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秦汉以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先后经历了州郡推荐的察举制,门阀士族控制的九品中正制,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这反映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

A. 由重才学到重品德    B. 由不公平到公平

C. 由重血缘到重才学    D. 由封闭到开放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

B. 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C. 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 隋唐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始由郡县两级转变成州、郡、县三级制。

 

二、null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20世纪是中华民族从贫弱、屈辱中奋起,走向伟大复兴的世纪。下列关于20世纪中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 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

D.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孙中山于1912年3月5日颁布《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云:“满虏窃国,易吾冠裳,强行辫发之制,悉丛腥膻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淄流,以终余年,痛矣!”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力倡剪辫的主要目的是

A. 改变社会风气

B. 恢复汉族传统

C. 废除专制统治

D. 革除满清恶俗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有民谣道:“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打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清方记载则是:“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长毛非正统,依旧让咸丰。”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两首歌谣应是1856年后流传开来的

②反映的是天京变乱的历史事实

③前一首说明了农民阶级的信仰发生了动摇

④后一首揭示了地主阶级对太平天国内乱的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幅对联中的先行者(  )

A. 洪秀全    B. 梁启超

C. 孙中山    D. 毛泽东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在新中国政权建设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都注意吸收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以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为例,63名委员中,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30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人。这最能说明

A.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 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 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D.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确立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④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A. ①④③②    B. ①②③④    C. ②①③④    D. ①②④③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规定了在发生与第三国冲突时互助的义务。在理论上,条约规定中国有义务在全球范围内驰援苏联;而实际上,也意味着如果中国周边地区的潜在危机加剧,中国将得到苏联的安全保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保障了1950中苏双方的国家安全

B. 实践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宣告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D.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2012年,中国在非洲已援建3000多公里铁路,100多所学校,减免其200多亿人民币债务,谱写了中非友好新篇章。新中国与非洲友好开端最早可见于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不结盟运动    D. 26届联合国大会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宣称:“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法律的格式均以会议与民众决定的字样开头。”这表明

A. 雅典重视民主和法治

B. 《论法的精神》影响深远

C. 雅典立法权属于全体居民

D. 雅典社会不存在阶级差别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的指控。这里的“保护人”实际上相当于今天的

A. 法官

B. 陪审法庭成员

C. 律师

D. 公诉人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1936年,英王乔治五世去世后,爱德华八世继位。爱德华八世坚持同离过两次婚的美国人辛普森夫人结婚,致使国内议论纷纷,从议会到老百姓一片谴责声。在受到下院和首相的非难后,他被迫宣布退位,由弟弟艾伯特继承王位。这段材料反映出英国国王

A. 是国家的象征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B. 没有政治地位和实际权力

C. 任期长短由议会和首相决定

D. 任何事情都不能自主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面是近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写的内容应分别是

项目

法国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皇帝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国家元首任期

任期制

终身制

政府首脑

总统

 

 

A. 总统、世袭、皇帝

B. 总统、世袭、宰相

C. 总统、选举、皇帝

D. 总统、选举、宰相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 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C.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四、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以渐进改革的方式把传统政治转化为民主政治。法国则是在革命和复辟的反复中、共和与君主的交替中,以“进两步退一步”的方式,艰难地实现了政治民主化……尽管从政体形式,机构设置等方面有所差异,但制度本质上却极具相似点,这也暗合了“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古老的西方谚语。

——李剑鸣《世界历史上的民主与民主化》

材料二对于参加1787年费城制宪的美国的“国父们”来说,制宪的目的不是创造一个十全十美的、正义民主的、能流芳百世让后人和他们敬仰的政治体制,而是为了寻求一种现实的、有效的、能够及时挽救正在走向失败边缘的美利坚的政治途径。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三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四现在世界的趋势,既不容许我们重返古代,也不容许我们应用调和折中的办法,前者昧于世界发展潮流,后者不符合文化和谐之真意。唯有第三条路(全盘西化)才是我们当行或必须行的途径。

——陈序经《中国文化之出路》192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两国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背景以及“不是十全十美”的表现。

(3)你是否同意材料四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