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联考考前热身训练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永乐年间,内阁只是一个特命人值的朝臣辅佐皇帝办理机务的处所,六部等部院的政事都直接呈送皇帝。但到宣德年间,明宣宗让阁臣兼任六部尚书并“票拟”皇帝谕旨,经由皇帝“批红”后再经内阁下达部院。材料表明宣德年间

A. 内阁成为法定的行政机构

B. 君主权力受到内阁的制约

C. 六部权力较明初大为下降

D. 六部不再直接听命于皇帝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从1692年起,英国下院多次提出《任职法案》,力图将那些由国王任命并接受俸禄的官员排挤出下院,但结果几乎都是被听命于国王的上院所否决。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B. 国王完全控制了议会

C. 上院在议会有决定作用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当代著名史学家秦晖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无论作为民变还是作为西化,它都显得十分另类。”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A. 仍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

B. 旨在化解外来的民族危机

C. 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 是近代文明转型初期的产物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据中国网刊载:1973年,毛泽东委托民主人士章士钊前往香港与台湾人士接触,商谈国共两党再度合作事宜;1975年,年迈的蒋介石思乡心切,委托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密约毛泽东访问台湾。这些做法:

A. 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

B. 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C. 宣告了和平统一方针的确立

D. 彰显了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图是1985年山西省朔县出土的汉代彩绘铜雁鱼灯。采用传统的禽鸟衔鱼的艺术造型。此釭灯由雁衔鱼、雁体、灯盘和灯罩四部分分铸组合而成。灯盘、灯罩可转动开合以调整挡风和光照,鱼身、雁颈和雁体中空相通,可纳烟尘。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反映了汉代的青铜铸造开始繁荣

B. 造型艺术体现了古代的环保意识

C. 可以窥见普通百姓日常社会生活的一面

D. 说明当时山西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西方文明简史》中指出:“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上述材料表明

A. 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

B. 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C. 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 轮船、飞机等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沪北西人饮食竹枝词》记载:筵排五味架边齐,请客今朝用火鸡。啤酒百壶斟不厌,鳞鳞五色泛玻璃。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的传统饮食被西餐所取代

B. 西餐成为中国人款待贵宾的一种时尚

C. 西餐已逐步进入普通百姓之家

D. 西餐在城市社交活动中逐渐流行开来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表是1914——1921年中国面粉业工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

厂数(家)

日生产面粉数(包)

1914

63

52750

1918

99

123330

1919

104

137810

1921

131

215370

 

 

A. 民族工业的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

B.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经济发展较快

C. 民族面粉工业在一战后发展停滞

D. 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轻工业的发展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他们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他们非常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他们追求“人”的本能发挥,追求真善美的动力。材料中的“他们”

A. 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    B. 力图推翻罗马天主教会统治

C. 以“人性”反对“神性”    D. 描绘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据《爱日斋丛抄》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这说明

A. 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

B. 活字印刷的书籍逐渐得到了推广

C. 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

D. 雕版印刷术的进步促进文化发展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明末的小说几乎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描写的对象,尤其是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工匠世人、贫苦农桑、棋手侠盗也成为小说的主角。明末小说的这一特征

A. 反映了市民文学的蓬勃发展

B. 表明小说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

C. 是小农经济发展的现实反映

D. 说明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他用精妙的实验证明了物体下落的速度取决于其距离地面的高度,而不是质量。很多仍然笃信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家曾经大肆嘲笑他的观点,但是他的实验让他们更好的理解了地球的重力。”材料中“他”的研究成果

A. 引导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B. 解决了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的新问题

C. 受到了文艺复兴的影响

D. 是构建现代物理学基础的重要理论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为首,然其实施政策,以为中国积数千年之习惯,其民智未开,骤予以权,固自不易。……盖独有所见,非徒感今上之恩而已。”这里的“先生”是

A. 林则徐

B. 康有为

C. 孙中山

D. 陈独秀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924年11月,孙中山以大元帅身份公布了《工会条例》。下列是条例中的某些条款,这些规定

A. 体现了三民主义的新发展

B. 表明其政治立场发生根本改变

C.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D. 背离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向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913年6月的一期《大公报》专门刊登了一篇题为《粤女学生之怪装》的文章,称她们“穿着猩红袜裤,脚高不掩胫,后拖尾辫,招摇过市”。为此广东教育司专门发出布告,下令整顿,称“近来一种女子佻挞长袜猩红,裤不掩胫,此在无知识者为之尚不足责,不谓人格尊贵之女学生身佩襟章亦有尤而效之者,殊非自重之道。”由此表明当时:

A. 学校教育尚未开启近代化

B. 新旧文化交融中激烈碰撞

C. 崇洋风气已成为社会主流

D. 新文化运动促进女性解放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学者郑水年说:“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使改革领导者尤其是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重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的崩溃归之于西方的努力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鉴于此,邓小平

A. 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 决定把改革的重心转向国有企业

C. 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

D. 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20世纪初,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日趋衰落

现代文学呈现多元化特征

B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

世界多极化格局出现

C

《物种起源》一发表,达尔文就遭到来自宗教界的猛烈批评

生物进化论冲击了封建神学

D

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

中国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领先世界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8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此次教育改革

A. 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B. 顺应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要求

C. 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D. 形成了比较完整国民教育体系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该稳定》的读者来信。信中陈述了对农村分田到组或到户的不满,号召纠正错误做法,稳定“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制度。不久安徽的肥西县委,还专门发文要求停止包产到户。这表明

A. 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并非一帆风顺

B. 安徽的农村所有制形式开始发生转变

C. 包产到户违背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后效果不佳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许多知识分子将它视为对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它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它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下列作品与材料所述风格吻合的是

A. 《巴黎圣母院》

B. 《安娜·卡列尼娜》

C. 《百年孤独》

D. 《母亲》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