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西玉林市2018届高三年级9月份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杜甫在画家刘单创作的山水屏障画上的题画诗“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的创作境界颇为后世文人画家欣赏与向往。王右仲评价道:“篇中最得画家三昧,尤在‘元气淋漓障犹湿’一语,试一想象,此画至今在目。”这说明

A. 唐诗的表意功能胜于文人画

B. 文人画追求诗画一体的意境

C. 中国古代艺术内容是相通的

D. 文人画是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很生气,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办案人员奉命向刘祎之出示了皇帝签发的敕书(命令)。结果刘祎之很愤怒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不经凤阁鸾台(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何得为敕!”武则天大怒,干脆下令刘祎之“即家赐死”。对上述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A. 体现了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B. 三省体制导致宰相专权

C. 中书门下执掌最高决策权

D. 三生六部体制名存实亡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952年4月,周恩来在外交部第一次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区别不同国家的“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而不是“国军的阶级属性”。周恩来的这一外交思想

A. 突破了“两大阵营”界限

B. 否定了“一边倒”的战略

C. 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成为新中国外交指导原则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隶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A. 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 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 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 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在罗马时代,由于奴隶没有诉讼权,恩主(奴隶主)要解放奴隶时,可以请一个人作为奴隶的辩护人装作起诉恩主,问恩主是否要解放这个奴隶,然后由长官宣布奴隶获得自由,后来干脆直接由长官的卫士扮演辩护人的角色。这表明罗马法

A. 重视维护法律程序和权威

B. 保护恩主对奴隶的所有权

C. 注重维护奴隶的人身自由

D. 司法过程存在不规范行为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巴黎公社的机关报《公报》在1871320日的社论中说:巴黎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失职和叛卖行动,已经了解到: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权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到来……他们已经了解到,夺取政府权力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他们必须立即履行的职责和绝对的权利。据此可知

A. 巴黎公社的使命是挽救民族危亡

B. 巴黎公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政权

C. 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

D. 巴黎公社政权具有权力集中的特点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 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 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 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 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十二铜表法》第七表《土地权利法》第9条规定:“高度达15呎的树木,为使其阴影不至损害近邻地区,其周围须加修剪。如果近邻地区的树木因被风吹,倾斜到你的地区来,你可以根据十二铜表法提出收拾它的诉讼”,第10条规定“允许收集从近邻地区掉下的橡实”,以上材料说明十二铜表法

A. 规定行使权利不得侵害他人利益    B.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罗马平民的利益

C. 形式繁琐僵化缺乏灵活性    D. 强调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9593月,台湾当局外交部规定,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称红色中国共产党中国中共政权;提到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些提法的改变反映出其

A. 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理念    B. 放弃了敌视大陆的原则立场

C. 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D. 响应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 《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 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 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 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争亦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

A. 分封制进一步明确君臣等级

B. 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

C.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D. 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材料表明:

A. 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B. 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步强化

C. 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

D. 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下列表格的提示写出其中字母代表的历史含义。

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革命的性质

主要历史意义

A

洪秀全

反封建反侵略农民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者

辛亥革命

孙中山

B

C

南昌起义

周恩来、贺龙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3)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是怎样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上胜利的道路的?

(4)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大事件中得到什么启示?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革命之所以“光荣”,就在于它完成了1640年以后未能完成的任务,只不过使用了另一种手段……尽管英国以后的政治历程仍然是曲折的,但正是“光荣革命”把英国引进了现代社会。

——摘编自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  战争失败后,君主专制主义者在是否设单一候选人的问题上没能达成一致。争吵使得那些支持共和政体的人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可谓应时而生: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871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该宪法有关行政机构的设置、政治体制的架构等,皆可从以上三大因素中找到根据。

——摘编自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光荣革命使用的另一种手段。它怎样把英国引进了现代社会”?

(2)据材料二,说明普法战争对法国政体的演进所产生的影响。结合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说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的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871年宪法为什么要考虑普鲁士的霸权这一因素?它怎样体现了普鲁士的霸权”?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过程和形式所体现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