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1928年美国迪士尼创造了足智多谋的卡通形象“米老鼠”,而20世纪30年代末,“米老鼠”已经逐步让位于迪士尼后来创造的另一个卡通形象“唐老鸭”。据称,因为唐老鸭那呱呱乱叫的恐慌比米老鼠厚脸皮的个人主义更接近于时代精神。这一现象 A. 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 B. 体现了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C. 说明了新政对美国自由主义的威胁 D. 表明了美国市场繁荣假象的幻灭
|
2. 难度:中等 | |
1963年,美国摇滚诗人鲍勃·迪伦的一首歌开始被广为传唱:“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一只白鸽要越过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长眠\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才能被永远禁止、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这首歌主要唱出了当时 A. 西方青年的颓废与迷茫 B. 美国社会对种族隔离政策的批判 C. 西方社会对现实的批判 D. 美国人民对朝鲜战争的深刻反思
|
3. 难度:中等 | |
无声片大师卓别林拍摄讽刺希特勒的影片《大独裁者》时,美国电影管理局曾试图阻止影片的拍摄,纳粹分子则大肆攻击卓别林,而之前对卓别林赞不绝口的好莱坞也改口批评起来,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德国市场对于好莱坞意义重大 B.《大独裁者》是又一部无声片 C.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 D.好莱坞影评圈被纳粹分子控制
|
4. 难度:简单 | |
20世纪20年代末,有声电影出现,并迅速受到美国观众的追捧,大多数观众把看电影当作一种逃避和解脱。这里的“逃避和解脱”是因为 A. 快节奏的生产生活使人身心疲惫 B. 二战爆发造成人心惶惶思想消极 C. 股票投机过度导致人们信仰缺失 D. 经济衰退失业狂潮造成社会恐慌
|
5. 难度:简单 | |
资本主义在世界的扩张逐渐淡化自然形成的地理界线,文化也免不了受外来影响,但有艺术家强烈要求摆脱外国文化控制,保持民族特色。以下符合这种时代要求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是( ) A. 柴科夫斯墓的《睡美人》 B. 舒伯特的《小夜曲》 C. 贝多芬的《第六(田园)交响曲》 D. 普莱斯利的摇滚乐
|
6. 难度:简单 | |
贝多芬用人们难以忘怀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据此判断,贝多芬作品主旋律是 A. 古典主义悲剧情结 B. 文艺复兴人文关怀 C. 现代主义批判意识 D. 启蒙时代理性精神
|
7. 难度:简单 | |
贝多芬用人们难以忘怀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据此判断,贝多芬作品主旋律是 A. 古典主义悲剧情结 B. 文艺复兴人文关怀 C. 现代主义批判意识 D. 启蒙时代理性精神
|
8. 难度:简单 | |
2015年11月14日的CCTV《新闻联播》报道:法国首都巴黎当地时间13号晚发生多起恐怖袭击事件,其中包括至少6起枪击和3起爆炸。目前已经有127人死亡,另外有约180人受伤。这体现了电视的功能之一是 A. 娱乐休闲 B. 远程教育 C. 艺术欣赏 D. 传播资讯
|
9. 难度:简单 | |
“他架起了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桥梁。他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反抗封建与追求民主的精神。他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文中的“他”指的是( ) A.德彪西 B.海顿 C.贝多芬 D.莫扎特
|
10. 难度:困难 | |
在世界音乐史上,有一部作品被誉为“音乐文学上最伟大的杰作”,并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新年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这部作品热情讴歌了欢乐,表达了欢乐战胜痛苦后获得的喜悦,凝聚了作曲家贝多芬毕生努力的心血。这部不朽的杰作是 A. 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 B. 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 C. 舒伯特的《春之信念》 D. 柴可夫斯基的《睡美人》
|
11. 难度:简单 | |
无声片大师卓别林拍摄讽刺希特勒的影片《大独裁者》时,美国电影管理局曾试图阻止影片的拍摄,纳粹分子则大肆攻击卓别林,而之前对卓别林赞不绝口的好莱坞也改口批评起来,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 B.《大独裁者》是又一部无声片 C.德国市场对于好莱坞意义重大 D.好莱坞影评圈被纳粹分子控制
|
12. 难度:中等 | |
1804年春,贝多芬完成《英雄交响曲》并题写了“贝多芬献给波拿巴”的献词;当得知拿破仑称帝时,他将曲谱写有献词的封面撕下,并在后来出版时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一事实主要反映了贝多芬 A. 注重不断提高音乐创作水平 B. 敢于正视并修正自己的错误 C. 具有争取民主与自由的精神 D. 具有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
13. 难度:简单 | |
20世纪20年代末,有声电影出现,并迅速受到美国观众的追捧,大多数观众把看电影当作一种逃避和解脱。这里的“逃避和解脱”是因为 A. 快节奏的生产生活使人身心疲惫 B. 二战爆发造成人心惶惶思想消极 C. 股票投机过度导致人们信仰缺失 D. 经济衰退失业狂潮造成社会恐慌
|
14. 难度:简单 | |
在2006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几位意大利影评专家这样评述冯小刚的《夜宴》:“无论从情节还是从结构而言,《夜宴》都过于西方化……如果抽掉背景的时代设置,根本就看不出这是一部中国电影。”由此推断,这些影评专家认为 A. 艺术应该做到内涵与形式统一 B. 世界文化出现多元化的发展 C. 中国影视情节符合西方人口味 D. 艺术价值源于对现实的演绎
|
15. 难度:简单 | |
新浪潮电影产生于1958年的法国,一经出现即风靡全球。这类电影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与爱情,主张即兴创作,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这种现象反映了人们 A. 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 对社会问题的典型再现与剖析 C. 对时代的困惑和迷茫 D. 对工业化带来的精神满足
|
16. 难度:困难 | |
詹姆斯·库兰在《大众媒介与社会》中指出:“有种由技术驱动的唱片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以前那种纯粹的‘民族’音乐。相反,正是音乐的种种特殊品质——一种不受国家边界束缚的文化形式、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流动、社会身份与个体身份最为强烈的情感经验来源——是唱片工业起步时不必按照国家的边界进行组织和管理。”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 音乐具有超越国界的特质 B. 唱片工业是音乐全球化的本质 C. 国家边界在文化交流中不再存在 D. 全球化中的音乐保持了民族特色
|
17. 难度:中等 | |
“青少年不仅喜欢电影,还把看电影当做一种学习。他们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这段材料表明电影的出现对青少年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影响是 A. 电影成为青少年主要的娱乐方式 B. 电影是教育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一种艺术 C. 电影对青少年的生活具有引导作用 D. 电影提升了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
18. 难度:简单 | |
新民周刊记载,中国的(20世纪)80年代,最早堂而皇之播放的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就是那首著名的《四海一家》。它在中国的传播不仅没有遭遇到任何阻力,反而催生出它的衍生产品,罗大佑的《明天会更好》和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连演唱的方式也如出一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体现多元世界的共同追求 B. 说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 C. “良知复兴”运动席卷全球 D. 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全新阶段
|
19. 难度:中等 | |
“他深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的许多作品表达了对封建专制的批判,对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赞颂,对自由和欢乐的渴求。”“他”是指( ) A. 巴尔扎克 B. 梵高 C. 毕加索 D. 贝多芬
|
20. 难度:简单 |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美国文化以电影、时装、摇滚音乐这类商业形式牢固占领欧洲市场时,许多欧洲人不安地要求:欧洲应当有一个简明有力的自我概念。法国在反对美国文化影响方面特别积极——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为欧洲的价值和传统而战……”欧洲特别是法国对美国文化的反应实质上反映出 A. 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B. 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C. 世界政治冲突的不断加剧 D. 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在激化
|
2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电视对艺术品的“复制”意味着“再现”艺术品本身。当人们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一件“艺术品”时,会心安理得地承认它是“真品”,这便是电视带来的新的传播特质;对现实存在的“记录”和“再现”。电视之所以能给人带来“逼真”的感觉,是因为它对一件艺术品的复制不只是复制其表现形式,而且是复制这件艺术品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存在过程,是连同这件艺术品和它的存在时空一同复制。电视用屏幕的二维平面模拟了现实世界的三维空间,用相对长度的播出时间模拟了现实世界已流逝的一段时间。由于人们对时间的感知需借助空间的变化,因此,当电视屏幕再现一件艺术品在空间上的存在过程时,观众便会感到那段流逝的时光又回来了。正是借助这种复制方式,电视得以使艺术品以“原貌”示人,从而也使艺术品在传播过程中损失的信息量减少到最少。 请完成: (1)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电视的哪一重要功能? (2)依据材料说明,电视对艺术品的传播为什么会有逼真的感觉?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电视对艺术品的传播有什么影响?
|
22. 难度:中等 | ||||||||||||||||
阅读并回答问题: 展览一中外名画鉴赏 (1)如果你是解说员,请简介《墨竹》和《自由引导人民》的艺术风格特征。 展览二中外文学荟萃 (2)下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
展览三中西艺术巡礼 (3)填写下表:
|
23. 难度:中等 | |
音乐不仅是生命中流动的旋律,它还是游走在心海的精灵。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独特,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更是一部鲜活的史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贝多芬,德意志著名音乐家,一生中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他对当时的自由思想很是同情,在作品《爱格蒙特》、《菲岱里奥》及《第九交响曲》中都有表现,就这方面而言,贝多芬是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英雄交响曲》热情讴歌了在“自由、平等、博爱”旗帜下实现的法国革命,标志着欧洲音乐历史中具有重要社会政治意义的题材第一次进入交响乐这个音乐体裁的领域。 材料二《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创作于1939年3月。其第七部分是“保卫黄河”: (朗诵词) 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多声部合唱)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这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作品表现了在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贝多芬是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其重要的贡献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说明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英雄交响曲》和《黄河大合唱》各体现了怎样的时代主题?这两部优秀交响乐的共同点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