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第08单元 单元检测-学易试卷君之K三关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唐璜》从出版之日起,便在整个欧洲大陆造成了风暴一般的影响。鲁迅说,“其力如巨涛,直薄旧社会之柱石。余波流衍”。一时以拜伦为自己模仿的最大对象,写出自己心中“唐璜”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典型的如

A. 雨果《巴黎圣母院》

B. 海明威《老人与海》

C.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D.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有这样一种文学,“它排斥虚无缥缈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排斥高度的风格化、排除纯粹的抽象与雕饰,它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构,不需要神话故事,不需要梦幻世界。”这种文学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现代主义

D. 印象派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诗人艾伦金斯堡说,鲍勃迪伦是最棒的诗人。“当我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我哭了出来。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年轻人。我被他的修辞镇住了,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憾动人心。”下列作品与鲍勃迪伦作品属于同一风格流派的应该是

A. 《安娜·卡列尼娜》

B. 《等待戈多》

C. 《巴黎圣母院》

D. 《母亲》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这四幅作品反映出

A. 文学流派演变历程

B. 反传统思维深化

C. 批判现实精神兴起

D. 传统文学被淘汰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比较文学的奠基者韦勒克将某一文学流派的风格总结为:“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德国作家席勒也认为这一文学流派“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下列美术作品中与之具有类似风格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9世纪末,罗丹为雨果、巴尔扎克所做的雕像,几经易稿。在定稿中,雨果令人吃惊地全身赤裸,而巴尔扎克披着及地的睡袍,一颗头颅硕大无比,身体则粗短臃肿,上阔下窄,显得比例失调一罗丹雕塑定稿的显著特点是

A. 注重人的情感    B. 捕捉瞬间印象

C. 重视自我感受    D. 强调理性思考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提出:艺术家的意图要通过线条和色彩、空间和运动,不要参照可见自然的任何东西,来表明一种精神上的反应或决断。这反映了该画家主张

A. 以写实手法来塑造形象

B. 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

C. 按规定的绘画原则创作

D. 突破陈规充分表现自我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图是西方某位美术大师的代表作《亚维农少女》该作打破了传统绘画所谓“理性”的束缚在表现技法上强调抽象、变形和夸张。下列作品在创造风格上与它一致的是

 

A.《马拉之死》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向日葵》

D.《格尔尼卡》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贝多芬用人们难以忘怀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据此判断,贝多芬作品主旋律是

A. 古典主义悲剧情结

B. 文艺复兴人文关怀

C. 现代主义批判意识

D. 启蒙时代理性精神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经济繁荣并没有使在电视机前、在成堆的玩具中享受着电烤箱和微波炉食品长大的一代感到幸福。他们关心的“中心问题已经转变了,不再是衣、食、住,而是在令人不安的富裕中如何生活”。于是,节奏强烈的摇滚乐成为他们宣泄痛苦、获取愉悦的渠道。这说明

A. 摇滚乐的产生反映了青年人的精神空虚和茫然

B. 摇滚乐的产生是经济繁荣的必然结果

C. 青年人娱乐活动的匮乏导致摇滚乐的产生

D. 摇滚乐是宣泄个人痛苦的内涵狭窄的音乐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有同学围绕“近现代科技与生活变迁”这一内容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的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A. 1

B. 2

C. 3

D. 4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美国电影艺术家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的主人公叫查理,他是一家工厂流水线上的一个钳工,单调而又疯狂的机械劳动使其精神失常,看见人的鼻子、纽扣等圆形的东西,就忍不住要用扳子拧紧螺母。这个故事直接反映的主题是

A. 机器大生产严重摧残人性

B. 机器生产带来环境污染

C. 逐渐使人们失守精神家园

D. 经济危机造成精神危机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文学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精神瑰宝,是人们的精神家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这一点已经由经验证实,只要翻一下艺术史上各个重要的时代,就可看到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风俗概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

——法国丹纳《艺术哲学》

材料二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毛泽东

材料三(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启蒙运动推崇理性主义……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

——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

材料四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材料五有人问过作者: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戈多虽然未出场,但他在剧中是居于首要地位的人物,因此评论家们对他提出各种解释,有的解释为“上帝”,有的解释为“死亡”。

(1)据材料一、二,指出丹纳和毛泽东观点的相同之处,并指出材料一中丹纳观点的谬误,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2)材料三中的“它”指哪个文学流派?请根据材料归纳这一文学流派的特点。

(3)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所体现文学流派的特点,请另举一例具有这一特点的法国绘画作品。

(4)材料五中作者是谁?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他为何会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

(5)据毛泽东的观点,材料三、四、五体现的文学流派从本质上反映了怎样共同的“社会生活”?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术作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图是18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的两幅美术作品。

根据材料指出东西方美术的特征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