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1月内部特供卷历史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山西太原县前清举人刘大鹏在辛亥革命后一直以“清代遗民”自居,直到九一八事变之后,他才逐步放弃“大清”和“民国”的区分,而基本以“中国人”为其身份认同。作为例证,这一变化可说明

A. 传统士大夫思想保守

B.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国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在考古发现的汉代官吏墓葬中,陪葬品除《秦律》等大量律令外,还经常伴有一些用来预言凶吉、卜定疑难的简册,如《日书》等。这反映了当时

A. 沿用了秦代的基本政治制度

B. 治国思想发生根本改变

C. 儒学融合了法家、阴阳家思想

D. 社会生活受神秘主义影响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唐太宗曾问负责《起居注》的史官褚遂良:你近来主持写《起居注》,里面记了些什么呢,我可以拿来看看么?褚遂良回答道:现在的《起居注》,就像古代史官记录君主的言行一样,左史记言,右史记行,完备无漏地记下好的和坏的,就是希望君主不做非法的事,还没听说过君主可以自己随便拿去看的。据此可知

A. 《起居注》客观地反映了君主言行

B. 唐代君主专制制度尚未成熟

C. 古代官僚在职权上有一定的自主性

D. 史书编撰传统有效制约君权

 

二、null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据史书记载,明朝时成都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但“千里无一桑株”;四川的阆中“家种桑而人饲养”,却不搞丝织业。这些现象反映了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城市规模的扩大

D. 长途运输的便利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等类,并一切贵重之器物,则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 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

C. 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

D. “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844年,清政府曾多次“密谕”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督抚,要他们设法大力鼓励当地商民投资开采银矿,并特别强调“官为经理,不如任民自为开采”,可使“民生国计,两有裨益”。这一做法是为了

A. 应对白银外流带来的危害

B. 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C. 缓解西南地区的社会矛盾

D. 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困难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周文王与正妻的儿子康叔封于殷商故都,继续采用殷商的法律,按照周的绳索长度计量土地。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封于夏朝的中心地带,沿用夏朝的政治制度进行管理。这说明西周初年统治者

A. 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 对被征服地区采取安抚政策

C. 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意图保护地方文化的独立性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1953年至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8%,其中内地为20.4%,沿海为16.8%。“二五”期间,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湖北等内陆地区。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政府采用均衡发展的战略

B. 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

C. 内陆地区有良好的工业基础

D.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在古代雅典实行国葬制度,国家为阵亡者举行葬礼,并出资抚养阵亡者遗孤。在葬礼上,不仅要举行葬礼游行,还有演说家发表演说。演讲者在发表演说时要赞扬城邦,赞扬在战争中牺牲的人,还要赞扬雅典人的祖先和先辈,以及那些仍旧在世的人。据此可知在古代雅典

A. 演讲是政治家的必备素质

B. 军事斗争对城邦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 推崇“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个人存在的意义以城邦存在为前提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象征。然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看,早在公元1世纪末,古罗马的赫罗就已发明了最早的蒸汽机,并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在文艺复兴时代,赫罗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蒸汽机的基本知识为更多欧洲人所了解。上述现象说明

A. 人文主义者重视发展科学技术

B. 赫罗蒸汽机存在技术缺陷

C. 经济发展是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

D. 工业革命始于蒸汽机的发明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21年夏,苏俄开始取消国家对企业的供应,企业自己到市场去采购资料,其活动严格建立在经济核算、自负盈亏、经济独立的原则之上。亏损和不盈利的企业(主要是前几年与生产军工产品有关的)则关闭或暂时停业。这种做法

A. 保障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B. 扩大了企业经营的自主权

C. 背离了计划经济的轨道

D. 改变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对外援助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援助资金由只能用于私人企业扩展到政府控制的企业;援助重心由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转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盟国。这一调整

A. 加剧了两大阵营的对峙

B. 加速了美国经济的衰退

C. 扩大马歇尔计划的范围

D. 导致资本主义阵营分化

 

四、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天文学兴盛颇早,授时颁历一直是历代君主的要务。例如,北宋确定了西夏的附属地位后,宋真宗将新历和冬服赐予西夏。在元政府的支持下,郭守敬吸取阿拉伯天文历法的优点,创立《授时历》。它所确定的地球公转时间比实际相差仅26秒。明朝建立后不久,政府对《授时历》进行了微改,并将其命名为《大统历》。清朝政府也将修改历法作为头等大事,传教士汤若望参与制定的《时宪历》很快被颁布实行。

——摘编自张培瑜等《中国古代历法》

材料二民国建立之初,以新历(西历)为官方历法,行政机关、城市采用新历,乡村民间可依旧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继续推行中西(新旧)合历。1928年至1934年间,南京国民政府集中力量废除旧历。政府查禁旧历书、颁行新历书,取消“二十四节气”;要求商家按新历确定结账日期、签订契据等;废止旧历节日,代之以新的纪念节日。此后,商家按新历确定结账日期、签订契据成为商界主流。但在推行新历时,政府遇到了许多阻力,特别是禁过旧历年节的做法,遭到百姓的抵制。1934年后,政府不再干涉民众过旧历新年,也渐少提及“废除旧历”。

——摘编自左玉河《南京国民政府废除旧历运动评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历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中西合历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其影响。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汉(公元前

221~220年)

秦汉实行郡县制

秦朝统一文字

秦朝修长城防御匈奴,秦汉长期同匈奴作战

秦朝修建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

秦汉法律细密,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秦汉时期丝绸、造纸、漆器以及冶铁技术领先世界

汉朝出现《氾胜之书》

汉朝开通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

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

罗马帝国(公元前

27~476年)

在新征服地区设立行省,权力向君主和将军集中

在不列颠修长城抵御外族入侵,罗马长期抵抗外族侵略

修建以罗马城为中心通往帝国各地的硬面公路

法律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体系日趋完备

玻璃工艺、银器、铸币和采矿技术先进

科鲁美拉写就名著《论农业》

海外贸易发达

确定基督教为国教

 

 

——摘编自胡孝文等《秦汉与罗马:帝国时代的倒影》

从上表中提取秦汉与罗马帝国的相关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帝国时代”的特征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地区挺进,揭开了开创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在此前后,蛟洋、赣西南、闽西等革命根据地,先后建立了蛟洋农民银行、江西工农银行、闽西工农银行等金融组织。这些金融组织各自发行了货币,货币的流通使用有特定的范围,货币发行有充足的准备金,纸币可随时兑换银元,币值比较稳定。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正式营业,7月发行纸币和银元,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内统一流通。纸币上多设计有马克思、列宁头像,或有“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等口号。临时中央政府加强货币管理,保障币值基本稳定。1933年9月后,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和王明的“左”倾错误,中央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极度困难,国家银行大量发行纸币,导致币值贬值。临时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币值,但终因革命形势急转直下,无法扭转通货膨胀的局面。1934年10月后,国家银行发行的货币逐渐退出了流通领域。

——摘编自罗华素《中央革命根据地货币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央革命根据地货币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行货币的意义。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洛伦佐·瓦拉(1407—1457)是15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历史哲学家、语言学家,也是西方文献校勘与辨伪方法的开拓者之一。瓦拉出生于罗马,曾作为书记官服务于那不勒斯国王。1431年在《论快乐》一书中,他公然和罗马教延唱反调,阐发了“惟有自然才能至善”的人性论,热情赞扬享乐主义。1442年在《论修道士的誓言》里,瓦拉进一步否认政教合一是完善的政治制度,抨击天主教修道院的“发愿”制度,斥责修道士们出家入院之前宣誓的“安贫、守贞和服从”三大誓言违反“自然”生活。他指出,人的行为完全可以在圣神向善的宏观指导下发挥自由意志,达到“至善”。瓦拉最有影响的著作是1440年写成,1517年开始震惊世界、名垂千古的小册子《君士坦丁伪赠札考证》。它证明了《君士坦丁赠礼》是中世纪天主教会伪造的文件,从而否定了教皇在西欧的世俗统治权。

——摘编自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伦佐·瓦拉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伦佐·瓦拉思想形成的背景及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