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泰安八中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一模拟训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秦、汉、元、淸这四个朝代的制度或机构中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是

①郡县制

②郡国并行制

③行省制度

④军机处

A. ①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古文献《至正集》中记载“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其中“都省”的职责是 

①都察六部百司     ②执掌全国民政    ③负责全国军政     ④直辖腹里地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 女性地位低下

B. 婚姻讲究门第

C. 择婿方式独特

D. 大臣拉帮结派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维新后的西周政治

①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

②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权力

③周天子掌握诸侯之废立

④周公为天下唯一之大宗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公元前 913 年,楚国第一次称王。公元前 704 年,楚国打败随国,并让周桓王同意其称王。因周桓王不同意,楚君熊通就自立为“楚武王”,此为楚国第二次称王。这说明当时

A. 中央集权制已形成    B. 世袭制已不存在

C. 君主专制得以确立    D. 分封制遭到破坏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A. 周王室衰微,王命不行

B. 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 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 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图所示为秦始皇廿六年诏铭:“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对这一史料解读 错误的是

A. 六王毕,四海一

B. 创建皇帝制度

C. 诏铭所写字体创始于秦代

D. 诏铭颁发于秦统一后26年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这一制度”是指

A. 皇帝制度

B. 三公九卿制

C. 御史制度

D. 郡县制度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A. 推行分封制

B. 设立郡县制

C. 废除郡县制

D. 废除行省制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职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领本省军队。同时,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据此可知元代(  )

A. 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B. 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 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D. 专制主义皇权达到顶峰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清代定制,官员任命由军机处等机构简选,最后由皇帝朱笔圈定简放。但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不仅司道以下官员的任命,皆由督抚奏定,而且邻省督抚的任命,有时也要征求有力督抚的意见。这表明

A. 皇帝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B. 统治危机冲击中央集权

C. 清政府已无力控制地方

D. 地方政府掌握了行政权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春秋晚期晋国大夫赵襄子一日之内拔擢中牟两位出身耕稼的读书人为大夫,并予以田宅。于是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 官学兴盛人才辈出    B. 贵族政治受到冲击

C. 土地兼并井田瓦解    D.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吴晓波在《激荡两千年》一书中评论某种制度时说:“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从这一制度确立之日起,曾独立存在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完全地消失了”。这一制度

A. 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B. 推动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C. 导致知识阶层消失            D. 压制了古代教育的发展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里强调的是

A. 商纣不得人心而武王以德定天下

B. 周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C. 周的历史长久是因为实行分封制

D. 武王在西周建立过程中的功勋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王国维在《商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籍而争之易生,其弊并不可胜穷……”由此制定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A. 广建诸侯藩国    B. 区分血缘亲疏    C. 保证法律执行    D. 巩固分封秩序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钱氏家训·家庭》载:“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强调

A. 道德修养

B. 等级差异

C. 宗法观念

D. 乡风民俗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它

A.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创建皇帝制度

C. 创建三公九卿中央官制

D. 统一全国和创建中央集权制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自古以来,封建帝王就特别注意对官吏进行监督。秦朝时期,中央负责监督其它官员的是

A. 刺史

B. 丞相

C. 御史大夫

D. 太尉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执政官,开始民主改革,在政治上,把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其中第四等级

A. 由出身低贱的公民组成

B. 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

C. 可以担任政府官职

D. 允许参选“四百人会议”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A. 城邦公民的平等    B. 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 共同的宗教信仰    D. 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二、null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这主要反映出古代雅典

A. 少数精英操纵着政府权力

B. 公民意识强烈

C. 公民自由受到严格的限制

D. 人文精神浓厚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希腊民主不同于现代社会的民主。它依赖于小规模的城邦和公民的广泛参与。”“广泛参与”的群体是指

A. 城邦所有人

B. 成年男性公民

C. 城邦所有公民

D. 除奴隶之外的所有人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当时的寡头政治是

A. 贵族政治

B. 民主政治

C. 君主专制

D. 代议制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它的制定

A. 使法律程序更加规范

B. 扩大了法律的适用范围

C. 增强了法律的时效性

D. 使法律的不确定性被压缩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城邦在市政广场上建母亲神的圣殿,将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大会和500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俱都存放于此,以供公民们查询。其目的在于

A. 宣扬神权至上观念

B. 保障公民平等

C. 增强公民参政意识

D. 维护贵族政治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史书记载了埃菲比亚军训制度,参加军训的雅典青年,政治、经济和法律权利受到一定限制。他们的誓词中有:我将永远服从那些合理地进行统治的官员,服从现行法律和将在未来被制定出来的合理法规。这一制度的存在说明古代雅典

A. 对公民义务的强制性有违当时的民主原则

B. 民主政治的范围狭窄

C. 对外扩张战争频繁

D. 国家利益高于个人自由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因此,恩格斯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据此判断,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 人民主权    B. 法律至上    C. 权力制约    D. 轮流执政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首先站出来为苏格拉底辩护的是古希腊另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他在《理想国》中定义雅典的民主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柏拉图认为雅典民主

A. 是形式上的民主代替了实际上的不民主    B. 是最广泛和最狭隘的民主的附合体

C. 是民主的统治阶级统治广大奴隶的工具    D. 是多数人的民主统治少数人的工具

 

详细信息
29. 难度:困难

在威廉三世统治英国时期,“他不允许议会在他去国外时开会,并很少带英国大臣到欧洲大陆去,他自己是自己的第一大臣(首相),指定他所信任的人担任要职”。材料表明,这一时期英国

A. 议会仍旧受制于国王

B. 责任内阁已经形成

C.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D. 国王拥有行政实权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英国社会流行一句谚语:当国王在白金汉宫时,全国人民睡得更安静、更和平。这一现象说明英国社会

A. 君主专制根深蒂固    B. 民主意识相对淡薄

C. 历史传统影响深远    D. 国王统治务实有效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针对美国1787年宪法,民主派领袖杰斐逊称总统制为君主制的“新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美国总统权力很大

B. 杰斐逊拒绝1787宪法

C. 总统其实就是君主

D. 美国政治是假民主真专制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1875年宪法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人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右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左派则把它视为妥协的共和国,需要改善。这说明

A. 左派的宪政主张没有实现

B. 人们对于参政制宪的热情不高

C. 温和的右派主张君主专制

D. 1875年宪法是激烈斗争的产物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国家元首)有权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这项条款应出自( )
A.美国1787年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1890年,普鲁士政府的全部候补官员中有40.4%是贵族,1900年为44.6%,到1914年时,这一比例达到了55.5%。这反映出近代德国

A. 显露革命苗头

B. 政治近代化滞后

C. 军国主义强盛

D. 没有代议制特征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二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似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 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B. 君主立宪制削弱了首相权力

C. 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    D. 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著名史学家钱乘旦指出:“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 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

C. 议会开始限制王权

D. 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

 

详细信息
37. 难度:困难

只有根据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兵变法案》,国王政府才能成立军事法庭,惩办逃兵和哗变者。这表明

A. 议会与国王矛盾尖锐

B. 议会能够干预国王的行政权

C. 国王权力受制于议会

D. 国王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权

 

详细信息
38. 难度:困难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与此相符的推论是

A. “光荣革命”是英国民主政治的巨大退步

B. 责任内阁制是英国资本主义代议制的核心

C. 宪政体制下国王与议会实现了分权与制衡

D. 政治斗争中的谈判与妥协同样具有建设性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沙俄为诱迫清廷承认它侵占东三省合法化,首先表示承认李鸿章代表资格,赞同与清廷议和。英、德等国希银索取更多利益,强烈反对与素有亲俄倾向的慈禧政权开议,拒不承认李鸿章的代表资格。最后,英德等国转变态度,同意李鸿章代表政府,并约定

A. 英商进口税宜秉公议定则例

B. “他人毋得骚扰”天主教传教者

C. 惩治附和过义和团的官员

D. 缔约各方领土间有“通商航海之自由”

 

四、null
详细信息
40. 难度:困难

五四运动发生,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这主要是因为

A. 救亡图存仍是时代的主流

B. 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

C. 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D. 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在全国15个巡抚中,1840年有7个满人和8个汉人任此职,1864—1866年间,均由汉人充任,1867—1869年间,有14个汉人和1个满人担任此职。从1851—1911年,65.4%的总督和77.8%巡抚是汉人。这些变化

A. 证明满汉矛盾得到缓和

B. 表明汉族官僚势力扩大

C. 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 是列强干涉内政的结果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曾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新国家。对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构建的权力模式与“美国式国家模式”,主要区别点是

A. 法治精神

B. 民主原则

C. 分权理念

D. 责任内阁

 

详细信息
43. 难度:简单

林则徐在奏折中说若一百分之中仅有一分之人吸食鸦片,则一年之漏卮即不止于万万两,此可核数而见者况目下吸食之人,又何止百分中之—”其意在说明

A中英战争主要由鸦片引发

B.鸦片走私导致财富外流

C.国人吸食鸦片者占大多数

D.鸦片战争实质是贸易竞争

 

详细信息
44. 难度:简单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提到:“北京同那些最富饶的省份的联系被切断时,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事物.”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国民大革命

 

详细信息
45. 难度:中等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在发给横滨华侨的电报里说:“吾党之希望虽素不在媾和,而亦非全不欲和,战亦非吾目的也。吾党素志之共和政体。近由议和谈判,可见其成立矣。”这表明

A. 辛亥革命在策略上具有灵活性    B. 革命派已放弃武装斗争转向和平夺权

C. 辛亥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D. 孙中山在革命方式的选择上举棋不定

 

详细信息
46. 难度:简单

导致下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下表咸丰初年户部银库数量银数单位:万两

年份

库存银数

新收银数

支出银数

实存银数

咸丰元年(1851)

844.0962

850.8529

956.9910

737.9581

咸丰二年

737.9581

836.1837

1032,6172

541,5246

咸丰三年

541.5246

475.3397

847.1746

169.6897

 

 

A. 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

B. 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

C. 政府投资开办工厂

D. 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六、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4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材料四西周分封制总结了历史经验,把建立地方政权与巩固自身统治有机结合起来,使王室能够有效地对整个领土进行控制。调节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周王室用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改变了夏商时代国王为诸侯之长的状况。分封制促进了诸侯国势力的迅速发展,统一的奴隶制度在各诸侯国得以建立和发展,这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基础。分封制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了文化渗透。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

 

详细信息
48. 难度:困难

近代史上,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级和无产阶级前仆后继,谱写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壮烈诗篇。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划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被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蠲除工商业各项限制;鼓励华侨投资,……2月12日清帝退位,……3月11日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陈旭麓主鳊《中国近代史词典》

材料三:(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

——中共“二大”通过的党纲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的土地分配原则?《天朝田亩制度》是哪一场运动的革命纲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共“二大”的历史意义。

 

详细信息
49. 难度:中等

诗歌可以作为历史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以生动精炼的语言,具体感人的形象,耐人深思的议论,融诗、史于一体,义理深邃、寓意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不准反帝炮台亡,四亿多两作赔款。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

材料四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1)材料一、二、三的三首诗分别针对哪些不平等条约而作,其判断依据是什么?结合这三首诗,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2)材料二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被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四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