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图一由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在1912年颁布 B. 图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C. 图三的颁布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D. 三部法律的性质是一致的
|
2. 难度:简单 | |
1954年全国人大在宪法修改过程中,有代表提出在第三条第三款中“各民族都有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中应补上“也有使用的自由”。最终,宪法将其确定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主要体现了 A.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力求创新 B. 新中国追求各民族平等 C. 新中国推行“百花齐放”的方针 D. 我国语言文字丰富多彩
|
3. 难度:中等 | |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在各民族间增加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 ②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 ④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利于民族团结,利于社会稳定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
4.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的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 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D. 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
5. 难度:中等 | |
以下三幅图片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相关,如果根据图片文字说明,给这三幅图片确立一个恰当的主题,那么,这个主题应该是 A. 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B. 民族团结力量的见证 C. 改革开放产生的巨变 D. 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
|
6. 难度:简单 | |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参加讨论的有1亿5千多万人,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为宪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这说明1954年宪法 A. 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B.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C.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 落实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
7. 难度:中等 | |
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其谐音,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0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
8. 难度:困难 | |
1957年4月,毛泽东公开表示了中国共产党准备和台湾国民党进行第三次合作的意愿。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在向美参、众两院议员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的方针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这说明1979年前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 坚持和平统一,不主张使用武力解决 B. 通过国共两党谈判,实现第三次合作 C. 主张武力解决,但不放弃和平解决的努力 D. 坚持和平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
9. 难度:中等 | |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令两岸人民感动至深的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鲜明地表现了 A. 求和平,求发展已经是所有台湾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 B. 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所认同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D. 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
10. 难度:中等 | |
2010年8月,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应该是( ) A. 在维持两岸现状的前提下,谋求两岸和平发展 B. 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 C. 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 D. 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
|
11. 难度:中等 | |
为庆祝澳门回归十周年,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和澳门记者联合举办了“十年回眸”全国巡回图片展。下列说法符合图片介绍的是 ①“一国两制”促进了澳门的繁荣稳定 ②澳门回归促进了大陆与澳门的经济往来 ③澳门回归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实践 ④澳门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12. 难度:中等 | |
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对于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这表明 A. 在中苏结盟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 B. 与苏联结盟是抵抗美国对中国侵略与威胁的根本保证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政策 D. “求同存异”是我国处理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
13. 难度:困难 | |
美国中央情报局从1958年开始评估中苏关系的发展趋势,每年一个评估报告。其中1958年的评估报告认为:中苏的同盟是不可能破裂的。原因有三:一是中苏意识形态一致,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政治目标一样,都要走向共产主义;三是敌人一样,都是美国人。这表明该报告 A. 忽视了中苏两国国家利益的矛盾 B. 忽视了中苏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 C. 正确预见了中苏关系发展的走向 D. 正确指出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
14. 难度:困难 | |
邓小平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主要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B. 由爱好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提出 C. 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接受和支持 D. 与《联合国宪章》的重要精神一致
|
15. 难度:中等 | |
“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我国外交政策有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④“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6. 难度:简单 | |
1964年1月,中国与法国两国建交联合公报发表后,西方舆论将其比喻为“外交核爆炸”,美国则说“这是戴高乐在美国的背后捅了一刀”。中法建交说明( ) A.中法结盟威胁到美国霸权 B.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受到了冲击 C.中美关系正常化已无可能 D.中国已完全突破美国的外交封锁
|
17. 难度:困难 | |
1971年4月,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乒赛结束后,毛泽东请周恩来指示有关部门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以被称为“乒乓外交”的一着妙棋,通过“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就外部环境而言中国此举的主要背景是 A. 美国政府被迫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B.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C. 中国的国防安全面临新的严重威胁 D.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需要
|
18. 难度:困难 | |
2009年10月24日,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1周年。该条约“本着睦邻友好的精神,按照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为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促进两国人民的往来而努力……。”这一条约的签订意在 A. 促成中日两国尽快建立外交关系 B. 缓和中日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C. 结束两国敌对状态 D. 为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奠定更加稳固的基础
|
19.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 ) A. 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 B. 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 C. 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 D. 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
|
20. 难度:困难 |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A. 实行不结盟政策 B. 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C.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为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的周边环境
|
21. 难度:困难 | |
“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对中国访问越来越重视,大国领袖希望通过访华使自己在全球性问题上的政策得到中国的支持,使双边关系更加稳定;中小国家领导人也希望通过对中国的访问提高自己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 A. 中国获得了世界领导权 B.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C. 国际合作越来越密切 D. 各国政治态度越来越接近
|
22. 难度:困难 | |
从2004年到2010年,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机构在成员国相关部门的协作与配合下,成功制止了500余起恐怖事件的发生;从2002年到2010年,上合组织框架内多次举行了不同层面、不同规模的联合军事反恐演习。这表明上海合作组织 A. 是具有结盟性质的军事政治组织 B. 有利于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C. 有利于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D. 体现了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
23. 难度:简单 | |
2011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十周年。十年前,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成功开创了 A.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B. 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C. 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D. 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
|
24. 难度:中等 | |
中国加入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数量从1977年的21个增加到1996年的51个,几乎加入了联合国体系中的所有重要的政府间组织。中国参加国际公约的数量从1979年的34个增加到2002年的220个。中国加入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数目也从1977年的71个猛增到1996年的1079个。对此解读最为全面的是 A. 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中国开始以主动的姿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C.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D. 中国积极推动和开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
25.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叔通委员讲,做了这个工作,可以使人民民主更加发扬。确实如此,北京郊区乡政府民主选举的结果,百分之五十的乡长被选掉了,因为这百分之五十的人做了坏事,人民不高兴他们。为了发扬民主,对政权组织,特别是县、乡两级,来一次全国普选,很有必要。这对促进经济建设,加强经济建设的领导有积极作用。就是对于抗美援朝也有好处,傅作义委员说可以加强抗美援朝。……如果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一些,人民民主更加发扬,经济建设搞得更好,抗美援朝的力量更加增强,那是可以使它放弃侵略的。 ——毛泽东《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几点说明》(1953年1月13日) 材料二全国人民在讨论中热烈地称赞我们的宪法草案,因为这个宪法草案正确地总结了我国的历史经验。这个宪法草案是我国人民利益和人民意志的产物,是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产物。 人民称赞这个宪法草案,还因为它正确地吸收了国际的经验。……显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先进国家的经验,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的宪法草案结合了中国的经验和国际的经验。我们的宪法草案不只是我国人民革命运动的产物,而且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产物。 材料三宪法草案序言中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社会建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 ——材料二、三摘自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1954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宪法草案受到人民称赞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部宪法制定的重要意义。
|
26. 难度:困难 | |
祖国统一是世界各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人民网北京2011年7月22日电22日,马朝旭就日本将公诉钓鱼岛事件中方船长一事回答记者问,马朝旭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领土,日方的任何司法程序均无效。 人民网东京2011年8月15日电今天是日本第66个战败投降日,记者在靖国神社看到,日本右翼团体在门前树立各种旗帜,散发各种传单,呼吁到场的人为守卫尖阁列岛(我国称“钓鱼岛”)搞签字活动。 材料2: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对面临着岛内劳动力短缺的台湾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力。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3:2011年是香港大学招陆生的丰收年!香港媒体报道,今年共有17名大陆状元选读港大,包括北京3名文科女状元;大陆媒体则指出今年大陆考生申请赴港就读人数比去年增加14.8%。今年港大招大陆生成绩傲人,是港大与陆生双方都主动出击的结果。 (1)依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钓鱼岛引发的争端实质是什么及其影响。 (2)依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及两岸关系发展的特点。 (3)依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陆考生申请赴港就读的基础。
|
27. 难度:困难 | |
2012年对于中美关系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是尼克松总统访华40周年的纪念年,同时又是美国总统大选之年。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也进行了正式访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为二战时期的美国宣传海报 (1)材料一中的美国宣传海报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有人说,在日内瓦期间,周恩来总理要同杜勒斯握手,被杜勒斯拒绝了。实际上并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其实,不管“握手”的具体细节是否存在,都无损于周恩来的形象,也不影响人们对当时美国对华政策的判断。杜勒斯无视中国代表存在的态度,使美国与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握手”的机会消失了,中美两大国家继续彼此隔绝与对抗,待到周恩来和尼克松日后来弥补这段隔绝岁月,已经是20世纪七十年代的事了。从宏观大局来说,当时的杜勒斯确实不愿意与中国总理周恩来握手,这个“说法”本身是具有历史真实性的。因此,在日内瓦会议之后,“握手”倒真的成了中美关系的象征性词汇。 ——熊向晖《关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的传闻》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出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1972年2月21日,在为到访的美国总统举办的欢迎宴会上,周恩来与尼克松相互敬酒。尼克松访华是中美关系史上重要的一页。它标志着中美在对抗20多年之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真正的中美关系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于1979年的“破冰之旅”开始,通过访美,双方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达成共识,并认同邓小平提出的“中美关系有一个好的基础,就是两国在发展经济、维护经济利益方面有相互帮助的作用。中国市场毕竟还没有开发出来,美国利用中国市场还有很多事情能做”。 (4)综上所述,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中美关系时冷时热的症结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