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1901年梁启超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五四运动之后“中华民族”一词逐渐普及,几乎家喻户晓。“中华民族”概念从产生到被认同的背景应该是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维新思想初见端倪 C.传统文化备受冲击 D.军阀割据战火连年
|
2. 难度:困难 | |
有学者用“依靠体制内军事力量推翻体制的制度革命”来评价中国近代的某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秋收起义
|
3. 难度:中等 | |
在瑞典作家扬·米达尔的书中,记录了解放前某时期农民的感受:“国民党逃了,红军来了,我们分到了土地。从那时候起,日子好起来了。手上有土地,不用交租,我们就够吃了。”农民生活的变化直接得益于 A. 北伐战争 B. 遵义会议 C. 南昌起义 D. 土地革命
|
4. 难度:简单 | |
“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共产党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大……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下列属于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 A. 挺进大别山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
5. 难度:中等 | |
《耿飚将军回忆录》记录了新中国初期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我们应该努力使朝鲜的停战状态转入和平状态。……采取措施来巩固朝鲜的和平,以便为和平统一朝鲜创造条件。”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A. 万隆会议 B. 不结盟运动 C. 日内瓦会议 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6. 难度:中等 | |
2015年3月,习近平主席为两岸关系定调,强调“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和“坚定不移携手民族复兴”。这些大政方针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是 A. 必须坚持“九二共识” B. 海协、海基会的沟通 C. 两岸三通的扩大 D. 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
|
7. 难度:简单 | |
阿尔德伯特在《欧洲史》中说:“欧洲国家曾建立起政治、经济和文化壁垒,……今天这些边界毫无意义,人员和思想来往畅通无阻,而且在欧洲十五国内部,已经到了拆除边境哨所的时候了。”这些变化主要源于 A. 冷战政策 B. 马歇尔计划 C. 杜鲁门主义 D. 欧洲一体化
|
8. 难度:简单 | |
英国领事富里赐在《天京游记》中说:“我不能不承认他是我所认识的最开通的中国人。他极熟悉地理,又略识机器工程,又承认西洋文明之优越。”材料中的“他”最有可能是 A. 洪秀全 B. 洪仁玕 C. 曾国藩 D. 石达开
|
9. 难度:简单 | |
下面为某校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制作的资料卡片。通过研读卡片,他们从中能得出的关于五四运动的正确结论是 A. 以学生为主力 B. 得到政府支持 C. 上海首先发起 D. 民众广泛参与
|
10.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1944年9月中美两国士兵展示所缴获的日军旗帜。作为历史的见证,这张照片最有助于说明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胜利的保证 B. 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成功阻止日军攻势 C.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组成部分 D. 抗战取得胜利极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
11. 难度:中等 | |
1949年3月,中共总前委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该纲要作了以下军事部署:西路作战集团集结于九江至安庆地区,东路作战集团集结于镇江至江阴一线。根据这一部署,随后人民解放军 A. 展开战略反攻 B. 实施辽沈战役 C. 进行淮海战役 D. 发起渡江战役
|
12. 难度:简单 | |
1973年起,中国陆续加入或重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举重联合会、国际赛艇联合会等,中国体育重新在世界体坛崭露头角。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是 A.“左”倾错误得到纠正 B.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 D.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
13. 难度:中等 | |
有宪法规定:“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它们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这部宪法是
A. 《临时约法》 B. 《共同纲领》 C. 1954年宪法 D. 1982年宪法
|
14. 难度:简单 | |
下图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五十年来,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 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 C.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贯彻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
15. 难度:简单 | |
2015年11月,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会晤。会谈中,习近平指出: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习近平总书记谈及的“核心意涵”是指( ) A.两岸直接“三通” B.“一个中国”原则 C.经济密切合作 D.“一国两制”构想
|
16. 难度:中等 | |
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掌握政权后,美国不顾该国已是关贸总协定缔约方的事实,单方面中止了捷克斯洛伐克在关贸总协定中的权利,对它实施歧视性贸易政策,并极力鼓动其追随国撤回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减税义务。这一史实说明 A. 国际贸易受美苏冷战局势影响 B. 经济对抗是美苏冷战唯一形式 C. 关贸总协定原则从此完全废弃 D.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形成
|
17. 难度:中等 | |
欧盟委员会这样解释欧盟旗帜的文化含义:12是完美和丰饶的象征,使我们同时联想起《圣经》中的12使徒、罗马的12铜表法、一天的12小时、一年的12月……最后,圆形的排列代表了联盟。对这一解释,理解正确的是 A. 联合欧洲十二国为统一国家 B. 封建神学在欧洲占统治地位 C. 罗马法确立了欧盟法制规范 D. 欧洲联合有共同的文化基础
|
18. 难度:简单 | |
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 赔款2100万银元 B. 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 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 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
19. 难度:中等 | |
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A.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 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 宣示了中华民族独立 D. 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
20. 难度:中等 | |
1935年1月,红军占领了重镇后,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其会址位于下图中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
21. 难度:中等 | |
在综艺节目“见字如面”中,朗诵者朗读了20世纪30年代四川地方政府的一份公告——《请识字的同胞念给不识字的同胞听》,它号召民众参军报国,共赴国难。这份公告应发布于 A. 南昌起义时 B. 九一八事变前 C. 秋收起义中 D. 七七事变后
|
22.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战役“作战计划”的最初方案与“批示”。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
23. 难度:中等 | |
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文献的诞生而热烈欢呼。”投票通过这部“伟大文献”的会议是 A.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24. 难度:中等 | |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了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我深信所有国家都会从缓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得到好处。”此后,他的北京之行 A. 推动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B. 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 消除了中美之间的政治分歧 D. 实现了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
|
25. 难度:中等 | |
1997年6月30日23点50分许,英国查尔斯王子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说,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仪式标志着香港在一百五十多年英国统治之后,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这一仪式标志着 A. “一国两制”的提出 B.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C. 英国殖民体系的崩溃 D. 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
26. 难度:中等 | |
某西方学者说:“直到美国觉察欧洲普遍不满与苏联的影响日益扩大的危险同时出现时,它才被迫制定了‘马歇尔计划’,答应为大规模恢复‘自由世界’的工业提供巨额资金。”该学者认为“马歇尔计划”出台的目的是 A. 履行“北约”成员的义务 B. 缓和两大阵营的紧张局势 C. 对抗“华约”集团的冲击 D. 扶持西欧国家和遏制苏联
|
27. 难度:简单 | |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就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28.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中国国宝圆明园鼠首和兔首。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公开拍卖当年从北京圆明园掠走的十二生肖青铜兽首像中的鼠首和兔首,引发中国抗议,轰动全球。文中“当年从北京圆明园掠走”与哪一事件相关?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9. 难度:困难 | |
《中国纪事》评价某一事件:“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该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戊戌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
30. 难度:简单 | |
有观点认为,“农民战争从来只是一种改朝换代的工具,太平天国仍然是旧式农民战争,但已萌发了一些新苗……”。下列与之结论最为相符的是 A.1851年金田起义 B.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1856年定都天京 D.1859年《资政新篇》的出台
|
31. 难度:简单 | |
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日本要这么多赔款,肯定又要加税了,我们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B. 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还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C. 听说有的青年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在那里成立了兴中会 D. 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办厂的人日子更难过了
|
32. 难度:简单 | |
梁启超说:“(辛亥革命后),任凭甚么人,……若再想做中国的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这说明辛亥革命 A. 彻底推翻了封建统治 B. 使人民获得了民主权力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沉重打击了列强侵华势力
|
33. 难度:中等 | |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有两块是反映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这两大历史事件的相似之说法最准确的是 A.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口号 B.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 C.曾在武汉建立与清朝正式对峙的政权 D.革命纲领都有反封建的性质
|
34. 难度:简单 | |
“书生忽戎装,誓保台南北,当时好意气,灭虏斯可刻。”与邱逢甲这首诗歌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35. 难度:简单 | |
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 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 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 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 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
36.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近代报刊以某事件为题材的新闻漫画(“武昌”“瑞徵逃上兵轮”),该漫画反映的事件 A. 开始破坏着中国主权和领土 B. 促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 使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 推动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
|
37.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1916年至1918年中国工人大罢工次数示意图。在此时期工人罢工逐渐形成工人互相支援、同盟罢工的形式,并逐渐形成近代工会,提出资本家不能干涉工会内部事务的要求。这说明( ) A.工人阶级的民主意识在迅速提高 B.工人阶级逐步成为独立政治力量 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D.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运动发展
|
38. 难度:中等 | |
某次会议记录如下: 一、毛泽东同志报告宣传审查委员会决议案。主席(汪):赞成者举手(大多数,通过)。 二、蒋中正同志提出改良士兵经济生活案。主席:以赞成照原案交国民政府办理者举手,表决(通过)。 符合该次会议时期中国历史的史实是 A. 孙中山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制 B.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 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D. 打败国民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
39. 难度:简单 |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以下不属于“重新评价”表现的是 A. 更新观念,学习西方 B. 民族觉醒,一致对外 C. 兴办实业,挽救危亡 D. 崇尚理性,倡导民主
|
40.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对近代文献使用“革命”、“维新(含改革、改良)”的次数统计。其中导致“革命”使用次数最多的相关因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 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的推动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41. 难度:中等 | |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直接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 八路军在抗战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B. 抗日英烈都牺牲于全面抗战期间 C. 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D. 国民政府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42.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提出:只有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时,中国革命才能说是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那么,依据这一观点,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应该是 A. 五四运动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国民革命运动 D. 南昌起义
|
43. 难度:困难 | |
有人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此战役应是 A. 平型关战役 B. 百团大战 C. 台儿庄战役 D. 武汉会战
|
44. 难度:简单 | |
“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A. 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B. 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 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 宣告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
45. 难度:简单 | |
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曾说:“无论哪个国家,当它强盛的时候,一定是边疆安全的时候。因为国家的强盛,必须先把边疆做成金城汤池,使敌国外患无由侵入,然后中枢权威才能巩固,整个国家的安全才有了保障。”下列举措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文成公主入藏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
46. 难度:简单 | |
1953年—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最主要一项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C.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 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
47. 难度:简单 | |
评价中国某一政治制度:“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发展生产力,同唱一台戏”。这种政治制度当指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特别行政区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48.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最重要的表现是 A. 会议代表具有广泛性 B. 讨论了新中国成立问题 C. 通过了《共同纲领》 D. 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策
|
49. 难度:中等 | |
1954年12月,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指出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由此可以看出1954年以后 A. 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 全国政协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 C. 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 政协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50. 难度:简单 | |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诗人在此表达了 A. 爱国思乡 B. 离愁别绪 C. 一国一边 D. 弃家离世
|
51. 难度:中等 | |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指出:……“时至今日,种种条件都对统一有利,可谓万事俱备,任何人都不应当拂逆民族的意志,违背历史的潮流。”当时有利于统一的条件有 ①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 ③大陆安定团结,实行改革开放 ④台湾当局对大陆部分开放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52. 难度:中等 | |
“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其思想精髓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团结一致 D.祖国统一
|
53. 难度:简单 | |
20世纪90年代我国推动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A. 确立人大、政协两会制度 B.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 推行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54. 难度:中等 | |
毛泽东在回忆中苏关系时指出:“1950年,(中苏)对于订立互助同盟条约时,我们的态度是:一条是你提出,我不同意者要争;一条是你一定坚持,我接受。这是因为顾全社会主义利益。”这反映了 A. “左”倾思想影响到外交领域 B. 社会主义阵营由此日益巩固 C. 中苏建交初期合作与分歧并存 D. 冷战格局决定中苏两国外交
|
55. 难度:中等 | |
历史学家曾这样形容新中国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时说:“第三世界国家像从帝国的灰烬中涅盘的凤凰一样,自由、和平、不结盟、勤奋……充满公共美德。”这次会议 A. 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B. 直接促成中国与亚非国家兴起新的建交高潮 C. 改善了中国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D. 促进了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
56. 难度:中等 | ||||||||||||||||
下表中关于新中国外交的历史事件与影响对应准确的一组是
A. A B. B C. C D. D
|
57. 难度:简单 | |
20世纪70年代,打破中国外交僵局、使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是 A. 参加日内瓦会议 B. 出席万隆会议 C.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D. 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
58. 难度:简单 | |
确立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基本框架的是 A. 雅尔塔体制 B. 杜鲁门主义 C. 马歇尔计划 D. 北大西洋公约
|
59. 难度:简单 | |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美国取得上述成果的措施客观上 A. 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 B. 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C. 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D. 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
60. 难度:简单 | |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全人类共同的敌人——饥饿、贫穷、绝望和混乱……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北约组织的建立 C. 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D. 华约集团的形成
|
61. 难度:简单 | |
下图展示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大国较量。下列关于此事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发生在两极格局正式确立后 B. 全面冷战下的局部“热战” C. 苏联核力量弱势下的一次争锋 D. 美苏经过谈判结束危机
|
62. 难度:中等 | |
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课题时,要给以下图片冠一主题,你认为恰当的是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1961-1973越南战争朝鲜战争中的三八线 A. 美苏“冷战” B. 和平与动荡并存 C.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D. 多极化趋势加强
|
63. 难度:中等 | |
20世纪70年代,日本、联邦德国经济实力相对上升,贸易顺差不断增长,因此这两个国家的币种也成为国际上最坚挺的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日元、马克和美元已经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意味着 A. 世界经济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 B. 美国经济衰落逐渐落后于德日 C. 美元不再被国际经济体系认可 D. 美国大力扶植德日经济的发展
|
64.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描述二战后的某一现象“从本质上否定了雅尔塔体系,在地缘政治舞台上作出了另外的选择,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最终都得屈服于这种选择。”作者描述的现象是( ) A. 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 B. 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 C. 中美关系的逐渐改善 D. 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
|
65. 难度:中等 | |||||||||||||
1949年4月4日,12个国家正式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此后,该组织不断吸纳新的成员国,下表反映出
A. 西方冷战意识的加深 B. 全欧洲实现了军事一体化 C. 北约军事战略的调整 D. 两极格局实质上依然存在
|
66.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新冷战’是在新的国际格局背景下,美俄两国围绕国家利益、势力范围而展开的遏制与反遏制、对抗和对峙的局势。”“乌克兰危机就是美俄‘新冷战’局势最终确立的一个标志。”据此可推知“新冷战”( ) A.以欧洲为双方的争夺焦点 B.对全球格局产生了影响 C.是小范围的国家力量对抗 D.不涉及美俄以外的国家
|
67. 难度:困难 | |
1949年.《人民日报》相继刊登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电贺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市人民政府成立”等报道。据此可知此时 A. 中共已转入战略反攻 B.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C. 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 D. 北平和平谈判已经开始
|
68. 难度:困难 | |
“自从一九四九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亲人无从团聚,民族、国家和人民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材料中“来往断绝”的局面结束于 A.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B. 1987年台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 C. 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D. 2008年两岸实现直接通商通航通邮
|
69. 难度:困难 | |
下表所示为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的演进,该演进历程反映了 A. 四国关系变化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趋势 B. 意识形态的分歧主导了亚太地区的局势 C. 国家利益的角逐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变化 D. 美苏争霸左右着亚太地区政治格局走向
|
70. 难度:困难 | |
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新中国 A. 试图摆脱两极格局的影响 B.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 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
71. 难度:中等 | |
《辛丑条约》签订后,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开展了反割台斗争。
|
72. 难度:简单 | |
某战役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此战清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
73. 难度:简单 | |
1927年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清算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
74. 难度:简单 | |
“一边倒”外交政策发展了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
75. 难度:简单 | |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成熟。
|
76. 难度:简单 | |
1971年,恢复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根本原因是第三世界的支持
|
77. 难度:简单 | |
1972年,尼克松访华直接推动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
78. 难度:简单 | |
《我的抗战》一书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卢沟桥事变
|
79. 难度:简单 | |
1853金田起义,打到京畿地区,震撼清廷。
|
80. 难度:简单 |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民主政治迅速恢复,并逐步制度化、法律化。
|
81. 难度:中等 | |
二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随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形势呈现交替变动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美苏两分天下,建构两极格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和彻底瓦解的标志各是什么? (2)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受到除我们中国以外哪些国际力量的挑战或限制? (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和世界形势各呈现什么特点? (4)概括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