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黑龙江哈尔滨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A. 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 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 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 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

A. 《庄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道德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二者都有

A. 皇帝制度

B. 完备法典

C. 司法陪审制

D. 陶片放逐法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有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事示意图”(下图),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宝岛被占”

②“家园沦陷”

③“血战台儿庄”

④“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⑤“中共七大召开”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③⑤①②

C. ②③④⑤①

D. ①②④③⑤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A.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 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 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 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据下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北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

A.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

C. 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

D. 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 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B.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C. 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 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A. 军权高于行政权    B. 分权与相互制衡    C. 总统权力至上    D. 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763-1914 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是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全世界历史进程中居有显著的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力量。有关三大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科学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根本动力

B. 工业革命是政治革命的前提与内在要求

C. 政治革命是西方列强扩张最主要的内在动力

D. 三大革命在客观上有利于整个世界的进步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机器已平均使用了20年,而美国大多数工业设备的使用还不到5年;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这反映出

A. 法美两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存在根本差异

B. 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已经显露端倪

C.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差距明显

D. 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的必由之路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A. 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 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C. 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D. 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初,德意志仍然是一个政治分裂、经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1807年,德意志邦国之一的普鲁士进行了农奴制改革,率先踏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他一些邦也相继进行了类似改革。1834年,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宣告成立,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德意志的工业化进程由此开始,并对政治统一提出了迫切要求。

——摘编自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

材料二

1870年以后,德国工业化进程加快,通过普法战争,德国从法国夺取了矿产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统一后的德国继续扩大军费支出,大大刺激了与军火生产有关的重工业。军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了钢铁、机器制造等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的发展。由于德国工业化起步较晚,这使得它能够集中力量投资于新兴产业,因此电气、化工等现代化工业部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19世纪后半期,德国在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新的科学发现很快就能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德国工业化启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70年后德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霸权的兴衰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国际格局,其中显著的变化是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被美国取代,试以“霸权的兴衰”为主题,叙述这一演变过程。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3)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