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省)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梁启超认为: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之一的周朝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周朝打破了部落政治的举措是

A.实行分封制

B.实行宗法制

C.实行禅让制

D.实行郡县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   )

A. 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    B. 周天子是受封诸侯的天下共主

C. 具有血缘政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    D. 西周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方式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 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 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假使有一位秦朝高官,他每天的工作很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要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是

A. 太尉

B. 丞相

C. 廷尉

D. 御史大夫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

A. 颁布《秦律》,以法治国

B. 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C. 丞相掌握大权

D.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日:‘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指鹿为马

A. 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 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C. 丞相制度实行不合时宜

D. 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

A. 地方行政机构设置

B. 人才选拔权由谁掌握

C. 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

D. 宰相权力的大小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新唐书》记载:“(卢商)早孤,家贫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作为文献史料,此记载可用于佐证唐代科举制(    )

A. 体现九品官人法的原则

B. 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C. 选官偏重人才道德品行

D. 进士科是入仕唯一途径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汉朝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和征辟两种。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

A. 品行、才学

B. 家庭背景

C. 个人声望

D. 考试成绩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 公平竞争

B. 以文治国

C. 分科考试

D. 学而优则仕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程天相说道:中国历史五千多年以来,所有改朝换代、革命成功,或是王朝的建立者,没有一位是状元出身的,甚至于有的还是落第秀才。请问:这是不是一个科举制度的笑话?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 考试内容单调乏味    B. 考生知识局限

C. 选用人才文化素养低    D. 选用人才主要为统治者服务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根据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的记载,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君权至上产生的问题                 B. 中央集权遭到了破坏

C. 君主权力受到了制约                 D. 内阁的权力至高无上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 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 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 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 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唐长安四年,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后,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责之曰:“近日弹事,不咨大夫,礼乎?”肖至忠却答曰:“故事,台中无长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若先白大夫而许弹事,如弹大夫不知白谁也!”李承嘉无言以对。由此可见唐代

A. 监察权独立于行政权之外

B. 监察官员不受长官节制

C. 监察官员有独立奏事传统

D. 监察机构内部分工混乱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黑格尔说,欧洲人只要一提到希腊就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家乡之感。这是因为

A. 古希腊文化遗产保存完好无损

B. 古希腊文化在文艺复兴中得到重生

C. 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

D. 古希腊民主制度是西方代议制之母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讼争案件,它所调解的社会关系……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材料中的法律是指

A. 习惯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自然法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这反映了罗马法

A. 调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维护统治

B. 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

C. 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

D. 主张重罪轻罚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 重视法律程序    B. 缺乏公正性

C. 形式主义浓厚    D. 体现人人平等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曾说:“有一群社会贵族精英,他们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这里说的“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而实现了“换掉了”目的的历史事件是

A. 国王与议会之间爆发内战

B. 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

C. “光荣革命”

D. 承认美利坚民族独立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杨小凯在《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作者所说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指

A. 分权制衡

B. 虚位元首

C. 议会权力至上

D. 责任制内阁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它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可见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显著特点是

A. 内容的继承与创新

B. 方式的和平与渐进

C. 君权的保留与限制

D. 地位的首创与示范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他们不能进行贸易,没有统一的货币,无法制定外交政策,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上述材料描述美国的情况最可能出现在

A. 1781年的美国

B. 1789年的美国

C. 1891年的美国

D. 1933年的美国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麦迪逊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从严格意义上讲既不是国家宪法,也不是联邦宪法,而是二者的结合”。这种认识主要基于该宪法

A. 协调了国家政府和州政府间的权力分配

B. 构建了三权分立的中央政府

C. 调和了大州与小州关于国会席位的矛盾

D. 达成了南方黑奴计算人口总数的方案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出现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普法战争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漫画家为这一历史过程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从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经历了80多年,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其主要原因是

A.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温和

B. 法国社会缺乏民主共和的思想基础

C. 法国缺乏民主共和的群众基础

D. 小农经济长期存在使法国具有长期君主制的传统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德国威廉二世是同时代的皇帝。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在德国,威廉二世被称为骑士皇帝,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维多利亚女王和威廉二世都统而不治

B.英国是世界强国,不需要国王做什么;刚统一的德国则需要皇帝统领国家大事

C.两国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德国皇帝拥有实权,英王统而不治

D.两人都可以解散议会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指的是

A. 甲午中日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抗日战争

D. 鸦片战争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某时期后,涉及外国人的诉讼案件清政府基本不再受理,转由涉案人所在国驻华领事进行裁决。这一“时期”是

A. 19世纪40年代    B. 19世纪80年代    C. 19世纪90年代    D. 20世纪初期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太平天国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建立了圣库。据此分析它对商业的态度是

A. 重农抑商

B. 取消商品贸易

C. 工商皆本

D. 反对投机倒把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李鸿章多次提及,“己付各国公论”,英、俄等国“必有办法”;“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据此分析,李鸿章寄希望于列强调停的原因是

A. 中国综合国力比日本差

B. 日本的侵略活动破坏了世界和平

C. 清政府对西方列强长期实行友好政策

D. 日本的侵略会危及西方列强的在华利益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内容是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 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D. 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著名学者张鸣在《辛亥:摇晃的中国》中指出:“武昌起义一举大获成功,很大的一个因素,是革命党人意外地撞上了一个有钱有枪的宝库,喊了一嗓子芝麻开门,门就真的开了”。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革命党人发挥了革命的首创精神

B. 辛亥革命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

C. 武昌起义的成功具有一定偶然性

D. 武汉地区的革命力量相对强大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功绩,表述正确的是

A.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新的奋斗方向

B.确定了近期的革命目标是统一中国

C.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D.确立了与国民党开展合作的方针政策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远征红军智勇全.遵义选帅毛委员.冲破教条与分裂.拨开迷雾见青天.比诗中“遵义选帅毛委员指的是

A. 选举毛泽东作为工农红军的总政委

B. 选举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书记

C. 肯定毛泽东进攻贵州的正确主张

D. 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 百团大战

B. 平型关战役

C. 太原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详细信息
37. 难度:困难

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区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地,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民主的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

A. ①②④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我国每次村委会的换届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派的人走上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这一事实说明

A.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是有法律和物质保证的

B. 村民通过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强化了民主素质

C. 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D. 我国基层政权建设和民主建设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的历史性突破是达成九二共识,其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是

A. 实现海峡两岸三通      B.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台湾改变现有社会制度      D. 台湾肃清台独势力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A. 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 “九二共识”的达成

C. “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 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民国时期的“总统府”,现已被建设成中国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这是我国目前最高级别、保存最完好的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

材料二有学者说,从历史价值和政治价值上来讲,“总统府”要超过北京的故宫。故宫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整、建设最辉煌的皇家宫殿,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故宫只是明清封建王朝的标志,而“总统府”则象征着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终结。从这个角度来讲,“总统府”的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都不逊于故宫,而且“总统府”以前还曾经是清代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的天宫遗址,这种汇集交融的历史价值也是故宫所不具备的。在此设立博物馆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和宣传这些价值。

材料三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它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请回答:

(1)近代史上,太平天国政权、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在这里颁布过哪两部体现历史发展方向的著名文献?

(2)列举近代史上在这里所发生过的反对或摧毁封建统治的三件重大历史事件。

(3)为什么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彻底完成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4)结合材料3,请回答:(答案直接从文中的语句中摘录)

①文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

②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

③文中属干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