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卷(12月)历史(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载:“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②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③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上述材料①②③处应分别填人

A. 儒家、墨家、法家

B. 道家、墨家、儒家

C. 墨家、儒家、道家

D. 儒家、法家、墨家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一个小孩在井边玩耍,不小心跌入井中。路过井边的人,见此情景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救助这个小孩。与材料伦理观主张一致的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中国有“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等处世格言。这些格言体现了       思想

A. 儒家的民本

B. 道家的无为

C. 法家的法治

D. 墨家的尚贤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有学者指出:中国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与下表信息对应准确的一组是

同情行将消逝之封建

承认正在萌长之专制

厌弃一切制度

同情宗法

反对宗法

放弃宗法

④个人观点

①贵族观点

②平民观点

③君主观点

 

 

A. ①道家②墨家③法家④儒家    B. ①儒家②法家③墨家④道家

C. ①儒家②墨家③法家④道家    D. ①墨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儒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 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 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 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 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张体现了

A. 进步史观

B. 天命史观

C. 循环史观

D. 英雄史观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 兼爱尚贤

B. 主权在民

C. 以民为本

D. 道法自然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 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 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 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A. 礼制观念淡化

B. 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 崇尚法家思想

D. 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二、null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A. 韩非子

B. 孟子

C. 董仲舒

D. 朱熹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下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

A. 汉朝

B. 魏晋南北朝

C. 隋唐

D. 宋朝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有不尽也。”这句话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A.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B. “格物致知”

C.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 “存天理,灭人欲”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陈寅恪认为宋朝尚气节而羞势利这是因为当时(     )

A.理学逐渐盛行  B.商品经济繁荣

C.儒学受到冲击  D.中央集权加强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明清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有如“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天下为主,君为客”、“经世致用”等观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出现了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

B. 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

C. 宣告了宋明理学地位的完全沦丧

D. 诞生了成熟的启蒙思想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学者黄仁宇曾说:“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作者意在说明明朝

A. 缺乏社会变革的新经济因素

B. 专制的社会环境压制人性发展

C. 八股取士钳制了国人的思想

D. 闭关锁国导致中西文化的隔绝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有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化模式主要存在三种:

①“早期启蒙”模式

②“冲击——反应”模式

③“侵略——革命”模式。如果按这些模式进行历史分期研究,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分别是

A.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明中后期

B. 明中后期、鸦片战争、太平天国

C. 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维新运动

D. 明中后期、鸦片战争、维新运动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启祯野乘·徐文定传》中载,“(徐光启)尝学声律,工楷隶,及是悉弃去,(专)习天文、兵法、屯、盐、水利诸策,旁及工艺数学,务可施用于世者。”这表明徐光启

A. 强调精耕细作

B. 主张发展水利事业

C. 重视经世致用

D. 致力于西学东渐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这一思想

A. 不利于中医向现代化发展    B. 否定了人对自然的作用

C. 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D. 是汉代儒学发展的产物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

A. 经济重心南移到珠江流域

B. 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C. 选官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D. 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图是山东汉代墓室中出土的乐舞百戏画像石拓片。作为史料,它可以用来研究古代中国

①戏曲表演的发展

②绘画艺术的演变

③墓葬文化的沿革

④火药武器的使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明代画家仇英的《清明上河图》长9.87米,高0.3米,画中各色人物超过2000个,茶肆酒楼、装裱店、洗染坊等生活情致,天平山、运河、古城墙等地标性建筑皆清晰可辨,整个画卷充满江南的山青水绿之美。仇英这幅画作是

A. 古代最早的风俗画作品

B. 江南工商业发展的反映

C. 对西洋绘画技法的尝试

D. 明末进步思潮流行的体现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为野 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现题中,是 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由此可知( )

A. 宋代风俗画盛行于宫廷和民间

B. 宋代统治者治国水平和艺术才能都很高

C. 宋代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

D. 宋代绘画反映出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台湾学者傅乐成认为,宋文化与唐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型。比如在诗歌上,宋诗写得深奥含蓄,将唐诗的丰腴、通脱、旷达,化作瘦劲、深刻、曲折而富于哲理。形成宋诗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A. 宋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 宋代理学的影响

C. 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 宋代租佃契约关系的定型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张炎在《词派》中评价宋词中的某流派时说:簸弄风月,陶写性情.盖声出于莺吭燕舌间.稍近乎情可也.这表明该流派词作

A. 构思深细缜密,意境婉媚轻柔    B. 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

C. 视野雄奇广阔,气象恢弘奔放    D. 题材狭隘空虚,缺乏意境创造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的实质是

A. 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B. 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

C. 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D. 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说到宋词,有人誉称“唱彻宋代的歌声”。当其时,词坛群星璀璨,词风或豪放雄壮,或婉约细腻。其中“婉约细腻”的代表人物是

A. 苏轼

B. 辛弃疾

C. 柳永

D. 关汉卿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大约在崇宁年间(1102—1106年),瓦舍已经遍布汴梁东西南北四域。瓦舍里所表演的游艺种类繁多,如演杂剧、影戏、杂伎、说史书、谈经、舞番曲、鼓子词、卖嘌唱等,百戏杂陈,雅俗共赏。来瓦舍的观众,除市民外,还有手工业工人、商贾、护城的禁兵、进城的农夫。导致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 政府放松对商业的管理

B. 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C. 词、话本等文学体裁兴起

D. 古代戏曲艺术走向成熟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中国戏曲、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并称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四世纪初,中国戏曲到十二世纪末也走向了成熟。其共同原因是(   )

A.艺术的形式趋于高雅              B.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封建统治的政治需要              D.知识分子阶层的兴起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

A. 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

B. 刻意表现奔放情感

C. 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

D. 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A. 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 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 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 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 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 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 都宣扬了个性自由解放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15~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  )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西欧社会的转型

C.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             D.整体世界的形成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马克思·韦伯认为,传统的天主教鄙视世俗劳动……但在新教那里,世俗生活中职业具有神圣的意义……是侍奉上帝的手段和荣誉……与此同时,新教徒拒绝享受他们创造的财富……导致资本的积累。作者旨在强调

A. 新教理论助推了资本主义发展

B. 新教废除禁欲主张任意享乐

C. 新教教义尊奉上帝的至高无上

D. 新教信仰必须借助特定仪式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题文)“九十五条论纲”指出:所以他们进入天堂,要靠经历许多艰难,而不靠人平安的保证。据此可以推断材料

A. 宣扬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B. 打破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C. 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D. 主张因信称义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1517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破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白话文《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 否定信仰上帝    B. 主张废除教阶制与宗教仪式

C. 挑战教会权威    D. 极力宣扬《圣经》的至高无上

 

详细信息
36. 难度:困难

王阳明与马丁路德生活在同一时期,但二者所起的历史作用是不同的这里的历史作用主要指

A. 促进思想解放    B. 破除既定权威    C. 强化主体意识    D. 推动社会转型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国》中阐述的政治哲学的突出特征就是整体主义或集体主义。他把社会整体视为唯一的目的,强调个人是为整体服务的工具。由此可见,柏拉图著《理想国》

A. 强调对道德知识的追求

B. 反对直接民主制度

C. 基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D. 试图挽救城邦危机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柏拉图在最后一部著作《法篇》中明确提出:要同时设立两位王而不是一位,从而使他们的权力有更加合乎比例的限度。甚至在那以后……注意到你们的统治者仍旧会有狂热之举,就设法限制王族的专横,让二十八位长老在处理国务时发出与国王同等的声音……引入一个礼仪官的职位,由抽签决定,作为一种约束。这一主张

A. 蕴含着分权制衡的思想萌芽

B. 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本框架

C. 指出了轮番而治的潜在弊端

D. 成为罗马设立元老院的理论基础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古希腊有人设想: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只能看到洞口活动的动植物因身后矮墙上前方的一堆火投射到洞壁上的影子。因此,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这一设想旨在强调

 

A理性高于感觉

B关注人的世界

C认识源于感觉

D美德即是知识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A. 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 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 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

D. 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四、多选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困难

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A. 《春秋繁露》

B. 《四书章句集注》

C. 《儒林外史》

D. 《孔子改制考》

 

详细信息
42. 难度:困难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这里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

A. 强调“人欲”是“天理”产生的根本基础

B. 认为“天理”和“人欲”相互依存、互相包容

C. 具有关注社会现实和百姓生存的民生意识

D. 与统治阶级的“天理”有一定的差别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古代希腊文明萌芽了早期人文主义精神。下列言论体现这一时期人文精神的是

A. 知识即美德

B.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人非工具

 

详细信息
44. 难度:中等

被学者称为轴心时代的公元前 800 至公元前 200 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许 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与西方,他们虽互不知晓,但思考的问题却有相似 之处。下列属于当时中国和希腊思想家相似的观点是(        )

A. 万物源于水    B. 是世界本原

C. 顺应自然    D. 重视道德

 

详细信息
45. 难度:中等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的、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正在崛起。下列属于“市民文化”的是

A. 宋代话本

B. 宋明理学

C. 元代杂剧

D. 明清小说

 

详细信息
46. 难度:简单

2015年为“中英文化交流年”。作为“中英文化交流年”的重点项目,《杨门女将》和《霸王别姬》两部经典大戏赴英国的利物浦和伦敦进行演出并获得巨大成功。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准确而全面的是

A. 正式形成于清朝道光时期

B. 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C. 京剧是在徽剧和汉剧的基础上,兼收昆曲、秦腔等优秀剧种的特长逐渐演变形成

D. 形成于乾隆年间

 

详细信息
47. 难度:中等

唐代是我国封建时代文化的高峰时期。下列有关唐代文化现象正确的有

A. 出现世界上迄今所知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B. 由隋人唐的书法家创立了“颜体”和“赵体”

C. 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出现

D. 民间出现“曲子词”

 

详细信息
48. 难度:中等

宋以前,印刷刊行的主要是日历、佛经。宋初,在宋太宗的主持下,大量编印出版典籍,并着手编纂一套权威版本的经典文本。至继任的宋真宗时,刊印了《七经义疏》,共165卷,民间刊印儒学经典的数量也大量增加。以上现象

A. 推动了活字印刷术日臻完善

B. 促进了儒学思想的广泛传播

C. 有利于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

D. 强化官营印刷业的垄断地位

 

详细信息
49. 难度:困难

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是

A. 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B. 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 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D. 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详细信息
50. 难度:简单

历史上中西文化交相辉映,下列人物同属一个世纪的是

A. 孟子

B. 亚里士多德

C. 达尔文

D. 曹雪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