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阳江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古代中国社会有“出妇”之道,妇女没有家庭财产的继承权,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出嫁后连姓氏都要随夫,也不能继承娘家的财产。这种现象根源于

A. 宗法制的宗族森严原则

B. 早期政治制度家国同构原则

C. 分封制的权力与义务观

D. 宗法制的父系血缘继承原则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史载周公制作礼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说法,最为恰当的是

A. 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B. 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 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

D. 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为另外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这实质上说明

A. 商周的政治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B.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C. 宗法制与礼制之间是因果关系    D. 周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图是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收藏的一块砖,此砖正面以凸线划分为12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被推测为秦代遗物。砖文“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  )

A. 是大一统的王朝

B. 没有自然灾害

C. 人民的生活富裕

D. 社会安定团结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古代中国某选官制度初创的本意是“盖以论人才高低,非谓世族高卑”,结果却造成“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即当途之昆弟”的局面。该制度盛行于

A. 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魏晋南北朝时期

D. 唐宋时期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唐朝前期,世人嫁娶注重门第,特别是大士族之间出现了“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的现象,之后门第的观念逐渐减轻。五代时,世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封建等级观念淡出社会生活

B. 民族融合改变了世人婚姻观

C. 政治制度调整影响社会生活

D. 世人抵制世家大族入仕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耀任宰相,却竞因“不以进士耀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场屋,曾赋诗说:“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拗哭一生体”。这表明科举制度的推行

A. 强化了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

B. 打破了宗族门阀势力对官职的垄断

C. 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

D. 为所有读书人提供了入仕的平台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宋朝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此大臣主张

A. 建立一省制提高行政效率

B. 废除宰相制以强化皇权

C. 实行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

D. 扩大宰相的权力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明太祖曾写诗发出这样的感叹: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成祖时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C、设立内阁制度                D、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A.指出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产生民主制度

C.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D.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公元前462年,罗马平民保民官提出编纂成文法,却遭到贵族反对。由于平民持续不断斗争,公元前454年政府派遗考察团去希腊考察立法。参考两年的考察情况,罗马组建十人委员会编纂出十个铜表法。由于平民仍不满意,第二年在十表以外又制定了两表,作为对前者的补充。十二铜表法的由来,表明当时

A. 罗马法以希腊法律精神为标准而获得迅速发展

B. 罗马人重视运用法律和借鉴外部文明调整社会矛盾

C. 罗马社会在学习希腊民主制度基础上完善了成文法

D. 罗马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变得日趋尖锐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这里的“重大发展”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B. 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法律形成完备体系

D. 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

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主专制?

(4)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段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精彩演说

材料二

 

材料三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芴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伯利克里所阐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请写出材料二漫画通途交通禁行标志的具体含义

(3)结合材料二两图以及材料一,如何理解这句话: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4)依据材料三,苏格拉底所评论的是雅典怎么样的民主形式?他的态度如何?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