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狂热、自杀、决斗是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一些艺术家身上的常见现象,他们留着长发,不修边幅。这些艺术家所属的派别可能是 A. 印象派 B. 批判现实主义 C. 现代主义 D. 浪漫主义
|
2. 难度:简单 | |
一批同学去看书画展,导游在介绍时说:“这幅画使用了光与色的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对这幅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这幅画是《清明上河图》 B. 这幅画属于印象派画作 C. 这幅画是毕加索的作品 D. 这幅画的作者是英国人
|
3.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毕加索画作——《格尔尼卡》,此画反映的题材是 A. 西班牙北部城市格尔尼卡在一战中遭到德、奥军队的突然袭击 B. 西班牙北部城市格尔尼卡在西班牙内战中遭到纳粹德国的野蛮轰炸 C. 西班牙北部城市格尔尼卡在西班牙内战中遭到叛乱军队的突然袭击 D. 班牙北部城市格尔尼卡在二战中遭到德意空军的野蛮轰炸
|
4. 难度:简单 | |
艾黎?福尔在《世界艺术史》中说:“他们关注光的交换、色的逃遁所构成的无穷无尽、颤动不已的漩涡,……陶醉于光线的千变万化。”下列作品中体现他们这种“关注”的有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
5.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毕加索于1937年4月创作的名画《格尔尼卡》。该作品采用了立体主义、半写实主义等多种手法和风格,描绘了当时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镇上居民的悲惨生活。当年毕加索创作该作品的主要目的可能是 A. 开创一种全新的创作风格 B. 揭露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C. 揭露战争带给居民的伤亡和惊恐 D. 体现各国各地区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
6. 难度:简单 | |
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20年代初的英国,你可以 ①去法国欣赏印象派画展 ②去德国欣赏贝多芬作品音乐会 ③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 ④去电影院看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
7. 难度:简单 | |
某画家“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与之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 “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 B. “光是画中的主角” C. “如实地表现我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俗和思想面貌” D. “眺望远方的原野,草不是绿色,而是青色”
|
8. 难度:简单 | |
绘画艺术从室内走向了室外,从画面的一种近似于“酱油色彩”的调子走向了色彩斑斓的画面,从古典画法的看不见笔触到现在的自由奔放的笔触,从关注宗教题材到表现乡村题材和平凡生活的变化。这一画风是 A. 浪漫主义 B. 古典主义 C. 印象主义 D. 现代主义
|
9. 难度:简单 | |
19世纪70年代,一批法国画家以创新姿态登上画坛。他们的作品强调捕捉“光”、“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出微妙的色彩变化。由此产生 A. 现实主义画派 B. 浪漫主义画派 C. 现代主义画派 D. 印象主义画派
|
10. 难度:简单 | |
“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下列四幅画的创作风格与该描述相一致的是 A. 《马拉之死》 B.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 《日出·印象》 D. 《格尔尼卡》
|
11. 难度:中等 | |
下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代表作品。该画作 ①揭示了俄国劳动人民的苦难 ②开创了美术现代主义的风格 ③再现了俄国交通运输的落后 ④体现了作者浪漫主义的情怀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
12. 难度:简单 | |
以下是对某艺术家的评价:“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激昂或狂,可亲可憎,诚挚或装假,让人喜欢又招人讨厌,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下列作品属于该艺术家的是 A. 《最后的晚餐》 B. 《自由引导人民》 C. 《向日葵》 D. 《坐在椅子上的女人》
|
13.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莫奈的作品《干草堆》中的一幅,为了创作这一主题,莫奈从秋天一直画到翌年初春,不断观察其光的变化,前后一共画了24幅,表现在不同时辰和光线的变化下的草垛形象。下列作品中与其艺术风格相似的是 A. 凡·高的《向日葵》 B. 塞尚的《坐在椅子上的女人》 C. 高更的《日出印象》 D. 毕加索的《埃斯泰克的海湾》
|
14. 难度:中等 | |
毕加索在20世纪初,进入了创作生涯中的“黑人时期”,进入这一时期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非洲黑人艺术 ②塞尚的绘画 ③布拉克的影响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
15. 难度:简单 | |
有一幅世界名画,它取材于“梅杜萨”号船的海难事件,表达了人们在逆境中的挣扎和对生命的渴望。这幅画的作者应是 A. 舒伯特 B. 普希金 C. 霍夫曼 D. 籍里柯
|
16. 难度:简单 | |
画家通过作品表达思想感情,倾诉内心感受。毕加索是西班牙著名的进步画家,1937年他创作了《哭泣的女人》(如下图),该作品 ①反映出作者随心所欲,追求画面偶然效果 ②将不同角度的形象叠加在一起 ③体现出现实主义美术的价值取向 ④直观反映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17. 难度:中等 | |
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下列各项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 浪漫主义美术注重个人情感,抨击近代工业社会的弊端 B.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作者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情绪 C. 印象主义绘画借助了当时经济和科技领域的新成就 D. 《格尔尼卡》追求光和色的效果,是绘画技法上的革命
|
18. 难度:简单 | |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下列反映这种社会情绪的作品是 A. 《格尔尼卡》 B.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 《自由引导人民》 D. 《日出·印象》
|
19. 难度:简单 | |
画面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那样的和谐、优雅而细腻……是那种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这里描写的美术作品是 A. 《蒙娜丽莎》 B. 《最后的晚餐》 C. 《向日葵》 D. 《和平鸽》
|
20. 难度:简单 | |
“艺术家、画家、雕塑家以及诗人、音乐家、剧作家、小说家,他们都在拒绝旧习惯,传达他们对世界的想像,而非容易被理解的客观真实。”下列绘画作品特点与这一表述特点相符合的是 A. 《石工》 B. 《日出·印象》 C. 《格尔尼卡》 D. 《自由引导人民》
|
21.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的变化发展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的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 请回答: (1)以上述材料为背景,依据教材说出西方绘画的四个流派。 (2)印象派绘画于何时兴起于哪一个国家?说出其风格特点并列举出其前期和后期的代表画家各有哪些? (3)19世纪以后,西方绘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
22. 难度:简单 | |
19世纪到20世纪,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涌现出风格各异的文学艺术流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雨果 材料二 材料三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他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雨果属于哪一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请举出他的一部作品。 (2)说出材料二的作者和作品名称。 (3)材料三中的“圆舞曲之王”是谁?请举出他的一部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