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聚的传统节日。在“家国一体”的古代社会中,中华民族就已形成了重血缘、重亲情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制度源头是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
2. 难度:困难 | |
“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
|
3. 难度:中等 | |
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这两种制度" 的后者指的是( )。 A. 三公九卿制 B. 中外朝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议政王大臣会议
|
4. 难度:中等 | |
《檐曝杂记》中记载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即封人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始密且速矣。”材料说明军机处 A. 便于军机大臣控制实权 B. 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C. 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 D. 行政效率高且保密性强
|
5. 难度:中等 | |
揭贴、口号等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揭贴、口号与事件搭配不符合史实的是 A. 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甲午战争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 C.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五四运动 D. 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
|
6. 难度:简单 | |
在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中山陵80周年纪念日的前后,中山、南京、广州、上海、武汉、北京6个城市同时举办专题图片展。几个同学看到该报后有如下讨论,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之所以在南京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党—中国同盟会 B.之所以在广州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参加了武昌起义 C.之所以在上海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 D.之所以在武汉举办是因为辛亥革命首先在此爆发
|
7. 难度:简单 | |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A. 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 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 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 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
8. 难度:中等 | |
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门前,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 A. 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B. 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制止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投降倾向 D. 鼓舞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
|
9. 难度:简单 | |
电视连续剧《中国兄弟连》以抗日战争时期为历史背景,讲述的是抗战开始后不久,面对日军的血腥屠杀,国共两个连队终于联合起来,共同抗日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中国兄弟连。该电视剧不能说明当时 A. 国共两党军队都在积极抗日 B. 国共两党实现了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D. 民族矛盾激化是国共双方合作的主要因素
|
10. 难度:简单 | |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9年2月,在河北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开始战略反攻,挺进中原地区 C.基本歼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
11. 难度:中等 | |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近代自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后,传教士、教民与普通民众不断发生冲突,史称“教案”。1862年。江西巡抚沈葆桢为教案一事派官员到民间密访。官民对话记录如下: 问:譬如真有兵船来,难道你们真与他打仗么? 答云:目下受从教的欺凌也是死.将来他从教的党羽多了,夺了城池也是死……他不过是炮火利害,我们都拼著死,看他一炮能打死几个人!只要打不完的十个人杀他一个人,也都够了。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十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教案发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教案予以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