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英语和汉语在亲属的称谓上有很大区别。在英语中,祖父、祖母与外祖父、外祖母一般不作区分,都统一使用grendpa和grendma姑姑和姨妈在英语中也统一使用aunt。汉语中这种细分的亲属称谓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受到下列哪种观念的影响 A. 细致精准的理学思维 B. 维护封建等级的礼法观念 C. 辨别长幼尊卑的纲常伦理 D. 区分内外亲疏的宗法意识
|
2. 难度:简单 | |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王位世袭制
|
3. 难度:简单 | |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
4. 难度:中等 | |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明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 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C. 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手段 D. 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
|
5. 难度:简单 | |||||||||||||
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相比: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A.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 B.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 C.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 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
|
6. 难度:中等 | |
北宋建立之后,“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数送往京师”。其后,又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财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这说明宋代 A. 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 B.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C. 使军事权集中于皇帝 D. 加强对地方全面控制
|
7. 难度:中等 | |
元朝行省有权参与议定路府州县所掌的赋税数额、征收方式,也拥有对路府州县赋税额高低上下、此增彼减的调整权。镇戍与淮河以南的汉军诸万户及新附军等,则直接由行省管辖。材料表明元朝行省制度下 A. 地方成为自治单位 B. 形成了以行省为单位的割据势力 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 地方权力被严重削弱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与朱元璋有关的是 A. 废除了丞相制度 B. 创立军机处 C. 确立了内阁制度 D. 废除科举制
|
9. 难度:简单 | |
《板垣记略》载:“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材料说明清初 A.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 皇权受到一定牵制 C. 简化处理政务的手续 D. 内阁决策国家政务
|
10. 难度:中等 | |
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 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 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
11. 难度:中等 | |
海尔莫盖尼斯曾劝说苏格拉底:“难道你看不出雅典人的法庭由于受到言辞的影响常常把无辜的人处死,而在另一方面,由于言辞所引起的恻隐之心或由于申辩的人话说得中听,也常把有罪的人释放了吗?”由此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A. 雅典法庭并无公平与正义 B. 辩论对于民主是不利的 C. 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 D. 奠基时期的民主制度存在诸多弊端
|
12. 难度:中等 | |
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A. 雅典的农业发达 B. 小国寡民的城邦 C. 古希腊民主传统 D. 斯巴达人的威胁
|
13. 难度:困难 | |
“《十二铜表法》的篇目依次为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该材料反映出《十二铜表法》的特点不包括 A.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涉及内容广泛庞杂 C. 重视诉讼程序 D. 注重保护私人财产
|
14. 难度:简单 | |
历史学家巴里∙科沃德写道:“《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但到底几年召开一次,法案并没有做出详细规定,更何况国王依然拥有随意召开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国王还拥有制定内外政策的权力,拥有任免各部大臣及官吏的权力。”根据其描述,当时的英国 A. 实行责任内阁制度 B. 削弱了议会立法权 C. 国王仍然拥有较大的行政权 D.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15. 难度:中等 | |
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在晚年会见晚清重臣李鸿章时谈到:“《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得益于美国”主要指的是 A. 避免权力的过于集中 B. 保留浓厚的专制残余 C. 体现民主共和的精神 D. 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
16.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美国总统权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 ②可独自与外国缔结条约 ③有权提名并经过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④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
17. 难度:简单 | |
近代资本主义各国大都设立国家元首一职,近代英、德国家元首的共同点是 A. 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 有权解散议会 C. 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D. 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18. 难度:困难 | |
“对共和派而言,虽然宪法未对国家政治体制做出明确规定,但既然宪法承认了‘共和国总统’,这一职衔,那么自然也就意味着承认共和国本身;而对君主派来说,由于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一俟君主派得势,只要将宪法略加修改,总统可以变为国王,参议院可以变为贵族院。”这反映出法国1875年宪法 A. 脱离法国国情 B. 是两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C. 不能维持长久 D. 获得了两派的竭力支持
|
19. 难度:中等 | |
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的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 A. 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B. 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C. 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的控制 D. 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
20. 难度:中等 | |
制度和笼子的关系经常被用来说明民主制度建设状况。下列关于该关系的描述与近代各国政体相对应的是( ) A. “国家权力的尾巴是逐渐收起来的,制度笼子的形成也是渐进的”:法国 B. “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美国 C. “制度笼子的形成历经反复,最终成功奠定了稳定政体”:德国 D. “国家权力公然站在制度的笼子之上,驯服了人民”:英国
|
21.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秦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萌芽阶段,出于对祖先基业的敬畏,惧怕史官在史书中的“无隐无讳,直书史实”,使统治者注重自身言行;在未形成监察制度的西周至春秋,民众谤议君王被认为是正当合法的政治监督形式,周厉王就因为“止谤”被国人赶出都城。发展至战国,社会政治方面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大多采用“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的方式;但严重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也随之滋长,检举和纠察官僚已十分迫切和必要。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彰)也。” ——摘编自曹春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等 材料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统,一是御史监察系统,二是谏官言谏系统。御史又称之为台官、宪官或察官,是皇帝的耳目,职在纠察官邪,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谏官又称言官或垣官,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 审核诏令章奏。台官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二者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监察体制。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监察制度萌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古代形成了哪两大监察体系,并比较其不同点。
|
22.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材料二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材料三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材料四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确实是一位工作勤勉的君主。她通常从早晨7点半开始工作,每天要批阅数十种文件。在白金汉宫,她办公室的灯光几乎每晚都是最后一个熄灭的。但据英国2005年11月公布的民意测验显示,王室的支持率已从1983年的65%降至32%。只有20%的年轻人认为王室对英国仍具有重要性。换句话说,王室的存在已没有多少意义。据报道,许多英国人对王室的奢侈、远离公众及种种脱离现代社会的陈规陋习颇为反感。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文献的时间及名称?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两国元首产生方式及与各自议会之间关系的差异? (3)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你认为英国君主制度后期还会存在下去么?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