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秦汉开始,县有等第之分,当时以该县户口多寡来划分。唐代开始,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清代则将“冲繁疲难”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曰难)。从县的等第划分演变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 中央管理地方的程度逐渐加强 B. 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 C. 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D. 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
|
2. 难度:困难 | |
清代农村家族经济在遗产继承中既存在保障嫡长子权益的“抽长制”,又有照顾丧失劳动力者的“膳田”、“守寡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说明 A. 遗产维承一家族和谐关系为出发点 B. 社会保障机制在清代已经发展完善 C. 宗法制度在清代农村占据主导地位 D. 家族经济在代代继承下逐步被分割
|
3. 难度:困难 | |
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其《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中指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我认为那就是: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什么没了?五胡。什么有了?南北。”这说明 A. 汉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单向融合导致五胡的消失 B. 南北分野对中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C. 国家分裂严重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 D. 民族融合是导致民族消失的根源
|
4. 难度:困难 | |
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是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A. 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 B. 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C. 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D. 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
|
5. 难度:简单 | |
李瑞兰在《中国社会通史》中提到:“战国时期等级关系与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层变化。社会等级是流动的,个人有可能凭才力改变贫贱的地位,贵族取决于出身而一成不变的状况已成为历史,上层社会对下层人士开放……集权政府的社会基础因而更加扩大。这样,社会较前代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该材料反映出 A.社会等级的流动根源于阶级结构的变化 B.分封制的崩溃是战国时期社会等级流动的根本原因 C.选官制度的变化是社会等级流动的重要因素 D.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
6. 难度:简单 | |
战国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如“官吏二千石者,(月各)百二十斛”。这反映出 A. 农业发展迅猛 B. 分封制度崩溃 C. 郡县制度形成 D. 官吏待遇下降
|
7. 难度:困难 | |
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入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 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 B. 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C. 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D. 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
|
8. 难度:中等 | |
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 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C. 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D. 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
9. 难度:困难 | |
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文字的频繁使用 B. 书写材料的不同 C. 各国变法的实施 D. “书同文”的推行
|
10. 难度:简单 | |
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A. 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B. 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C. 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D. 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
|
11. 难度:困难 | |
汉初,丞相照例都要由具有列侯爵位的贵族担任。到汉武帝时期,公孙弘以无爵之身拜相,并被授予侯爵,开创了以丞相封候的先例。这种变化反映了 A.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B. 汉初实行的分封制难以为继 C. 官僚制取代贵族制的趋势较明显 D.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激化
|
12. 难度:中等 | |
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 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B.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 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 D. 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
13. 难度:中等 | |
“画家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自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悲凉。”该画家所属的流派是 A.现代主义 B.印象派 C.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
|
14. 难度:中等 | |
拜伦、普希金、贝多芬都被称为浪漫主义者,主要是因为他们 A. 具有前人所无法比拟的艺术成就 B. 热衷于社会事务和社会改造 C. 歌颂人的欲望和自然人性 D. 强调个性的、想象的和情感的
|
15. 难度:中等 | |
鸦片战争前,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得出结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理由很简单:英国路途遥远,补给困难,怎有实力冒犯天朝?何况中英贸易近两百年,茶叶生丝等贸易利益重大,断不可能为了一些鸦片走私商人而大动干戈。这从本质上说明林则徐( ) A. 没有认识到英国的根本需求 B. 主张向西方学习 C. 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D. 认识到英国侵略中国是偶然的
|
16. 难度:困难 | |
顾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架战舰之纵横无敌,为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煤铁之充足,商贾之转输负贩及于近远,为足见其富,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这说明王韬主张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学习制度,改革强国 C. 武装暴力,革命救国 D. 实业救国,商战富国
|
17. 难度:中等 | |
冯桂芬说:“以中国之纲常伦理,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同时代的郭篙焘认为,“泰西富强,具有本末,所置一切机器,恃以利国致远,则末中之末也”。这些思想 A. 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 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C. 反映了“中体西用”的主张 D. 具有强烈的维护旧体制意图
|
18. 难度:中等 | |
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 A. 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 B. 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C. 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D. 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
|
19. 难度:困难 | |
梁启超在给严复的信中自述:“实则启超生平最恶人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谓彼之所长,皆我所有。此实吾国虚骄之结习,初不欲蹈之,然在报中为中等人说法,又往往自不免。”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 ①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 ②为宣传新思想而采取的策略 ③西政与古事本质上一致 ④国人对西方缺乏深入了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20. 难度:简单 | |
“近代化”是研究中国历史经常见到的词语。百度词条对此解释: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有 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 ② B. ①②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
21. 难度:中等 | |
康有为治学,不拘泥于“书法义例之小节”,而是讲求“微言大义”,“即何休(东汉时期的儒家学者)所谓非常异义可怪之论”。这反映出 A. 维新变法的理论准备不充分 B. 康有为的学术研究较为严谨 C. 学术服务于现实社会的倾向 D. 康有为的思想让人难以理解
|
22. 难度:中等 | |
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这种学说曾经风靡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因为它 A. 与近代中国的时代精神较为契合 B. 科学地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C. 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指明了道路 D. 准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23. 难度:简单 | |
费正清在《传统与现代》中说“中国的政治生活一旦失去了天子的存在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崩溃,因为此时的国家首脑已经得不到传统礼教对至高权威持有者的了”。费正清这句话旨在说明( ) A.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秩序重构的艰难曲折性 B.维新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幽禁的历史命运 C.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它所取的思想解放作用 D.历史传统决定了中国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
24. 难度:简单 | |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25. 难度:中等 | |
英国学者巴雷特认为“因特网预示着巨大挑战,同时也预示着无限的机会。它给我们理想‘部族’带来了挑战,但也许能够帮助改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法律、管理和文化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并部分地利用这个工具。”下列对材料解读符合作者意图的是 A. 因特网对每个国家是利弊参半 B. 因特网有利于推动全球化进程 C. 因特网的发展会突破法律限制 D. 因特网的发展不应受制于政府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自古……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材料四: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者(军机大臣)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材料一中秦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指什么? (2)结合史实,说明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在选官制度上的体现?带来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二、三分析,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的看法上有何不同?概括其主要做法? (4)综合材料二、三、四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
|
27.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胡适在五四之后,就呼吁“死心塌地”学习西方,不要怕“模仿”,也不必担心“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要敢于承认我们文化的落后,正视我们“百事不如人”。主张“全盘的西化,一心一意的走世界化的路”。1930年又提出:“无论什么文化,凡可以使我们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都可以充分采用、充分吸收。”1933年,他说:中国文化的出路“不完全是师法国外的问题……我们可以充分采用世界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一步一步地自觉改革。”……有人说“胡适是主张自己向着西化的怀抱猛扑,让中国固有的文化自然而然地从西化怀里找回到中国本位。”这是一种“矫枉必须过正”的宣传手法,也是他最崇拜的梁启超惯用的宣传方式。 ——摘编自王东等《关于“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的讨论》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早期,以福泽谕吉为首的启蒙学者,将西方现代国家为参照系,对日本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批利,他们很少提及日本人的优点,而是偏重于自我批判。在席卷日本人的文明开化浪湖中,确实出现了盲目崇拜欧美人,完全否定自已的民族虚无主义,首担任外务省的井上馨甚至主张:“化我帝国和人民,恰如欧洲郑国、恰如欧洲人民”的全盘西化的主张。 后来,欧化主义一度使日本人迷失了自我,引起了人民反感。先进的日本学者主张国粹主义,致力于克服前段自我认识的偏差,重折挖掘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优点,尝试全面地对日本人加以评价。但他们并不是顽固的倒退到复古主义,并不反对学习西方,立足于扬长补短,在挖握日本人的优点时,也毫不留情的揭露日本人的弱点。 ——摘编自杨宁一《了解日本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适和日本学者对待西方文化态度变化的共同之处,并简要分析胡适态度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
28.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政府的上谕 材料一 1898年9月,清政府处决“六君子”后发布上谕:“康有为首倡邪说,而霄小之徒,群相附和,乘变法之际,隐行其乱法之谋。又闻该乱党私立保国会,言保中国不保大清,其悖逆情形,实堪发指。 材料二 1901年1月,慈禧、光绪避难西安发布《变法上谕》:“著军机处大臣等,参酌中西政要,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各举所知,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再斟酌尽善,切实施行”。 材料三 1906年9月,清廷发布《宣示预备立宪谕》:“各国之所以富强者,实由于实行宪法。惟有仿行宪政,大权统于进行,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著内外臣工,婴议立宪实行期展,再行宜布天下” ——根据《清实录·德宗实录》等 解读材料,围绕“清政府与西学”提炼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符合题目要求,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
29. 难度:中等 |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改土归流是中国明清两朝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以下为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相关材料。 材料一“土司虽依例输粮,其实占据私享者不止十数倍,而且毒派夷人,肆顽梗故。欲靖地方,须先安苗猓(对少数民族的泛称);欲安苗猓,须先制土司;欲制土司,须先令贫弱。臣方思设法鼓舞,济以威严,俾各土司自报田亩按则升增”。 材料二“土司改土归流原属正务,但有应改者,有不应改者;有可改可不改者,有必不可改者;必不可不改者;有必应改者而不得不缓改者,有可不改而不得已竟改者。审时度势,顺情得理”。“改归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自投为上策,勒令投献为下策”。 ——以上两则材料来自(清)鄂尔泰《改土归流疏》 材料三为更好地进行改土归流,清政府在西南区调整疆界,归并事权;清查土地,清理财粮;选拔官吏,推进改土归流;建城池,设学校;同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土民所受的剥削稍有减轻。 (1)根据材料,分析清代改土归流的特点。 (2)根据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土归流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