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南省衡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左传·定公四年》载;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材料表明

A. 殷民六族取得与周族同等的地位    B. 宗族关系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

C. .周公成为天下的绝对大宗    D. 智慧和和品德是分封的重要依据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门阀政治,出现王与马,共天下” (贵族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东晋大权的民间谚语,而到了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各级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贵运转。这一变化从根本上有助于

A. 削弱贵族集团

B.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加强官僚政治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 材料表明

A. 当时社会对科举及第崇拜的价值取向    B. 科举制打破了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

C. 科举制促进了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    D. 科举制利于社会整体文化索养的提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宋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反而将各地的水之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给了真宗。材料反映了

A. 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    B. 宋代政治危机日益加深

C. 经济发展推动政治民主    D. 相权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秦代.监察御史受中央御史大夫节制,属于中央政府委派的驻郡监察官员; 宋代诸州监察官通判,是皇帝差遣到诸州专察知州的监察官,监察和制约州县官吏的一举一动; 元朝,设行御史台为地方最高监察机关. 其性质属于中央御史台的派出机构,材料表明古代监察机构的特点是

A. 分权制衡,有效管理    B. 秩低权高,以小监大

C. 机构独立,自成系统    D. 选官高标,管理严明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元时,在今天河北、山东、山西等大都周围地区设置单列的行政区划, 名为腹里。对腹里实施直接行政管理的机构是

A. 宣政院    B. 中书省    C. 枢密院    D. 宜慰司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载:“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此不知胡汪当周时右此事否。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诗议日积,则祸患日深。这说明当时

A. 内阁取得了官吏任免权    B. 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

C. 六部停止了运行机制    D. 相权日益受阁权抑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都创造了不同类型的辉煌灿烂的文明,这种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地理环境的不同,中华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而希腊交明产生于蓝色的海洋

B. 政治制度的不同: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 而古代希腊实行民主制度

C. 经济制度的不同: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发达,而古代希腊的商品经济发达

D. 公民的素质的不同: 古代中国人的参政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远远落后于古代希腊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

受害人得诉诸行赔偿。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种一致的是

A. 橡树的果实落于地时,得人邻地拾取之

B. 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而获得解放

C. 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

D.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易中天在《我们的反思》中曾这样评价道: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的精巧的设计是指

A. 英国《权利法案》    B. 美国1787年宪法

C. 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钱乘旦说, 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直到1870年后. 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 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1870年后. 法国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A. 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法国人的思想    B. 共和国和君主制之间的斗争逐渐平息

C. 工业革命改变了法国社会的力量对比    D. 巴黎公杜失败后工人运动再度高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林则徐是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人物之一,学术界对其研究颇多。下列对此研究最有价值的材料是

A. 《林钦差与鸦片战争》著作    B. 关于林则徐的史学论著

C. 长篇历史小说《林则徐》    D. 林则徐的奏折和书信影印件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者爱国者深感满足,并被冠以赞美之词。然而.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和汽船的行为。则往钱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谴责。上述材科体现的史观有

A. 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    B. 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C. 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D. 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陈旭说认为: 维新派策动的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与之相

适应的物质力盈。材料中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物质力量是指

A. 中国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客观条件    B. 中国尚未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潮流

C. 维新派投有掌握强大的军事力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滞后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革命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推翻中央集权,它的方式(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本身就是反中央集权的.”由此可知,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

A. 结束专制统治    B. 实现民族独立    C. 引发军阀割据    D. 强化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

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的理解是

A. 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B. 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C. 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D. 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晚清民国时期.将不受约束的国家最高统治者关进民土国家法制框架·椎动中国现代化.

就是众多先贤的中国梦”.为此他们

A. 发布《钦定宪祛大纲》    B. 制定中华民国临性时约法》

C. 制定《中华民国约法》    D. 颁布资政新篇》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字先生指山:《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感到不满意的是战胜国而不

是战败国材料中说的战胜国不满主要指的是

A. 来实现占领中国大片领土的野心    B. 未实现控制清政府的愿望

C. 未达到占领中国布场的目的    D. 未满足操纵中国经济命脉的要求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蒋介石曾告诉国民说:我国自清季开始与列强订立不平等条约以来,到了去年正是百周年。我们中华民族经五十年的革命流血,五年半的抗战牺牲,乃斯不平等条约百周年的沉痛历史,改变为不平等条约撤废的光荣纪录。……”蒋介石这段话发表于

A.民国三十年    B.民国三十一年    C.民国三十二年  D.民国三十三年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这条道路最最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因此.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这条道路是指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城市暴动的革命道路

C.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D. 改革开放的道路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

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

多分一倍.”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

A. 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争取大多数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B. 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C. 发展生产增强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实力

D. 体现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为纪念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

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该会议标志着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B. 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指导思想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历史链条不是光滑平直的,而是有一个一个环节的,这些环节就是产生重大事件或历史

转折的年份。据此判断下面哪一年份可成为世界现代史线索中的重要环节

A. 1500    B. 1848    C. 1917    D. 1945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书于2012213日至17日访问美国。由于台湾方面马英九连任.两岸关系进一步和缓,台湾问题不是习近平此次访美的重要议题,但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机透露,习主席访美期间举行的一系列会谈中.中方不例外“地提到了台湾问题。这表明

A. 在台湾问题上中国采取了强硬的方式    B. 中美双方迫切希望建立外交关系

C.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D. 美国愿意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美国前驻中国大使洛德说.“九一一之前,中国取代前苏联.成为一个新的威胁··…中

美关系其实没有看上去那么糟,.九一一之后··…中美开始在一些地区和国际事务上合作。但是·…中美关系也没有看上去那么好。”以下对材料中美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两极格局解体后,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②两极格局解体后.中国的国际战路地位上

.③九一一事件后.双方的外交政策更加务实。④九一一事件成为中美关系变化的一个契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9492月,美国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总结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如果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要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是找们有能力解决,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以上言论体现出美国外交政策是

A. “冷战’政策    B. “和平演变”战略    C. 孤立政策    D. 经济扩张政策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 20世纪50

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

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关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让会.这实质上意

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材料中“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

的寓意是

A. 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B. 世界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C. 美苏两极格局己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D. 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出现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题文)普京淡到柏林墙时表示人类历史上有过很多种阻挡工事和分界线,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国万里长城。“她为什么能够屹立成百上干年? 因为她保护了人民,而柏林墙却分离了人民。”下列对长城和柏林墙命运不同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中国的万里长城因是民族象征而闻名    B. 柏林墙因象征“冷战”而令人痛恨

C. 都是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产物    D. 普京比较两者的用意在于重视民心所向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阿拉伯之春”, 又称“阿拉伯的觉醒” ,是指自2010年年底在北非和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和其它地区的一些国家发生的一系列以民主和经济等为议题的社会运动.这场运动从突尼欺开始.席卷整个阿拉伯世界. 波及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 阿尔及利亚、约旦等其他阿拉伯国家乃至非阿拉伯国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稳坐江山数十年之久的政治强人和独裁者如多米诺骨牌般接二连三地倒下。导致这场运动出现的因素有:

两极格局结束之后,世界力量对比失衡②这一地区战略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重要;③美、俄、中等世界大国的插手和争夺这一地区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突出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津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 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 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    B. 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

C. 大国对杭激烈    D. 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历史认识是多元化的,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认识可以有不同的观点. 看问题立场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失败标志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 战争的后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甲午中日战争研究述评》

材料二  甲午一役的失利井非洋务远动的破产.也并未打断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相反,它具有积极意义: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中国现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

                                  ——雷颐《甲午之败与中国首次现代化转型》

材料三  战胜的日本确保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侨头堡,获得的巨额战争赔款加快了以军需

产业为中心的产业化,同时镇压了抵抗日本侵略的东学农民运动,强迫进行甲午改革,扩大

了对朝鲜的影响力.以甲午战争为契机,长期延续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宣告瓦解。

                                    ——韩国国定教科书

材料四  日清战争是作为欧美式近代立宪国家而发展的日本与中华帝国的决战。被称为

“沉睡的狮子”而让人惧怕其潜力的清朝,与世界的预料相反,一下子就败给了新兴的日本,

自古以来东亚所持续的中华秩序崩溃了.其后,列强诸国群聚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

地〔借用他国领土的土地),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点。

                                  ——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

(1)据材抖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甲午战争对大清王朝造成的强烈冲击

(2)据材料三说明韩国史学界普遍关注甲午战争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韩、日教科书认为甲午战争对东亚历史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谈甲午战争给当下中国的启示。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吉利民族既尊重传统又善于变革,当他们发现只有推行变革才能更好地尊重

传统时.他们就放弃旧的阵地,接受变革,去尊重新的传统;他们在推行变革时,又以维护

和尊重传统为己任.·……以传统在外壳上的完整延续和内涵上的不断更新,英国形成了以温和的改革与合理的妥协为特征的政治文化特色,即“在冲突中达到融合”的渐进模式.

                        ——姜守明《高中英国史教学与史学范式》

材料二  所谓阳光:是指北美革命的性格,温和而耐久,而闪电则指法国革命之特色,

爆发于黑暗,电闪雷鸣,暴雨如注,照亮并荡涤旧世界的角角落落,但也迅速回归黑暗。……

1787年美国建立的宪政制度,从历史说,与其说是与以往冲突一刀两断,不如说是诸多传

统因索的综合,总统为民选,为民主制之大胜,然而总统执行权之集中,则可使人想起历史

上的酋王与君主;国会一分为二,参议院如贵族制,众议院则回归民主制;最高法院大法官

干脆与民主制绝缘,由总统钦定,且终身任职,有如罗马元老制之孑遗。这是个民主、贵族、

元老、君主四合一的制度,不今不古,只能称“复合共和制”。而在法国,“共和”则仅仅理

解为君主制的对立面,以一根腿的“民主”踢翻四个脚的“共和”。议行合一,“金鸡独立。

单一民主爆发为千钧霹雳之“闪电”,复合共和只能集束为冬日之一缕“阳光”。

                  ——夏玉成《阳光与闪电:社会变革过程中传统价值的再患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近代政治文化发展呈现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法两国在变革的方向和内容上有何差异。

(3)综合材料一、二,概述“阳光革命”和“闪电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