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宁夏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载: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主张世界各国在相处中互相监督,实行对等的约束和自我约束,具有法律性和道义性。材料中的最有可能是

A.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 1955求同存异方针

C. 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孔子认为要做到“君子和而不同”,就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新中国提出的哪一项外交政策与孔子这一思想相契合

A.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 “一边倒”

C. “求同存异”方针

D. “另起炉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中国在与西方国家建交问题上有一个国际上前所未有的新创举,与英、荷等国形成了半外交关系,这具体表现在双方同意互派代办而非大使。这项创举在我国建国之初有助于

A.改变半殖民地地位

B.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C.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

D.实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1972年,促使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A. 为了促使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B. 美国为了同苏联争霸

C. 美国预见到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D. 美中关系正常化符合美国的利益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倡导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共同体。“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建设

A. 是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的表现

B. 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C. 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 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和突破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此观点说明了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是(   )

A. 宣传反共反苏    B. 实施马歇尔计划

C. 建立北约组织    D. 实行军事援助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欧洲联盟的形成,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重要表现。它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 欧洲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联盟条约》

B.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条约》

C. 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

D.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联盟条约》——欧洲共同体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28年间,柏林墙分割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也制造了不少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下列对柏林墙的相关反思不符合史实的是

A. 柏林墙的修建是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B. 柏林墙的倒塌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C. 柏林墙的修建有效防止了西方势力入侵东德

D. 柏林墙的倒塌有利于德国的崛起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966年7月1日,法国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体化军事机构。10月,法国退出了北约军事委员会。北约总部从此由巴黎迁至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这表明(    )

A.美国在西方的领导地位受到挑战

B.西欧国家之间的政治合作加强

C.西欧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加强

D.西方国家内部开始从盟友转化为对手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B. 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 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D. 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根本原因是

A. 分封制的瓦解

B. 生产力的发展

C. 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 上层建筑的变化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 需要大量劳力

B. 适时增加肥力

C. 提倡精耕细作

D. 善于积累经验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耕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专制制度的衰落

C. 西方文明的影响

D. 抑商政策的松动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人口的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从下表可推出的正确结论有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3025541

62.9%

1122476

37.1%

 

 

A. 北方安土重迁的观念较淡薄

B. 北宋的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均在南方,使南方人口大增

C. 经济重心南移和战争频繁导致人口不断南迁

D. 由北宋人口数量的减少可知汉唐经济远比宋代繁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哥伦布曾说过: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有了黄金,要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欧洲人对黄金这种贪婪的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A.掠夺黄金是为了满足欧洲人的生活需要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C.资本主义生产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 

D.黄金是哥伦布踏上美洲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根据百濑弘教授在《清代西班牙元的流通》中所作统计,从1700到1835年,由西方流入中国的白银迅速攀升,总额为12亿两左右。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西班牙是欧洲最发达的地区

B.白银主要来自美洲

C.中国率先成为“世界工厂”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英国在1801—1861年,大城市人口平均增长2.085%,而小城镇和乡村人口年均仅增长1.039%,导致英国大城市人口增速更快的主要原因是

A. 黑奴贸易带来大量劳动力

B. 纺织业等制造业的发展

C. 世界市场形成,外来移民的涌入

D. 英国人口出生率迅猛上升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马克思曾经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也去制造这些机器了。这说明:(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C.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

A. 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B. 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C. 大街上电线林立,一到夜晚整个城市霓虹灯闪烁

D. 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产生了些新的因素,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官营洋务资本  外国资本      民族资本

B.民族资本      官营洋务资本   外国资本

C.外国资本      官营洋务资本  民族资本

D.外国资本      民族资本      官营洋务资本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下列企业中最能体现洋务运动初衷的是

A. 开平煤矿

B. 轮船招商局

C. 江南制造总局

D. 发昌机器厂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第一次鸦片战后中国机械进口约为19万海关两,第二次鸦片战后机械进口不到30万海关两,1894年全国机械进口值总计是112万海关两,1895年到1899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大约为200万海关两。1909年到1913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达700万海关两。这实际上反映出

A. 列强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B. 民族工业在甲午战争后获得较快发展

C. 中国关税自主权实际有所恢复

D. 传统手工业基本被大机器工业所取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观察下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请指出B、C表示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

A. 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

B. 产生;初步发展

C. 产生;进一步发展

D. 进一步发展;初步发展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下列表述,与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状况不相符的是

A. 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

B. 民族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C. 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D. 民族工业与传统经济形式相比处于明显弱势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一五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

A.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改善了我国工业地域分布的格局

C.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D.不利于新中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A. 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邓小平指出:“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为此党和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 实施土改    B. 建立农业合作社

C. 建立人民公社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

①改变管理模式

②克服平均主义

③解放生产力

④改变所有制性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分(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表明

A.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

B. 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

C. 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

D. 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演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B. 影视是音像媒介,在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C. 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

D. 这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一个逐渐替代的过程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太后仅坐一下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 慈禧生活俭朴

B. 中国不需要汽车

C. 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 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

A. 同盟会《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

B. 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

C. 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了俄国的主要城市

D. 李鸿章参观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千龙网曾披露《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

标准

1900~1909年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1910~1919年

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

 

 

①西方文化传入

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

④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

⑤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人们通常根据文献资料研究历史,而今以口述回忆为基本史料的口述史正悄然兴起。下列最适合用口述史方法进行研究的是

A. 红军战士长征日记

B. 解放初期的粮价波动情况

C. 鸦片贸易的统计资料

D. 文革时期的民众生活状况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这种思考和议论主要是基于

A.经济危机的影响   

B.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怀疑

C.苏联实力壮大带来的威胁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发展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1936年,美国通过了《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这个立法把作物分成消耗地力的增加地力的两类,政府向那些将耕地由消耗地力的作物改种增加地力的作物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这一举措(   )

A.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 B.否定了《农业调整法》

C.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解决了农业经济危机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

A. 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 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 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 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 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 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 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 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 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 大力推行强权政治

D. 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阅渎以下材料:

2018年是周恩来总理120周年诞辰。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兼外交部长,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下面是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

图1:1951年6月。标题:共产主义分子周恩来。下面小字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图21954年3月。标题:红色中国的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

图31971年11月。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图1,“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这句话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含义是什么?

(2)据图2,“战争”和“和平”分别是指什么?你如何看待《时代周刊》所说的“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3)据图3,美国对“中国人来了”持何态度?为什么?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等,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 

                                ——《新华文摘》2015年第18期 

材料二

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下图是农村城镇化的两种成功模式。 

   

天津华明镇                          瑞士小村镇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格兰西北部大城市兴起的动力,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一现象对农村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时代背景。

(3)结合材料三图中场景,分别指出农村城镇化两种建设模式的特点及制度因素。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就业结构(1820—1998)

 

 

荷兰(%)

英国(%

美国(%)

1820

农业

43

37

70

工业

26

33

15

服务业

31

30

15

1890

农业

36

16

38

工业

32

43

24

服务业

32

41

38

1998

农业

3

2

3

工业

22

26

23

服务业

78

72

74

 

 

——蒋昭使《产业结构问题研究》

比较表中的历史信息,提取其中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