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1878年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出任驻英法公使,出行前与法国沟通,提出公使女眷只能跟对方的女宾往来,不与对方男宾握手、同宴,指出这是中国“名教攸关”。法方表示接受,眷属往来,敬礼有加,而绝不干预跳舞宴会。这主要反映出 A. 中外文化冲突中的”求同存异” B. 政治斗争决定中外礼仪 C. 中国外交官对西方礼节缺乏了解 D. 纲常名教扼杀女性独立
|
2.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人口和耕地面积都存在着增长的趋势,新式农具的使用也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保障。但是这种可能性最终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也使农业现代化的轨道在近代中国偏离了它应有的航向。致使“这种可能性最终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的根本原因是 A. 新式农具与传统耕作制度难以融合 B. 人口和耕地的增长大量消耗购买力 C. 政府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 D. 传统观念造成农民的经营思想固化
|
3. 难度:中等 | |
有人认为:“汲取欧洲文明,必须……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可以顺利达到目的。”这一主张 A. 符合解决问题的循序渐进原则 B. 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基本一致 C. 指出了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途径 D. 表明知识分子关注民众的呼声
|
4. 难度:困难 | |
国民大革命时期,苏联给中共发出指示:“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在人民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时,中国无产阶级只能指望自己目前奴隶般的地位有一定的改善……”苏联对中共的这一指示 A. 提出了中国革命的战略策略 B. 揭示了农民革命的重要意义 C. 对中共放弃革命的领导权有影响 D. 维护了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
|
5.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1957年和1961年我国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在进口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示意图。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苏关系的开始恶化 B. 国家经济状况的影响 C. 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 D. 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
6. 难度:困难 | |
在雅典城邦,任何公民都要在一年内为自己的提案负责,即使提案经过了公民大会的批准。如果实施成功,荣誉归于公民大会;反之,公民大会将追究提案人或执行人的责任。这反映出古代雅典城邦政治 A. 缺乏对公民大会的约束 B. 公民大会徒具形式 C. 纵容政治领袖操纵民意 D. 各个环节权责分明
|
7. 难度:困难 | |
“1530年,德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只怀表,计时器真正得以‘便携’。在此之前,它是教会的奢侈品,只出现在高大教堂的塔顶……斯特拉斯堡教堂内11米高的天文钟,每整点都有死神提着板斧出来报时,准确无误,教堂落成之际,大主教下令将热铅灌入钟表师的双眼。”钟表的发展历程折射出 A. 科学的发展带来技术的进步 B. 文艺复兴的影响绵长深远 C. 教权的桎梏逐渐被挣脱 D. 工业革命的发明层出不穷
|
8. 难度:简单 | |
西班牙萨拉曼卡学派提出了“价格革命”一说,认为发生于西班牙的物价飞速上涨是由于美洲金银大量进口所致。后来的绝大多数人接受了这个观点。而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货币数量方程式,即“PT=MV”(P、T、M、V分别代表价格、交易量、货币、流通速度),认为在均衡条件下价格水平是货币供给量的函数。费雪的观点 A. 从根本上否定了“价格革命” B. 从理论上充实了价格革命” C. 认为“价格革命”并没有发生 D. 认为“价格革命”由贸易决定
|
9. 难度:困难 | |
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创立的生产流水线大大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和售价,小轿车第一次成为人民大众的交通工具,福特公司的市场份额也迅速上升,在美国汽车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状况客观上 A. 顺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 B.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 C. 契合了利益最大化的趋势 D. 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
10. 难度:困难 | |||||||||||||||||
以下是《1923年和1929年苏联财政委员会人员构成比例表》,此表反映出该时期苏联
A. 高度重视苏维埃政权经济安全 B. 高等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C. 提高专业管理水平保障工业化 D. 干部的政治成分逐渐多元化
|
11. 难度:困难 | |
持枪权在美国被视为最重要的个人自由权利之一。从最初反抗英国殖民地统治者的民兵,到规定持枪权“不可侵犯”的宪法第二修正案,持枪成为一种传统。因此.奥巴马总统的控枪令引发多方的不满情绪。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控枪令引发的不满情绪表明美国社会对公民生命权的漠视 B. 控抢令涉嫌违宪,交织着传统与现实,利益与党争的冲突 C. 公民权利通过政府的分权制衡原则得以保障,无需控枪 D. 公民持枪权是1787年宪法制定之初赋予公民的个人基本权利
|
12. 难度:中等 | |
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新技术叫做“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士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阿地块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这一革命 A. 揭开英国圈地运动序幕 B. 促成英国实现粮食自给 C. 导致英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扩大 D. 推动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
13. 难度:中等 | |
1891年正在访问的日本的俄国皇太子尼古拉伊被警卫津田三藏刺伤,当时的内阁政府对司法机关施加压力,要求判被告死刑,但是担任大审院长的儿岛惟谦指示法官,要求按照法律规定,以普通人的谋杀未遂罪论处。最终,被告被判无期徒刑。这一案件的处理结果说明了日本 A. 司法具有独立的地位 B. 行政权对司法权的干涉 C. 极端民族主义抬头 D. 确立了责任内阁体制
|
14. 难度:困难 | |
“新的市民意识的形成使人们发现西塞罗和其他古典作家的论述极为中肯,因为他们提出一种不受基督教和中世纪传统支配的伦理学。”材料中的“他们”意在 A. 重建古代希腊罗马的奴隶制度 B. 构筑符合时代精神的个人理念 C. 终结基督教对世俗领域的控制 D. 确立未来世界理性王国的蓝图
|
15. 难度:中等 | |
1730年,英国下院的反对派领袖威廉·多德斯韦说:“我们对于自己起着国家的大公审庭的作用极为自豪。”1774年,诺斯勋爵则愤愤地说,议员们“责难大臣,还要他们每日报告工作……他们的根本目的是要把行政部门置于被质讯的地位”。这反映了18世纪的英国 A. 封建贵族和议会的矛盾加剧 B. 下院对政府的行政监督增强 C. 工业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 内阁与首相共同对议会负责
|
16. 难度:简单 | |
1787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铸造货币;发行纸币……”,1792年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这两项规定的核心是 A. 协调了中央和地方间的关系 B. 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 C. 中央与地方间分权制衡 D. 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
17. 难度:中等 | |
英国史学界对1832年议会改革后的议员成分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工业、商业和知识界等“中等阶级”的议员,在议会中所占比例约四分之一;贵族(及其子弟)和地主议员占议员总数的一半以上。这反映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A. 抑制了“中等阶级”的发展 B. 加速了贵族政治的瓦解 C. 推动了英国工人运动的兴起 D. 使工业资产阶级控制了英国政权
|
18. 难度:中等 | |
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互惠贸易法案》,规定:由行政部门实施关税减让谈判并与国外政府签署相关协议;以1930年关税法案规定的关税(美国历史上最高关税税率)为标准,总统有最高不超过50%的税率减让和让外国商品维持免税进入美国市场待遇的权利;实行无条件最惠国原则。根据这一法案 A. 国会丧失贸易立法的权力 B. 关税壁垒被废除,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C. 行政机构在对外贸易中的权力扩大 D. 美国确立了国际贸易体系的核心地位
|
19. 难度:中等 | |
1986年,法国哲学家雷吉斯·德布雷说:“摇滚乐、影像、蓝色牛仔裤、快餐、新闻网络与电视卫星所蕴藏的力量,比整个苏联红军的力量都大”。这主要体现了 A. 苏联在社会生活等领域落后于美国 B. 科学技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融 C. 苏联难以抵挡美国的渗透面临解体 D. 文化的影响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
|
20.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1517年葡萄牙使臣托梅皮雷斯抵达广州以后,欧美与中国的直接贸易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到了可观的规模,以白银为计量单位的中国丝织品价格在美洲是西班牙同类产品的1/3,在欧洲是荷兰同类产品的1/2。千百年间发展起来的中国工艺技术精良,绸缎、棉布、麻织品、锡铅制品、火药等风靡欧美。资源丰富、人丁兴旺的中国江南,更多土地被广泛种植桑麻漆棉,西班牙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都不得不用硬通货购买中国商品,巨额的贸易顺差使美洲白银总产量的1/3~1/2流入中国。明朝嘉靖年间,官铸铜钱1 000文相当于白银一两,中国逐渐形成白银为本、铜币为辅的银本位制度。1934年美国政府实施《购银法案》,提高银价,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民政府被迫于1935年废除银本位。 ——摘编自黄达《金融学》 材料二 16、17世纪,从利物浦等海港出发的奴隶商船、海盗船活跃于非洲与美洲大陆,一本万利的“海上贸易”使英国的毛呢、布匹、高档酒价格急剧上升,拥有十多万只羊、酒窖千所、纺机百部的大农场、大工场遍布英国。同一时期,中国金银比价约为1∶7,欧洲约为1∶15.5,英国商人纷纷将美洲白银输入中国套换黄金获利。1717年,金银贬值,物价飞涨,英国皇家铸币局局长牛顿规定,将黄金价格确定为每盎司等于3英镑17先令10.5便士,从此英镑按黄金固定了价格,牛顿创制了金本位的最早雏形。1821年,英国立法正式确立了金本位制,规定每英镑含7.32238克纯金,英镑与其他国家纸币或铸币按各自含金量自由兑换,世界贸易在19世纪中后期进入了“英镑世纪”,在经历了一战、30年代大危机和二战后,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摘编自彼得·马丁《资本战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明清时期中国银本位制度与19世纪英国金本位制度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前期中国银本位制度与英国金本位制度衰落的共同因素,并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发展的新变化。
|
21.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张国刚《家庭史话》 任选其中两个发展阶段,提取有关我国古代家庭变迁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
22. 难度:困难 |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清末民初,鉴于鸦片危害日益加剧,苏州地区掀起禁烟运动。1906年江苏巡抚陈夔龙规定:“凡地方亲民之官,通饬一概不许吸烟,如有瘾不戒,私自偷吸,查出撤任严办”,“为民先导”,苏州禁烟总会动员学生上街演说,散发传单,向民众宣传禁烟的重要性。此外,苏州商务总会作为市民组织,在禁烟活动中全力配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禁烟过程中,政府明确规定“土行膏(本国鸦片)亟应从严取缔”,而“禁止洋药(外国鸦片)进口,则不易办到”。 ——摘编自池子华《中国禁烟史的一个断面》 材料二清末民初,苏州禁烟运动的过程充斥着矛盾斗争。苏州警察厅甚至通过发放膏照、土照等方式,每月收取烟捐钱,中饱私囊。在木渎警所附近更是“烟窝赌窟触目皆是”。1907年,苏州当局下令关闭烟馆,提高膏捐,即引起烟馆商人的极度不满。1911年初,烟膏加捐,熟膏一两需增40文,为此膏店营业者纷纷提出反对,罢市两天,加捐之事也就只有不了了之。从苏州禁烟的长远效果看,始终处于禁而不止,禁而不绝的状态 ——摘编自陈晖《苏州市志》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民初苏州禁烟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台所学知识,简析清末民初苏州禁烟效果不佳的原因。
|
23. 难度:中等 | |
周代的礼制规定:(祭祀祖先时)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士甲三鼎或一鼎。到了东周,则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甲三鼎或一鼎。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 A.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B.反应可社会的转折变革 C.折射出了王侯关系的变化 D.折射出社会经济的发展
|
24. 难度:中等 | |
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舒意在强调( ) A. “天人合一”思想 B. “君权神授”思想 C. “天人感应”思想 D. “弃恶从善”思想
|
25. 难度:困难 | |
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种称谓的变化说明了 A.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 农民地位不断降低
|
26. 难度:困难 | |
唐代《水部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中央制定的水利法,其中规定:“著灌溉大渠,有水下地高者,不得当渠造堰,听于上流势高之处,为斗门引取。”“凡浇田,皆仰预知顷亩,依次取用,水遍即令闭塞,务使均善,不得偏并。”这实质上表明唐代 A. 重视上下游水资源的使用 B. 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C. 形成了体系完善的水利网 D. 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
27. 难度:简单 | |
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 A. 特别注意提升人的个人修养 B. 完全否定了人类的自然欲求 C. 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 D. 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
|
28. 难度:简单 | |
中国传统少儿蒙学读物《教儿经》中有如下训诫:“……不会读书把田种,种田也要用番心……无田无地做买卖,开店铺面要寻人……买卖不成仁义在,一团和气福自生……百样手艺百样好,只怕玩耍不认真……”上述引文 A. 体现了陆王心学的道德价值观念 B. 据表达方式判断应属于明清时期 C. 强调了传统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 D. 打破了传统中国对“四民”的划分
|
29. 难度:简单 | |
明朝在出现内阁辅臣的时候,也就出现了票拟权: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然后经过皇帝首肯之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去,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这样 A. 国家大事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 B. 内阁辅臣拥有对国是的部分决策权 C. 宫中太监和内阁辅臣形成制约关系 D. 大大增强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
|
30. 难度:中等 | |
明代松江府棉纺织业发达,所需棉花多赖北方通过运河供给;安徽芜湖的浆染很有名,所用的原料则来自福建。这反映当时 A. 运河沟通南北经济 B. 对外贸易发达 C. 经济区域分工加强 D. 商业城市兴起
|
31. 难度:中等 | |
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材料意在说明 A. 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B. 经济发展改变社会观念 C. 统治集团的腐朽没落 D. 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变革
|
32. 难度:中等 | |
1897年,松永伍作在考察了中国的蚕业后说:“今就广东,上海两口输出者,生丝共计约八十万捆,而其内地消费共计,其详不可知,质之商贾,视之实情,殆三倍于出口者。其国中流以上,多衣绢帛,内地消费之多,可知也”。松永伍作旨在说明 A.清朝闭关锁国导致手工业品的滞销 B.丝绸成为中国富贵之家的主要衣料 C.官营丝织业产品仍占绝对优势地位 D.当时中国国内贸易比对外贸易兴盛
|
33. 难度:困难 | |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中指出:“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 A. 结束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B. 使民主共和的政治现念深入人心 C. 促使传统价值观念丧失正统 D. 推翻了中国两千年封建统治
|
34.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1893~1910年中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表(单位:%)从表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西方列强疯狂掠夺中国原材料 C. 中国的对外贸易逆差越来越大 D. 中国国内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
|
35.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太湖地区东晋至清各代水旱比较表
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测 A. 隋唐政治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 B. 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 C. 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 D. 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