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毛泽东提出在外交上“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意在要团结这些国家对抗苏联。毛泽东提出这一设想的时间是

A. 20世纪40年代末期

B. 20世纪50年代末期

C. 20世纪70年代初期

D. 20世纪80年代初期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改善中美关系是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这主要是因为两国

A. 都希望解决台湾问题

B. 都面临苏联的威胁

C. 都要求世界和平

D. 都符合各自的国家利益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949年、1956年、1972年分别形成了三次建交高潮。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是

A. 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

B. 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联合公报》

C. 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 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中日关系改善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A. 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 中美两国仍然相互敌视

C. 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 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在1972年2月27日发表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重申了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以下理解有误的是

A. 美国在中美关系友好化中持积极态度

B. 一国两制的方针成功推动中美关系解冻

C. 美国并未放弃对亚太地区的控制

D. 尼克松总统的访华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写到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下列外交事件中,明显地体现了毛泽东上述外交思想的是(    )

A.建国初实行一边倒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支持联合国的工作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1977年,中国加入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有21个,到1989年增加到37个,到1997年增加到52个;1977年,中国参加的非政府国际组织71个,到1989年,增加到677个。到1997年,增加到1163个。由此说明,此时期我国的外交战略是

A. 独立自主

B. 冷静观察,沉着应对

C.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D. 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拓展总体外交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说过,“中国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绝不允许别人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中国”,“中国不打美国牌,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从中反映出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A. 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

B. 反对美苏霸权,实行改革开放

C. 维护国家利益,坚持真正的不结盟

D. 坚持独立自主,妥善处理大国关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图是1972~2010年中美关系变化趋势图,指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1972年,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B. 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一帆风顺

C. 70年代以来,中美合作是主流

D. 世纪之交,中美关系陷入绝境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著名外交家乔冠华曾总结说,中国外交是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反两霸,70年代一条线,80年代后全方位。其中“全方位”的含义是

A. 全面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关系    B. 奉行不结盟的多边外交

C. 联合美国抗衡苏联扩张    D. 发展南南合作,反对大国霸权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到2006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

A.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C. 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D.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对中俄关系,有专家指出:由于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相互心理要求和预期更为适度,这种关系的稳定也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是有根本不同的。这里的根本不同是指(   )

A.中美关系比中俄关系更为重要

B.两国关系的发展出现了曲折

C.当今两国是伙伴关系而非盟国

D.不再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国家的对外事务既是一国的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结合回顾新中国外交走过的风雨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对《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时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海盗。”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引自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三: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引自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有何变化?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政府对美国、日本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提出的相同条件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09年,我国领导人频繁出访,全面阐述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民主、公正、进步和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充分展示。同时,中国多边外交的形式更加灵活,层次更加丰富,风格更加成熟务实,为维护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构建平等和谐的国际关系做出了新的努力和探索。

(1)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为建设和谐的国际关系在外交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2)20世纪末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为促进亚洲地区的和平与发展采取的重大举措有哪些?

(3)要实现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和谐世界”的主张,根据你的理解中国在外交上应该着重处理好与哪些国家的关系?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