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衡水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与西方相比,中国人更看重姓氏传承与家人团圆。这从文化史、社会史观的视角看反映出的本质是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 个人观念淡漠

D. 专制王权强大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纪录。其占卜的内容涉及天气晴雨,农作收成,打猎、祭祀等。这一信息说明商朝的政治特点是

A. “家天下”的制度开始确立

B.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 以血缘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D. 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 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 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 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 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是

A. 皇权逐渐削弱

B. 相权逐渐加强

C.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缓和

D. 以皇帝为中心的专制主义逐渐加强

 

二、null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有的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 废分封,置郡县    B. 组成决策机构“中朝”

C. 中央设立“三公”    D. 确立三省六部制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郡县制与分封制主要不同在于(    )

A、郡县分两级,分封分四级

B、分封制主要在周朝实行,而郡县制开始于秦朝

C、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D、郡县制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分封制不利于巩固周王的统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丞相。下列对这种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都是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B.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C.都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D.都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A. 世代相袭

B. 考试选拔

C. 地方推荐

D. 皇帝任命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图中有“赐进士及第,赐进士出身”等字样,与此内容相关的制度是

A. 世官制

B. 科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察举制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图是著名的风景名胜旅游地——卢沟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重大事变表明

A. 国共两党开始正式合作

B. 抗日救亡运动开始兴起

C. 八路军开始进入前线抗日

D. 全民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899年,美国向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对这一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美国是为了帮助中国伸张正义

B. 美国承认列强在华既得利益

C. 美国是为本国资产阶级扩张市场

D. 美国提出这一政策的原因是它军事力量还不够强大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义和团运动中出现了很多家喻户晓的顺口溜,如“七天不梳头,砍下洋人头;七天不洗脸,能把洋人赶;七天不裹脚,天下洋人杀尽了”,“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这些顺口溜佐证了义和团

A. 以农民为运动主力

B. 成员的生活习惯怪异

C. 以天津为斗争基地

D. 把反帝作为主要目标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这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中警告外国侵略者的一段话,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 黄海海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向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 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 争取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

C. 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根本利益

D. 坚持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道。……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 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四、null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汉朝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据此,对汉朝选官标准的判断,说法最全面的是(    )

A. 以孝廉为标准    B. 以才学为标准

C. 以品德和才学为依据    D. 以贤良方正为依据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用是

A. 打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B. 暴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促进了人民觉醒

C. 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D. 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A. 平津战役

B. 淞沪会战

C. 渡江战役

D. 百团大战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如果要再现邓世昌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的场景,我们选择的素材应该是(   )

A. 黄海海战    B. 台湾保卫战    C. 辽东半岛战役    D. 威海卫战役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台湾爱国志士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主要是指

A. 日本对台湾发动甲午战争

B. 俄法德进行三国干涉还辽活动

C. 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

D. 八国联军侵占台湾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据史料记载:八年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对敌作战十二万五千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五十万七千余人。国民党军队击毙日军80余万,平均每年抗击侵华日军40%1943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解救被围英军7600余人,歼灭日军4个师团。从材料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B.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C.国民党军队一直消极抗日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文中的“这场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逃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皆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 九一八事变    B. ·二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辛丑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是指(  )

A. 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中国政治主权完全丧失

C. 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 中国的领土完全为列强所瓜分

 

六、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作用?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名称及其影响。

(3)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主要特点。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读图一至图四,然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

(3)图四中的机构叫什么?设立于哪一皇帝时?标志着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材料一

材料二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三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1)材料一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哪个战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

(3)材料三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