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7-2018届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中国传统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中写道:“周武王。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下列有利于周统治“最长久”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禅让制

D. 皇帝制度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究成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这一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应为

A. 公元前2世纪初

B. 公元前2世纪末

D.公元前3世纪末

C. 公元前3世纪初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这两项史实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A. 皇权受到制约

B. 君主专制强化

C. 世袭制度消亡

D. 地方权力削弱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在某古代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甲戌,命江浙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该史书有可能是

A. 《汉书》    B. 《旧唐书》

C. 《宋史》    D. 《元史》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为鼓励人们观剧,雅典人在城市附近修建了许多露天剧场,符合现代声学和光学原理,所以场地虽大,但是坐在剧场不同地方的观众都能清楚地看到演员的表演。鼓励观剧的根本目的是

A. 让公民接受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

B. 让公民接受声学和光学科技教育

C. 扩大雅典文化艺术在世界的影响

D. 鼓励欣赏公共文化,培养公民意识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罗马法体系最终建立的标志是

A. 习惯法的形成

B.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 公民法的确立

D. 《民法大全》的颁布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美国国会通过的宪法第14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这肯定了

A. 联邦法律的多样性

B. 联邦法律的灵活性

C. 法律的公正性

D. 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詹姆斯·罗伯特认为:“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别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787年宪法

A. 以三权分立原则分割政府权力

B. 确立了国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C. 规定总统无权否决国会的议案

D. 设立最高法院维护总统权威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789-1875年间法国出现过君主立宪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民主共和制等不同政体。这反映了

A. 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B. 启蒙思想日益深入

C. 民主进程艰难曲折

D. 政治体制不断完善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但这一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这段话中的战争是指(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将香港一岛给于英国。”该不平等条约是

A. 《天津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特点是

A. 都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主要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C. 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D. 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其中内乱毁梦是指

A. 北伐失败

B. 清军镇压

C. 英法军队进攻

D. 天京事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把这样的灾难描绘成革命救国的悲壮乐章,简直匪夷所思!”该学者的观点

A. 揭露了八国联军的侵略性

B. 抹杀了义和团运动的愚昧性

C. 强调了清朝政府的反动性

D. 忽略了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性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2017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6周年。要举行纪念辛亥革命活动,最好的举办地点是

A. 北京和天津

B. 武汉和南京

C. 上海和广州

D. 延安和遵义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是少年瞿秋白对一场革命之后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这场革命是

A. 辛亥革命

B. 国民革命

C. 土地革命

D. 新民主主义革命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

A. 五四运动时期

B. 国民革命时期

C. 七七事变

D. 西安事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五四运动以后,新的宇宙观、人生观一齐涌来,新的一代改革者科学地认识和阐明了下层群众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这里的“下层群众”主要是指

A. 农民阶级    B. 工人阶级    C. 知识分子    D. 资产阶级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巴黎公社”的建立与民族矛盾的激化有关

B. “巴黎公社”的建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

D. 材料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列是某同学在网上搜到的一个历史事件的关键词“四月提纲”“攻打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这个历史事件应该是

A.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B. 巴黎公社革命

C. 二月革命

D. 十月革命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的这首诗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秋收起义

B. 红军长征

C. 平津战役

D. 解放南京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 五四起风雷遵义定决策卢沟燃烽火挺进大别山

B. 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

C. 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挺进大别山

D. 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某组织规定,参加它的国家会议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该国际组织最有可能是

A. 联合国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不结盟运动

D. 欧洲共同体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法德两国一笑泯恩仇。法德和解有利于(   )

A. “冷战的缓和    B. 欧洲一体化进程

C. 北约的成立    D. 华约的解体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

C. 华约的成立

D. 朝鲜战争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别人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 “一边倒”政策

B. 不结盟政策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多边外交政策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拉尔夫·达伦道夫认为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相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 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 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C. 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D. 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二、判断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国共合作破裂。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指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

 

三、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连线题

(1)君主立宪制————————————————————A德国

(2)半专制君主立宪制————————————————B英国

(3)总统任期四年————————————————————C法国

(4)总统任期七年————————————————————D美国

(5)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A万隆会议

(6)提出求同存异方针————————————————————B七届二中全会

(7)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C遵义会议

(8)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D八七会议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中国的对外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二(二战)战争开始后,罗斯福…….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派史迪威将军赴华等。罗斯福认定,在目前为战争作的努力中,中国是不会一下子变得更重要的,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想得到满足。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元的贷款援助。……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远东政策差不多都是由罗斯福一个人操办的,虽然支持腐败的蒋政权,但……他的这种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

材料三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1)根据材料,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原因的观点。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期间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哪些援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要提出“救援中国”?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的重要事件。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