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null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西周实施分封时,周王会将原周部落的部分贵族组成一套“职能班子”授予各诸侯,让他们跟随诸侯到封国担任官职。这一做法

A. 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B. 推广了先进的政治制度

C. 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

D. 打破了地方的血缘政治

 

二、单选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秦朝正式开启了中国千余年的封建王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个里程碑。但马克思却形象地比喻其为:“好像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马克思这番话旨在强调

A. 先秦分封制催生了中央集权

B. 秦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

C. 秦官僚政治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D. 秦表面的统一掩盖不了“分散”的现实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有学者统计,西汉一代共任用宰相五十六人,其中布农出身者有三十三人,占59%,功臣世家富豪出身者十五人,占26.7%;外戚出身的七人,占12.5%;宗族出身的一人,占1.8%。这说明

A. 汉代打破了世卿世禄制    B. 选官用人关系到朝代兴亡

C. 察举制推动了社会进步    D. 布衣出身更适合国家治理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唐初三省制下本无“中书门下”一职,“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才在置政事堂后设立中书门下一职。由此可知,“中书门下”的出现

A. 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专制

B. 奠定了唐代多相制基础

C. 破坏了三省决策的机制

D. 调和了中枢机构的矛盾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按旧例,明代内阁除密奏君主的文书外,“凡有行移各衙门,皆用翰林院印”。这说明明代内阁

A. 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

B. 阁臣权力有限

C. 提升了政府办事效率

D. 深受皇权控制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乾降帝即位后,历时10年,组织编撰出了我国封建时代一部空前绝后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这对于保存中国的古代文化典籍,传播古代学术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编撰过程中,被销毁的图书约有三千种,几乎与《四库全书》收书量相当。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推动了文化中心的转移    B. 使科举制走向僵化束缚士人思想

C. 保存国粹弘扬传统文化    D. 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一般希腊城邦都禁止不婚。斯巴达还进一步惩罚晚婚。结婚不是公民私人事务,它是公民为城邦生育下一代公民的责任。个人的财产永远受城邦的支配,公民的教育、生活方式,甚至服饰、饮酒、娱乐等,都受城邦的控制。一切都按城邦的需要来安排,为了城邦,个人要作出无条件的牺牲。由此可见,在古希腊

A. 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

B. 城邦意识对社会全方位的渗透

C. 每个人都有着平等的社会地位

D. 规范公民行为以维护社会稳定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在放逐投票时,一个公民主张放逐政治家阿里斯提德。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反映了

A.雅典公民的理性精神

B.陶片放逐法的公正性

C.雅典公民的自由意志

D.陶片放逐法并不实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据记载“伯利克里(或说厄菲阿尔特Ephialtes)颁布了出庭陪审者履行义务的津贴。在进入法院大厦之前,授给每一个陪审员一根出庭杖和一枚证章,凭证可以领受规定的津贴两个欧布尔(Obol,以后又增加到三个欧布尔即半个德拉克玛)”这一作法

A. 反映雅典公民参与民主是为了获取津贴

B. 调动了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C. 保证了每位雅典居民都能参与政权建设

D. 是伯利克里笼络民心的一种手段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罗马某个时期法律修改如下。第一以罗马公民与非公民之间的简单区别代替了从前的等级划分(奴隶制度除外)……第三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和罗马法制不相符合。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 维护等级制度的需要    B. 残酷地剥削罗马公民

C. 维护中央的集权统治    D. 更好地强化帝国统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古罗马法学家的学说是构成罗马法律制度的基石之一,法学家以他们的学术权威和皇帝所授予的解答问题的权利,通过讨论问题,对可能的方案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出准确解决方案。这反映出古罗马

A. 法律创制的过程蕴含理性精神

B. 立法机构主要由法学家构成

C. 贵族垄断立法并随意曲解法律

D. 学者享有等同法官的司法权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英国制度规定:任何阁员不能投票反对政府的政策,否则,他必须辞职或被解职;任何阁员不能发言反对,也不能不明确支持内阁的政策;每个阁员必须准备为所有的政策负政治责任。可见英国内阁制度

A. 极大限制阁员的个人自由

B. 要求阁员政治上互相信任

C. 保证了国王名义上的治权

D. 能有效减少立法上的失误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面是英国议会改革进程表。据此表格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 英国基本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    B. 英国民主政治得到不断发展完善

C. 英国的宪政民主具有虚伪性    D. 近代以来英国不再出现暴力冲突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英国在政治上一方面“乐于遵循、服从某些古板陈旧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和规定”,另一方面“注重保持自身,善辟蹊径,自成体系,在政治制度的建设中造就自己的风格特点”。这主要体现了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民主制与君主制相结合

B. 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C. 根植于悠久的历史传统

D. 传统向现代渐进发展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2017年7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最新医疗改革方案在美国国会折戟,共和党议员措手不及,特朗普说他希望先废除奥巴马医改法案,并呼吁参议院改变一个主要的投票规则。这主要反映出美国

A. 权力的中心是总统,掌握行政权

B. 行政权力受到立法机关的制衡

C. 权力的中心是法院,掌握司法权

D. 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矛盾重重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面是 1787 年宪法规定的美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划分情况简表。在此体制下

A. 总统代表联邦且任期七年    B. 政府是各阶级联合专政工具

C. 各州享有不同的民主权力    D.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得以协调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直到1879年1月,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派历经百年才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及总统职位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公爵们的共和国”才变成了“共和派的共和国”,第三共和国最终确立起来。这反映出

A. 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B. 法国民主政治构建任务的完成

C. 法国民主政治之路的艰难

D. 保皇派实际上主张建立共和制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1908年底,德意志帝国议会议员提出议案,要求皇帝的宣战权必须得到议会的赞同。这一议案没有获得通过,但帝国议会获得了在质询宰相时通过多数决议确定国会意见的权力,还可以宣布对宰相不信任。这表明当时德意志帝国议会

A. 剥夺皇帝的行政大权    B. 政治作用得到增强

C. 最终获取了立法大权    D. 可以提名宰相人选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图是 19 世纪晚期欧洲某报刊上登载的一幅《俾斯麦的议会》的漫画,漫画中俾斯麦挥动着长长的鞭子,各议员胆怯地畏缩在各自的桌子下。此漫画( )

A. 赞扬了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B. 讽刺了德国议会民主的虚伪

C. 揭露了俾斯麦的专制和独裁    D. 批评德国没有实行议会民主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

A. 《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 《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关于“1840年中英战争”的性质问题,中国人历来强调“这场战争是英国为了拓展市场,保护鸦片贸易而发动的侵略战争。”而英国人则认为“他们进行这场战争是为了争取和保护正当的通商权利而进行的通商战争。”由材料可知:

A. 对鸦片战争的性质至今没有定论

B. 不同视角引发不同历史阐释

C. 历史结论都具有强烈的主观臆断

D. 历史研究无法还原历史真相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屠杀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所遭受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这表明,列强当时的主要目的是

A. 恢复和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

B. 扶植清政府以抵制革命的潮流

C. 实现瓜分中国的迷梦与阴谋

D. 修复形象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以下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宣言和口号,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    )

①“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②“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A. ③②①④    B. ②④③①

C. ④②③①    D. ④②①③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下图为滇缅公路示意图。该公路中国段于 1937 11 月开工,1938 8 月竣工通车,缅甸境内的路段也在预期内完成。由此可见,滇缅公路的修建( )

A. 有利于保障持久抗战的物资供应    B. 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扫除障碍

C. 体现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协作    D. 宣告了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1938年4月上旬,日本陆军部在制订武汉会战计划时,原准备由日本华北方面军一部沿平汉线南下,与日本华中方面军夹击武汉。后考虑到华北地区八路军频繁出击而导致“治安不良”,难以抽出兵力,从而放弃了沿平汉线南下参加武汉会战计划。这说明

A. 日军全面侵华初期计划不够周密

B. 敌后战场由此成为日军进攻重点

C. 世界战局变动影响了日军侵华方针

D. 中共抗战给予正面战场战略支持

 

三、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罗马时代,法律之范围,极端狭小,故曰:“法律者,维持城市化秩序所必需之规则之总和也。”基此定义,法律只建筑于限制极严之功利基础,其作用,在维持现状,在维持已然之社会生活,则当日之法律,并无创造性也明矣。然则其原因安在耶?曰,当日之国家,只可谓各家族之联合体,家族内部之处置,国家不得从而干涉之,故有权者为家族,而非国家,有严格之家法,而无有力之国法也。

至西历纪元前后,受希腊哲学思想之影响,法律观念为之一变,赛尔苏斯曰:“法律者,善良公平之艺术也。”意若曰:法律者,何者为善,何者合乎正义,何者足称平允之标准也。其基础,导源于自然法,嗣因与天主教一直吻合,复受宗教势力之推助,故是项理论,颇有权威,而足以推翻前说。然此新观念,并非偶然形成,良以原始时代,家父权高于一切,对妻子、奴隶,滥用权威,违背人道,国家不能干涉,先贤自目击此不人道不平等之现象,乃希望伸张法律之权威,借重法律,以杀宗法之势力,而提高被压迫阶级之地位耳。

——摘自陈朝壁《罗马法原理》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罗马人法律观的变化及原因。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独立自主的胜利推翻了英国政府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共和国。美国人民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确立美国的民主制度。结果在相当长时间内未能建立起有一定权力的并对各州有约束力的中夬政府。美国人民从自己的痛苦经历中发现,缺失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是年轻共和国的致命弱点。1787 年,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主张中央政府相对集权,反对主权在州的人几乎都强调人民主权原则,主张把制定和批准宪法的权力从各州议会手中转交给民选代表。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采取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又相互制衡的原则。

——摘编自张友伦《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

(1) 根据材料,指出 1787 年美国确立的民主制度原则,并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 析上述原则是如何体现的。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1942 年春,美国罗斯福总统说:“假如没有中国,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地区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度,打败俄国。”

——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

(1)材料一表明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