑。 不论是否有意,美国的海军扩建一开始就不是针对英国海上霸权的,甚至可以说美国从未认真考虑过和英国进行一场海上较量。一些国会议员虽然叫嚷“美国舰队应该主宰大西洋西部和太平洋东部”,但在实际部署上,美国海军在大西洋方向完全处于防御态势,其战略构想以默认英国皇家海军对大西洋的控制为前提。这一点是与德国1897年以后海军扩建最大的区别,后者的矛头恰恰明确指向英国。 ——徐弃郁《帝国定型:美国的1890—1900》 (1)概括出材料一的核心观点,并综合所学知识驳斥这一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崛起方式与传统大国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
|
17.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划一现行各县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是民国初期县级行政区划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之一。 第一条各县地方行政长官,依现行之例,以知事为之。划一现设各县之名称如左: 一、现设有直辖地方之府及直隶厅、州地方,该府、该直隶厅州,名称均改为县。 二、现设厅、州地方,该厅、该州名称,均改为县。 第二条各县知事,依现行法规之例,各办理其行政事务及该省行政长官委任之事务。但各县地方彼此关系事件,应互为法律上之协助。其现设巡道各省分所属知事,除受监督于该省行政长官外,仍直接受该道长官之监督。 第三条除现设各县外,其由有直辖地方之府,或直隶厅州,或厅州,改称为县者,各以原管地方为其管辖区域。 第四条各县知事公署,依现行之例,得置佐治员。划一现行设官之名称如左:一、科长。 二、科员。 前项规定外,各县公署得参照现行官制之例,酌设技士,办理技术事务。 …… 第七条各县知事,由该省行政长官呈由国务总理、内务总长荐请任命。科长、科员、技士,由该省行政长官委任之。 ——北洋政府1913年1月《划一现行各县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民国初期县级行政区划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民国初期县级行政区划改革。
|
18. 难度:中等 | |
【选修2——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之后不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部阵营旋即进入冷战。作为迎合冷战思维的产物,美国以麦卡锡为代表的保守政治力量在国内刮起一股政治“红色台风”,在美国掀起了麦卡锡主义,以驱除共产党分子和共产主义思想为名,向美国任何进步组织、进步力量和进步分子高举镇压大旗,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诋毁自由派人士的声誉,打击进步力量和组织。一时间,风声四起,乌云密布,大有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架势。面对这股铺天盖地的“红色台风”,众多美国的自由派和社会进步人士心神不宁,唯恐“共产党帽子”一不小心扣到自己头上,由此累及自己的名声和生涯,甚至连累家人、朋友,把他们列入麦卡锡“追踪红色分子”运动的“黑名单”之中。即使是普通百姓,此时的日子也不安宁好过。为了躲避任何可能发生的“人灾之祸”,以言论自由信条为圭臬的美国人,乖乖的做人,唯恐一不小心失言失行,授人把柄,最终落得个“红色分子”的罪名……这个以冷战思维为主旋律、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保守主义思想年代,被美国历史学家称作“共识年代”,我们称这个时代为“冷战文化时代”。 ——《美国文化史纲》 (1)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雅尔塔体系下冷战形成的条件。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保守主义思想对美国的消极影响。
|
19.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陈友仁(时任外交部长)认为租界的自治权是中国主权的象征,而现在各处的租界,其原始章程大多数是由地方官与各国领事签订;中国地方官本无权割地与人,也不能允许外国在中国领土上行使主权;因此如将各国租界的形成,解释为“割地”或“设定外国公权”,并不符合原定合同的实际意义,因订合同者的行为是一种“无权行为”,而且前盛行于租界的外国行政权,也毫无法律上的根据。他尖锐地指出“此等事实上攘夺,全由外交当局麻木所酿成”,决心在自己的任期内逐渐收回租界的外国行政权。1926年11月,国民革命军武装通过汉口英租界,广州英领事向国民政府外交部提出抗议,陈友仁严词驳复“汉口租界章程本来系于中国主权准许之下一种自治法规,主权者之行为,对于其所准许或曾经准许之法规,本来不生违法之问题”,英领事无辞反驳,只得作罢。 ——钱玉莉《革命外交家陈友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租界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外交家陈友仁收回租界行政权的方法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