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发展的形势下,中国的外交任务是 ①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 ②专注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③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
2. 难度:中等 | |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多次出现波折,但双方经过努力,再次争执后又会出现峰回路转、风和日丽的局面,使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导致这种现象出现主要原因是 A. 中美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 B. 中美矛盾已经彻底解决 C. 中美虽有分歧但无根本利益冲突 D.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正逐渐消失
|
3. 难度:中等 | |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苏联国家和中国合力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 体现了多国结盟的特点 B. 是新世纪冷战思维的产物 C. 主要目的是应付地区反恐 D. 是全面合作的新型国际组织
|
4. 难度:中等 | |
对中俄关系,有专家指出:由于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相互心理要求和预期更为适度,这种关系的稳定也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是有根本不同的。这里的“根本不同”是指 A. 中俄关系是最重要的对外关系 B. 两国关系的发展出现了曲折 C. 当今两国是伙伴关系而非盟国 D. 两国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
|
5. 难度:中等 | |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世界的看法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 认清了当今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认清了制约战争力量有了很大发展 B.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C. 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成败中得出的及教训 D. 从一些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中得出的教训
|
6. 难度:中等 | |
新时期的外交思想与建国初期的外交思想内在上的一致性是 ①继续反对霸权主义 ②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合作 ③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 ④外交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7. 难度:中等 | |
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了 A. 中国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 中国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C. 中国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 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被打破
|
8. 难度:简单 | ||||||||||||||||
阅读“1972﹣1985年中美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两国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顺差 B. 改革开放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 C. 经贸发展得益于中美正式建交 D. 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了经贸往来
|
9. 难度:简单 | |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A. 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 中美两国仍然相互敌视 C. 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 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
10. 难度:中等 |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注重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最主要是为了: A. 维护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B. 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C. 推动国际经济合作 D. 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
11. 难度:困难 | |
“20世纪60年代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大批非洲国家独立,而且加入了联合国,他们和中国互相支持。”下列历史事件能够体现这一状况的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C. 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
12. 难度:中等 | |
1973年,毛泽东在与基辛格的谈话中说:“过去中美两国是仇人,现在是朋友。而苏联对欧亚两洲的威胁现在不仅存在,并且还在增长。今天我们应当搞一条横线,从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到土耳其和欧洲,这样‘可以共同对付一个混蛋’。”这说明了 A. 美国仍坚持意识形态外交 B. 中国采取联美制苏的策略 C. 美国的霸权地位走向衰落 D. 美苏争霸苏联处于优势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③④
|
14. 难度:中等 | |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人物是周恩来。左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即:中国来了)。”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主要是因为 A.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B.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5. 难度:简单 | |
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 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 ②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 ③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④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16. 难度:中等 | |
20 世纪70 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 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日建交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 顺利收回香港、澳门的主权
|
17. 难度:中等 |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历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于这一时期我国外交领域的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①反对霸主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这一时期外交政策的目标 ②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③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④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18. 难度:中等 | |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坦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成功开创了 A. 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B. 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C. 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 D.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19. 难度:中等 | |
2016年9月4日夜晚,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震撼盛放。在最自然的美景与全息高科技的辉映中,在东西方文化的完美交融里,这台“既有国际范儿,又有中国风,更有杭州味道”的水上交响乐实景演出,美妙绝伦,摄人心魄。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里,中华文化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B. 文艺演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和艺术的最高水平 C. 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同民族的文化能够相互融合 D. 中国借助文化活动向世界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0. 难度:简单 | |
1972年2月,敌视中国的佐藤首相在观看某一电视实况转播时,称自己仿佛在做一场噩梦,并不加掩饰地说:“他(美国总统)自己不是说了吗?这是本世纪的伟大事业。他自己说了别人还说什么!”随后,他歪着嘴一声不吭地离去了。佐藤首相的这一反应是针对 A. 尼克松访华 B.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的发表 C. 中美建交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2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环境,所以,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回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材料四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 (4)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试从日、中两方面阐释周恩来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
|
2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广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美国政府坚持了20多年的孤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也逐渐破产。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在历届联合国大会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二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又一次建交高潮。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的对华政策。概括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大事件。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外交关系有什么影响?
|
23. 难度:中等 | |
1949年伴随新中国成立,中国逐步登上世界历史舞台,展现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形象,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担负了大国的责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会议。会议期间,美国派特务到万隆活动,企图操纵会议。与会国之间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产生了矛盾和分歧,对中国抱有敌意……周恩来表现出了杰出的外交智慧,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1)材料一中,针对与会国之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 材料二《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重申了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再次强调,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 (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典型事件;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及成就: (一)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二)倡导召开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首脑的历史性首次会晤; (三)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 (四)倡导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及外交政策调整的具体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