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

A. 汉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东到今山东省。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                      (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制

D. 行省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生起,犹如须弥座托着的太和殿的缩影。”这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 民贵君轻

B. 以法治国

C. 皇权至上

D. 天人感应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世袭制

D. 等级制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图所示的是唐代中央机构,其积极意义是

A. 有效地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 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了政治清明

C. 中央机构分工明确,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D. 分清了中央与地方机构的不同职权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秦朝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宗法制

D. 行省制度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左传》中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

①皇帝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郡县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右图所示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称为

A. 三省六部制

B. 三公九卿制

C. 行省制

D. 内阁制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重大变革是实行了

A. 郡县制

B. 郡国并行制

C. 行省制

D. 三省六部制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这一制度形成于(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其中罗马的“伟大”是指

A. 议会制度

B. 专制制度

C. 法律制度

D. 邦联制度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英国史学家约翰指出:“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A. 古埃及    B. 古罗马    C. 古印度    D. 古希腊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材料中的“法律”指的是

A. 罗马法

B. “陶片放逐法”

C. 《人权宜言》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这一法典的产生源自

A. 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B. 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

C. 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    D. 贵族反对教皇的斗争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成文法的意义在于按律判决,任何人不得随意解释法律。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

A. 《王位继承法》

B. 《十二铜表法》

C. 公民法

D. 万民法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A. 察举制的创立

B. 内阁的设立

C. 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D. 军机处的设立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在西方代议制中,突出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法律文件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构就是议会。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英国“光荣革命”开创了议会制

B. 法国总统任命内阁需经众议院同意

C.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国会负责

D. 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的立法权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

A. 平民的权力

B. 商人的权力

C. 教会的权力

D. 国王的权力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德国是20世纪前半期两次世界大战主要发动者,这与其当时政体的哪一特征有关

A. 民主主义

B. 军国主义

C. 自由主义

D. 理性主义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由此可见,国王在英国

A. 无所事事

B. “统而不治”

C. 掌控议会

D. 领导内阁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资产阶级成文法——美国1787宪法,其最能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是

A.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B.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C.实行总统制                        D.实行分权与制衡原则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下图是为纪念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是(  )

A. 英国的《权利法案》

B. 罗马的《十二铜表法》

C. 法国的《人权宣言》

D. 美国的1787年宪法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

A.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C. 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

D. 法德两国君主立宪整体的确立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近代欧洲某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某国”是

A. 英国

B. 苏联

C. 德国

D. 美国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有史学家认为:如果把这一事件看作是一次制度变迁即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那就可以看出制度变迁不一定要用革命的手段非革命的手段一样可行。“这一事件”是(  )

A.十月革命            B.“光荣革命”

C.工业革命             D.二月革命

 

详细信息
29. 难度:困难

下图是美国中央权力结构示意图,该图所呈现的原则有

①专制集权

②三权分立

③制约与平衡

④轮番而治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②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近代法国政局变动频繁,1789﹣1875年间,先后出现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这反映了法国

A. 专制王朝力量强大

B. 启蒙思想日益深入

C. 民主进程历经艰难

D. 政治体制不断完善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三雍正年间……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5所示中央机构开创于哪个朝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

(2)材料一中图6所示的三省六部制哪一时期开始实行?它起到什么作用?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为加强专制而采取的措施。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英国是近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有“议会之母”的称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

——《权利法案》

材料二

材料三当今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作为国家元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她品行端庄,深受人民爱戴。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君主相比,她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拥有的权力有很大的不同。

(1)材料一表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由此奠定了什么政体的基础?

(2)材料二的漫画反映了英王统治的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今英王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于公元前449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诸方面。

材料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摘自《权利法案》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城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指出《十二铜表法》在古罗马的历史地位。

(2)材料二的内容体现了何种政治体制?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个民族区域自治区的名称。

(4)概括上述三部法律文献的主要共性。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责任内阁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政体形式,为资本主义国家所普遍采用。中国古代也曾出现过内阁,但与西方的内阁在性质上截然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的教训,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将全国军政大权独揽自己手中。为处理政务,明成祖时期正式设立内阁,命今解缙等人并值文渊阁,参预机务,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材料二(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原则主要有:(1)内阁需得到议会多数的支持,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2)议会有权倒阁……(4)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总辞职……重新举行议会大选,由新议会决定内阁的去留。

——摘自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一

(1)中国古代丞相制度始于什么朝代?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内阁的职能是什么?

(2)1689年,为限制王权,英国通过了什么法案?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内阁对谁负责?

(3)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有何本质区别?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哪一时期的什么政治制度?三省各有哪些职能?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政体?体现了怎样的原则?

(3)材料一、二反映的两种政体有什么本质区别?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