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1961年董必武在《忆王尽美同志》一诗中写道:“四十年前会上海,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四十年前会上海”的“会”是指(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
2. 难度:困难 | |
下图《同去,砍人去》漫画,反映了发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 “五四”运动遭镇压 B. 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 C. 国民党“一大”召开 D. 国民大革命失败
|
3. 难度:简单 | |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力量变化的趋势,其中与第二个高峰的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 A. 北伐战争的推动 B. 南昌起义的爆发 C.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4. 难度:中等 | |
英国《每日先驱报》曾对1937年的某军事行动作如下评价:“那是一种山地上的运动战,但它展开了中国抗战的新局面,防守的军队在这里第一次采用主动的战术,用积极的进攻的行动回答日军。”这一军事行动应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伏击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
5. 难度:中等 | |
“素帆百万飞如箭,乘风顷刻敌前现。碧水静无波,疏星夜转多。弹飞如急雨,难阻雄师路。天险说长江,功成夜未央。”这首词描写的应该是( ) A. 平津战役 B. 辽沈战役 C. 渡江战役 D. 淮海战役
|
6. 难度:中等 | |
据董必武口述,斯诺在《老赤卫队员》中写道:“我参加了一九二一年七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代表会议。每一个代表省派两名代表……湖南派何叔衡和毛泽东……共产国际派两名代表参加这次会议,一是荷兰人,我们中国话称他为马林……”代表们参加的这次会议的主题是( ) A. 成立中国共产党 B. 开展土地革命 C. 纠正“左”倾错误 D. 商议同国民党合作
|
7. 难度:中等 | |
方寸邮票见证历史。下图所示的邮票发行于 A. 辛亥革命时期 B. 国民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
8. 难度:中等 | |
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 ) A. 进行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 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 C. 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D. 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 A.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 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 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D. 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革命任务
|
10. 难度:简单 | |
“打倒列强,除军阀!”这一革命口号出现于 ( )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国民革命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
11. 难度:中等 | |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下列事件属于其实践的是( ) 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②打土豪,分田地 ③秋收起义 ④反“围剿”战争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
12. 难度:中等 | |
“土豪”是今年的网络流行语。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过“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下列关于土地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 B. 出现在农村革命根据地 C. 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D. 使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生活上有了保障
|
13. 难度:中等 | |
“……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此歌词反映了( ) A. 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 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长征的胜利 C. 八路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D. 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西北地区的进攻
|
14. 难度:中等 | |
1936年12月13日早晨,南京报童沿街叫卖:特大新闻,张杨发动兵变,蒋总司令遇险。这个”特大新闻“是指 A. 华北事变 B. 九一八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
15. 难度:中等 | |
据史料记载:八年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等对敌作战十二万五千余次。国民党军队击毙日军80余万……1943年中国远征军还进行了入缅作战。从材料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B.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国民党军队一直消极抗日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是重要力量
|
16. 难度:中等 | |
毛泽东在1938年写下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八个月中,国共两方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就在执行他们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下列选项与这段材料无关的是( ) ①肯定全民族抗战功绩以鼓舞全国士气 ②国民政府组织了多次会战 ③是对百团大战的赞扬 ④认为抗战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
17. 难度:中等 | |||||||||||||
抗战胜利后,上海沪江大学对学生进行了关于中国内战的相关调查:
这说明当时( ) A. 学生对和平与战争的走向分歧很大 B. 和平是当时国共两党的共同愿望 C. 国统区民众对国民政府不抱幻想 D. 国共内战是违背民意的非正义战争
|
18. 难度:简单 | |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下列有关探索的史实正确的是( ) A. 大革命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 八七会议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C. 秋收起义后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井冈山道路 D. 中共七大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
19. 难度:简单 | |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资料,从下图该期《人民日报》中我们能够获得的准确信息是( ) A. 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转入战略反攻 B. 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 C. 三大战役即将胜利 D. 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新中国即将建立
|
20.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九三○年一月五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数次的斗争。 一九三○年四月二日,李立三同志在《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的文章中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兵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六月,党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立三路线”。这次“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虽然只有三个多月,但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 请回答: (1)对比指出材料一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分析两种革命道路的历史地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阐述经过这两次反复,中国民主革命是如何转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