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陕西省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我国古代历来都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县官奖惩的依据;唐代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包含德、勤、能、绩四个方面;明代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者相辅进行。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

A.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D.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 宗法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

A. 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B. 森严等级制度特征

C. 尚未能形成中央集权

D. 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宋代丞相吕蒙正曾说:“中书、枢密院,自来难处之地。唐末帝王,专委臣下,致多缺失,兼家族罕有保全。今陛下躬决万几,臣下止于奉行圣旨,臣尝与同列等言,实知荣幸。”这说明

A. 唐末帝王不顾大臣安危

B. 宋代中央集权加强

C. 藩镇割据削弱唐末皇权

D. 宋代君主专制强化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唐朝以来设立三司使一职,让其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行政关系隶属于宰相,地位仅次于宰相,称计相。宋朝建立后采取改革措施,让三司使脱离宰相的控制而总管财政,自成独立的体系,直接对皇帝负责。宋朝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

A. 提高三司的行政地位

B. 通过分化事权以加强皇权

C. 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力

D. 削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二、null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同现代世界形形色色的民主政治并不一样。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个体只有在属于城邦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不属于城邦的个体要么是鬼神,要么是兽类。这表明古希腊(   )

A. 群体的意志和利益高于其他一切    B. 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C. 雅典公民没有个人自由缺乏个性    D. 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明神宗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大学士,明朝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入阁当值的官员始终官位较低

B. 内阁首辅可以制约皇权

C. 标志着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 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步入了“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为保障雅典公民积极参政议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利

B. 取消五百人议事会资格限制

C. 给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D. 给参政议政的公民发放工资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下列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雅典所有人都可参与政治生活

B. 雅典公民可担任一切官职

C. 公民大会成为最高的权力机构

D. 消除了公民内部等级差异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当时一个雅典公民不可能

A. 被选举为执政官

B. 被流放国外10年

C. 与妻子一道参加公民大会

D. 监督公职人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恩格斯把罗马法誉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恩格斯作出这一评价主要依据是,罗马法

A. 在法律上保护了财产私有权

B. 保证了公民政治上的参政权

C. 蕴涵了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D. 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两百多年以来,美国1787年宪法历经风雨,如两次世界大战、各种经济危机、种族矛盾以及地域发展问题,但是美国却总是能够从宪法中找寻到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攻坚克难。这主要说明美国宪法

A. 属于典型的柔性宪法

B. 具有前瞻性和持久性

C. 已成为宪法中的圣经

D. 内容全面且操作性强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848年12月,路易·波拿巴用公民投票把自己推上了总统宝座。1851年12月他发动政变,次年他打着议会的旗号破坏民主,私改宪法,在保证恢复全体人民的选举权的旗号下建立了第二帝国,这说明当时的法国

A. 民主化进程充满曲折性

B. 民众的素质普遍不高

C. 公民投票权得到了扩大

D. 议会政治已形同虚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A. 分裂割据的局面未完全消除

B. 由各邦分享军事、外交大权

C. 组织形式呈现联邦主义性质

D. 体现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十二铜表法》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的胜利。其原因是

A. 在平民的要求和斗争下颁布

B. 法典赋予平民一定利益

C. 贵族不能再随意解释习惯法

D. 法典给予家长绝对权力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一观点旨在强调太平天国(    )

A. 革命纲领具有落后性    B. 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

C. 其失败缘于时代局限    D. 阶级局限导致革命失败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894年西方评论家评价道“日本海军以其精华,突袭中国二等慢舰‘济远’舰及辅助舰,而最速之‘吉野’竟受重伤,在“济远’舰上外籍引擎师称:日炮多不准,实非日本海军之胜。”该评论可能印证的是

A. 西方列强支持日本侵略中国

B. 北洋水师的军事素质较弱

C. 洋务运动的自强梦已告破产

D. 清政府的军力远甚于日军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 革命任务不明确

B. 指导思想不科学

C. 革命目标不清晰

D. 具有空想性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

A. 是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

B. 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 担负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D. 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抗战初期,在武汉会战中,日军主力第十师团步兵第十联队的《战斗详报》记载:“遭到中国军的顽强抵抗,曾有一度陷入焦虑时期……中央部也无增援的余力。至10月11日才勉强由华北方面军派骑兵第4旅团前往增援”。这表明

A. 中共军队抗战意志顽强

B. 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C. 敌后战场地位和作用有限

D. 正面战场的抵抗有利于敌后战场开辟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各国应分自主,当驻兵队护卫使馆,并各将使馆所在境界自行防守”。该不平等条约是

A. 《天津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1962年《人民日报》社论批判赫鲁晓夫在加勒比海危机中的“冒险主义”和“投降主义”即“在战略上不敢藐视敌人,而在战术上又轻率、鲁莽,那就既会在战略上犯投降主义的错误,又会在战术上犯冒险主义的错误”。由此可知当时中国的态度是

A. 批判苏联在冷战中的不作为

B. 反对苏联核冒险中的错误行为

C. 赞扬美苏妥协维护世界和平

D. 发出对抗苏联示好美国的信号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二战后初期,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在致国务院的电报中说:在苏联“我们没有投资要去捍卫。没有确实存在的贸易会丧失,也几乎没有文化交流要维持。我们唯一同他们有利害关系的不是我们已有的东西,而是我们希望的东西。”乔治·凯南的意思是,美国应该

A. 继续与苏联合作

B. 采取措施遏制苏联

C. 与苏联分道扬镳

D. 分化社会主义阵营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演说,主张英美结盟并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共同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该演说

A. 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B. 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C. 直接导致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

D. 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在1949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时,毛泽东说:在过去28年的长时期中,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但是我们的事情还很多,比如走路,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对他的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 下一步主要是追剿国民党的残余部队

B. 中共当时已取得民主革命的完全胜利

C. 旨在为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奠定基础

D. 中共将面临“进京赶考”的艰巨任务

 

四、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古代监察官在行使监察权力时,一般说来不仅不受同级乃至上级行政长官的干预,也可以不受上一级监察长官的左右。隋唐时期,其独立性更加明显,一般御史在执行监察任务时,不仅不受任何官员的约束,甚至连御史台长官也无权过问,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且可以闻风奏事。清代还规定“御史言事,不先自台长”。

——摘编自张立武《试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古罗马监察官制度从公元前443年到公元前22年一共持续了421年。一般认为监察官制度在苏拉独裁期间被废除,因为在这近十年间没有作过人口普查。尽管后来在庞培和克拉苏任执政官期间,监察官制度又被恢复了,但其权力受到保民官克劳狄制定的一项法律的限制。该法律规定,监察官必须遵循特定的程序才能把某位元老驱逐出元老院,同时两位监察官必须就此处罚达成一致恚见。庞培第三次担任执政官期间废除了该法律,但监察官的权力和影响再也无法恢复。随后的内战期间没有再选举监察官,公元前22年以后,罗马不再设监察官。

——摘编自李阳华《古罗马监察官制度及其评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相比,古代罗马监察官制度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不同的主要原因。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内阁自始至终只是皇帝的私臣,只是政务的补助机关,一切公文都以皇帝名义发布,但内阁制度在明代仍有一定程度的作用。太祖废相后,君主成为实际的行政首长,一切大政均须亲力亲为。……虽然在辅政方面,确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明代内阁大学士地位不足当宰相之任,且其本职亦只是侍从备顾问。后来内阁获取票拟之权,亦只是在幕后协助皇帝处理国政,属皇帝秘书而不是名正言顺的宰相,……就权责而言,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最高行政机构,首辅亦非法定的最高行政首长,六部也不是它的法定直接下属,而由君主独掌命令大权。内阁所持有的权力,出自皇帝授予。因此,内阁有否作为,全视皇帝的作风而定,故历朝内阁的权力都有所不同。

——摘自《试述明代内阁制度之由来、演变、作用、流弊及影响》

材料二(西方)内阁最早出现于英国,……16世纪~18世纪初的内阁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最初只是国王与大臣共商国事的会议。一直到英国的乔治一世担任国王期间,由于不会说英语,开始很少参加内阁会议,反而由大臣主持,这样就首开英国内阁制的先声。1721年,英国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出任内阁首相,内阁正式形成,后来不断发展完善。英国的内阁主要由首相提名成员名单,国王批准成立,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但实际上要对议会负责,……内阁由首相主持,是英国政府的核心,是行政决策机构。

——摘自《浅议中英内阁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内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内阁设立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世纪后英国内阁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陪审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古雅典著名的政治家梭伦实行一系列改革,其中一项措施是设立了被称为“赫里埃”的公民陪审法院。陪审法官从年满30岁的雅典公民中选举产生(一般人数为500名左右),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流参加案件的审判。每次参加审判的陪审法官人数大概是法院陪审法官总数的1/10,审判结果由陪审法官投票表决,投票方法是往票箱内投放石子。

——摘编自《浅祈中西陪审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二  目前,美国有两种人数不同的陪审团,分别是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大陪审团由23人组成,小陪审由12人组成,每位陪审员任期最长不超过18个月。美国法律规定,选出的陪审团必须在受理地区的范围内具有相当合理的代表性,即在种族、年龄、性别等方面较为准确地反映该地区的人口状况;这样就更能保证陪审团不会在某些问题上有严重的意见倾向……原被告双方的律师都有相等的将其认为应该回避的人从陪审员名单中除名的机会。

——整理自《试论美国的陪审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陪审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的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雅典陪审制度相比美国陪审制度的不同,并分析美国陪审制度所体现的价值理念。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对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70年代的世界格局状态,在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当时的绝大多数政治家和学者都认为是一种凝固的“两极格局”,以意识形态为标志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力量是其基本构成元素。但在毛泽东的视域下,这一时期的世界格局基本由四类国家决定,即美帝国主义国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英、法、日、德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广大亚、非、拉等经济落后国家。这四类国家在不同时期分化组合成不同的力量集团,从而构成了世界格局变动的图景。

——李敏伦《毛泽东视域下的二战后世界格局转换及其外交应对》

材料二1957年,苏联发射了多极洲际弹道火箭,人造地球卫星上天。1959年,火箭到达月球;次年,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在这种形势下,前苏联领导人的思想和对外政策发生了质的变化,强烈要求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从此,苏美对抗由革命与反革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和平与战争的较量,演变为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苏联于1968年武装占领社会主义国家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挑起苏中边界武装冲突,企图以武力占领中国领土珍宝岛,继而又支持古巴入侵安哥拉,指使越南入侵柬埔寨,促使印度肢解巴基斯坦。

——摘编自周启先《二战结束后的国际局势及中国的外交政策之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对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世界格局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世界格局发生变动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关系的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美苏关系变化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